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要是廣東人,可能會把這家店的老闆吃掉

週末想去開業不久的高新萬達逛逛, 聽說那裡開了不少新的店面。 而當我在排了足足半個小時的隊, 總算把車停到了地下車庫以後,

我以為當天的黴運已經到頭了。

事實證明, 我太天真了。

商場裡糟糕的購物環境, 擁擠的人群和髒水遍地的洗手間就不多說了, 在逛得人困馬乏之際我只想找一家過得去的飯館, 好好的歇歇腿, 吃點東西。 這個需求, 應該不過分吧?

誰能想到, 在萬達裡的“上下九·廣州菜館”就餐的經歷, 才是這黴運一天的最高潮。

多說一句, “上下九”本來是廣州的一片老城區域, 幾條老街上彙集了銀記、蓮香樓、南信等等餐飲老字型大小, 還有數不清的南北貨、雜貨鋪, 是一個特別適合遊客體驗老城風味的地方。

可一個飯館給自己起成美食地標的名字, 其實挺奇怪的。 就好比如果你在北京, 突然看到王府井商場裡有一家叫“西安回民街”的飯館, 作為一個地道西安人的你, 這樣的飯館, 你是進還是不進呢?

但是我進去了, 我後悔了。

上下九廣州菜館的人氣還挺足, 在門口排號, 頗是等了一會, 這樣也好, 一餓百味鮮嘛(我又天真了)。

值得一提的是, 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這家店的自動叫號機的聲音被調的特!別!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基本上坐在臨著商場的開放式卡座裡,

你會覺得叫號機的聲音在你的頭頂轟鳴, 接下來我的就餐過程, 始終伴隨著諸如“B!2!3!請您用餐啦!”這樣的聲音, 請大家自行腦補。

既然來到廣州菜館, 幾種點心是必點的, 一碟腸粉、一籠蝦餃、一份燒麥, 先吃吃看吧。

在廣州, 腸粉其實分為布拉腸、蒸屜腸粉等不同的種類, 布拉腸顧名思義就是在蒸布上蒸熟的, 腸粉皮偏軟, 但是餡料會比較扎實, 種類豐富。 而那種用抽屜式蒸箱蒸出的腸粉, 粉皮會比較厚比較緊, 也有一些人喜歡那樣的口感。

可是, 上下九的腸粉, 你是用什麼蒸出來的你告訴我?!

有的地方厚到好幾層粘連在一起, 中間層根本不入味,

吃起來讓人聯想到蒸失敗的漢中熱面皮, 而有的地方又薄到醬油一泡就稀爛, 而且餡料非常的少, 少到讓人懷疑肉價又上漲了。

當吃到這樣的腸粉, 我都已經懶的掏出手機拍照了, 而當我事後查閱大眾點評, 看到有食客同樣在吐槽這家的腸粉時, 我好想透過螢幕去擁抱ta, “你這種感受, 我懂!”

▲廣州銀記腸粉店的腸粉

其實我並沒有奢望在西安能體驗到像銀記或者源記這樣的賣相與口味, 但是只要足夠用心, 至少達到“點都德”, 哪怕是“蝦餃妹”這樣的的連鎖品牌的口味, 應該不算什麼難事。

可是當你面對下圖這樣的垂頭喪氣自暴自棄的腸粉時, 真的感覺語言是蒼白的, 這麼大的飯館, 用心程度還不如西安四府街只有十平米的“粵味鄉”小店呢。

▲上下九腸粉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接下來的吃了蝦餃,依然失望,蝦餃皮太軟,沒有Q彈感。

燒麥同樣的讓人費解,表皮鬆鬆垮垮的,一夾就散了,可能是因為玉米粉的比例沒有掌握好的緣故吧。

而且,我還在燒麥裡吃出了一大坨糯米。不騙你,真的是黏在一起的一大坨!這種口感體驗,讓我立馬想到了吃過的放心早餐燒麥,面皮裹著米和冬菇碎,散發著可疑的肉味——真是一種熟悉又心酸的味道啊……說好的廣式燒麥呢?!

▲放心早餐燒麥示意圖

▲正宗廣式燒麥示意圖

好想把廚師從後廚叫出來聊一聊啊,想聽聽他的心路歷程,問問他究竟是因為什麼緣故對粵菜產生了這麼大的誤解,否則,我有滴接受唔到咯!

鑒於以上三份點心的失敗體驗,同時鑒於隔壁桌有人反映“你們家的叉燒肉怎麼有點發粘啊?”,我和同行的兩位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隨便點倆菜趕緊吃完走人吧”。

這是我今天犯下的又一個錯誤。

點了一個銅盆蒸魚蝦貝,一盤白灼廣東芥菜。都是只要材料新鮮就不太可能出錯的菜。

可是菜一上桌我就傻眼了。

我也知道菜單和實物之間會有一定差距,可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分量之少,銅盆之小,都超出了我的預期(依然沒有拍照,請大家腦補)。如果這這小盤子也能叫“銅盆”,那我每天早上刷牙用的一定不是牙缸,而是大老碗。

味道就更不敢恭維了,一個“盆”裡,就三隻蝦,一入口就知道明顯是凍蝦,而且是化凍後存放失當的凍蝦,帶著一股濃重的腥氣,肉質又幹又硬。空殼過多的“貝”就不提了。

最讓人失望的是墊在盤底的魚,服務員介紹說這是多春魚,而以我有限的食用多春魚的經驗來看,這些魚生前一定過得很不好,而且遇到了一個很捨得放鹽的廚子。口感腥中帶鹹,鹹中透著苦。

芥菜,做的完全沒有味道,既沒有黃酒味,醬油味也不夠(剛才那個捨得放調料的大廚你哪裡去了)。而且芥菜的品質太差,雖說這樣的價格也不可能吃到“水東芥”這樣的好食材,可是至少菜質爽脆可以做到吧?

做不到……軟趴趴的,應該是“灼”的時候水煮時間沒把握好,而菜根處又有很多嚼不爛的渣。又粗又硬又長的纖維提醒著此刻正在吃它的我——長纖維有助排便,忍了吧。

溜了溜了,菜還沒吃完我們就溜了,可以說是落荒而逃。其實“上下九”的金地店等其他分店我之前也去過,菜品還是說得過去的,可為什麼高新萬達這家店就差距這麼大呢?

粵菜選料精細,烹飪技法注重體現食材本味,可你們又做到了哪一點呢?

這兩年西安接連冒出了威哥、表哥等等粵菜館子,喜歡“重口味”的西安人也逐漸接受了粵菜清淡、鮮爽的口味,面對這麼激烈的競爭,這家上下九的店老闆你就不怕被其他店比下去麼?

我想,如果真的有正宗廣州人來這吃飯,可能一怒之下會把店老闆吃了吧,邊吃邊說“好難食啊!”

作者:墨楚

貞觀作者

微信:meiguanlive

▲上下九腸粉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接下來的吃了蝦餃,依然失望,蝦餃皮太軟,沒有Q彈感。

燒麥同樣的讓人費解,表皮鬆鬆垮垮的,一夾就散了,可能是因為玉米粉的比例沒有掌握好的緣故吧。

而且,我還在燒麥裡吃出了一大坨糯米。不騙你,真的是黏在一起的一大坨!這種口感體驗,讓我立馬想到了吃過的放心早餐燒麥,面皮裹著米和冬菇碎,散發著可疑的肉味——真是一種熟悉又心酸的味道啊……說好的廣式燒麥呢?!

▲放心早餐燒麥示意圖

▲正宗廣式燒麥示意圖

好想把廚師從後廚叫出來聊一聊啊,想聽聽他的心路歷程,問問他究竟是因為什麼緣故對粵菜產生了這麼大的誤解,否則,我有滴接受唔到咯!

鑒於以上三份點心的失敗體驗,同時鑒於隔壁桌有人反映“你們家的叉燒肉怎麼有點發粘啊?”,我和同行的兩位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隨便點倆菜趕緊吃完走人吧”。

這是我今天犯下的又一個錯誤。

點了一個銅盆蒸魚蝦貝,一盤白灼廣東芥菜。都是只要材料新鮮就不太可能出錯的菜。

可是菜一上桌我就傻眼了。

我也知道菜單和實物之間會有一定差距,可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分量之少,銅盆之小,都超出了我的預期(依然沒有拍照,請大家腦補)。如果這這小盤子也能叫“銅盆”,那我每天早上刷牙用的一定不是牙缸,而是大老碗。

味道就更不敢恭維了,一個“盆”裡,就三隻蝦,一入口就知道明顯是凍蝦,而且是化凍後存放失當的凍蝦,帶著一股濃重的腥氣,肉質又幹又硬。空殼過多的“貝”就不提了。

最讓人失望的是墊在盤底的魚,服務員介紹說這是多春魚,而以我有限的食用多春魚的經驗來看,這些魚生前一定過得很不好,而且遇到了一個很捨得放鹽的廚子。口感腥中帶鹹,鹹中透著苦。

芥菜,做的完全沒有味道,既沒有黃酒味,醬油味也不夠(剛才那個捨得放調料的大廚你哪裡去了)。而且芥菜的品質太差,雖說這樣的價格也不可能吃到“水東芥”這樣的好食材,可是至少菜質爽脆可以做到吧?

做不到……軟趴趴的,應該是“灼”的時候水煮時間沒把握好,而菜根處又有很多嚼不爛的渣。又粗又硬又長的纖維提醒著此刻正在吃它的我——長纖維有助排便,忍了吧。

溜了溜了,菜還沒吃完我們就溜了,可以說是落荒而逃。其實“上下九”的金地店等其他分店我之前也去過,菜品還是說得過去的,可為什麼高新萬達這家店就差距這麼大呢?

粵菜選料精細,烹飪技法注重體現食材本味,可你們又做到了哪一點呢?

這兩年西安接連冒出了威哥、表哥等等粵菜館子,喜歡“重口味”的西安人也逐漸接受了粵菜清淡、鮮爽的口味,面對這麼激烈的競爭,這家上下九的店老闆你就不怕被其他店比下去麼?

我想,如果真的有正宗廣州人來這吃飯,可能一怒之下會把店老闆吃了吧,邊吃邊說“好難食啊!”

作者:墨楚

貞觀作者

微信:meiguanliv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