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食藥科普丨朋友圈刷屏的“兒科用藥寶典”漏洞百出!家長一定要看!

深夜, 兒科診室人滿為患

一句“沒去過深夜的兒科急診, 不足以談人生”

道出了多少寶媽寶爸們的心聲……

僅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為例, 據該院門診副主任龍旭介紹, 平時2000-2500人次的門診量, 在近期猛增到3500-4000人次, 甚至有時候會突破4000人次, “壓力非常大, 而且沒有看到緩解的趨勢”。

近日, 網路上瘋傳的一份“兒科用藥寶典”, 不少家長都半信半疑。 對此, 兒科醫生進行了逐一解讀。

兒科用藥寶典 你信了嗎?

這份寶典有著多種版本, 但內容大同小異。 該寶典從“發熱、抗病毒中成藥、咳嗽”等方面為兒科用藥做出了總結。

它的內容包括:幼兒體溫低於38.5℃時和高於38.5℃時, 該怎樣處理;怎麼樣給幼兒選擇一種抗病毒中成藥;幼兒咳嗽時怎麼治療;孩子頭疼、流鼻涕、打噴嚏、流淚, 應該怎麼處理……內容詳細, 還按照不同年齡給出了各種處理意見。

一些市民信以為真, 市民劉先生在朋友圈轉發了“兒科用藥寶典”,

推薦語寫道: 別動不動就去醫院, 動不動就輸液, 大家有空看看, 記得留存。 不少人還點了贊。

專家提示:

兒科疾病千變萬化, 用藥沒有寶典

針對這份“兒科用藥寶典”,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謝曉麗提醒市民:“兒科疾病千變萬化, 用藥沒有寶典, 這份寶典的確看到一些專業背景, 但並不完全科學。 ”謝曉麗做出了逐條分析:

寶典:

T<38.5℃, 物理降溫冰敷、泡腳、熱水澡

專家:泡腳沒有科學根據, 最好的物理降溫是溫水擦浴

謝曉麗:按照中國循證兒科雜誌《中國0-5歲兒童不明原因發熱診斷處理指南》, 孩子們體溫小於38.5℃時, 一般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 可以不吃藥。 而寶典提到的物理降溫方法是不嚴謹的,

例如在寒冷的冬天, 為患兒冰敷可能造成不舒服, 冰敷只適合於高熱期間, 在醫生的監護下進行冰敷, 以緩解患兒的焦慮情緒;其次, 泡腳只是一種民間的“ 土法”, 並沒有科學依據。 而最好的物理降溫方法是溫水擦浴, 尤其可以擦拭患兒的大血管部位, 如脖子、腹股溝、腋窩。

寶典

體溫高於38.5℃, 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交替使用

專家:持續高燒不退應在醫生監護下用藥

謝曉麗:腋溫高於38.5°屬於高熱, 家長可為患兒選擇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其中一種來服用, 並立即就醫。 交替使用時間隔>4小時也不正確, 在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下, 只能在醫生的監護下用藥。 而交替使用上述兩種藥物即使讓患兒退燒, 也只是表面不燒,

需要到醫院尋找病因。

另外, 謝曉麗還特別提醒市民

有家長認為酒精擦拭可以退燒

這也是不科學的

酒精也會對皮膚造成刺激。

寶典

抗病毒中成藥……選一種自備

謝曉麗:

謝曉麗:沒有原則性的錯誤, 輕微感冒可以選其一種服用。 但是在感冒嚴重的情況下, 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寶典

咳嗽, <3歲和>3歲用藥

謝曉麗:

咳嗽藥以3歲來劃分沒有科學依據, 而是需要根據患兒的具體症狀來判斷。 通常情況下, 輕微的打噴嚏、咳嗽不建議服用止咳藥, 適當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如果咳嗽特別嚴重, 則應該到醫院就醫, 根據具體症狀對症下藥。

寶典

頭疼、流鼻涕、打噴嚏、流淚用藥

謝曉麗:

沒有原則性錯誤, 但具體病情最好遵醫囑。

寶典

先發熱後咳嗽, 咳嗽不重一般沒大事;先咳嗽後發熱:肺炎可能性大, 拍片子;發熱滿3天, 查血象;發熱+咳嗽滿3天, 血象+拍片子。

謝曉麗:

依據發燒的先後順序作為肺炎的判斷標準, 沒有科學依據。 發熱滿3天查血象並不一定, 有的小兒發高燒應該直接查血象, 哪怕發燒半天也應該查, 3天之後再查有可能耽誤病情;而常規的查血和拍片子, 則要看醫生的判斷, 僅以發熱+咳嗽滿3天來判斷是否應該查血和拍片子, 有可能是過度檢查。

寶典

不要擅自加抗生素, 發熱不要捂, 衣服比你自己少一件。

謝曉麗:

這是正確的, 發燒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穿衣, 切記不要用被褥包裹患兒。

各位爸爸媽媽需要謹記:

孩子的病千變萬化

一旦生病不要依賴寶典

為了更有效更正確的治療

一定要去醫院!

為了更有效更正確的治療

一定要去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