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嘉靖年間一間石窟,裡面竟然刻著神秘字元

明朝嘉靖年間一間石窟, 裡面竟然刻著神秘字元

——安慶石窟

第1242篇

圖、文:過河卒子卒子遊記:

您好!觀眾朋友, 歡迎您閱讀金凱曲文化《卒子走遍安慶》網路長篇旅行專輯。 位於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白雲洞前, 有一個大石頭, 千百年來, 這裡修行的人將大巨石刻成一個石龕, 今天卒子介紹這裡。

圖一:鐵笛龕風景

位於安徽天柱山白雲洞前, 由一塊巨大的圓石鑿成, 石寬二米四, 進深二米三, 高二米餘。 正面洞壁有明李元陽題“鐵笛龕”三字;東西二面石壁各有明代詩刻。

圖二:遊客進入鐵笛龕觀賞

李元陽(1497年-1580年), 字仁甫、號中溪, 白族, 雲南大理人。 明代雲南著名文學家、理學家。 嘉靖五年中進士。 李元陽自幼沉默寡言, 但聰明過人, 勤讀詩書, 尤好文史。 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 取雲貴鄉試第二名;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 中進士, 選翰林院庶起士, 由於參加議論為嘉靖皇帝生父封號的所謂“大禮議”而被貶江西分宜縣, 後改授江蘇江陰知縣。

圖三:鐵笛龕字刻

李元陽在任職期間, 興利除害, 體恤民苦, 並以廉潔著稱, 當地百姓曾為之立碑建祠, 載其種種善舉。 晉京任戶部主事後不久, 改任監察禦史, 負責彈劾官吏、整肅政紀。 他剛正不阿, 曾直言嘉靖皇帝:“陛下之始即位, 以爵祿得君子, 近年來以爵祿畜小人。 ”被同僚稱為“真禦史”。

圖四:鐵笛龕石壁字刻一

李元陽清正耿直, 對政治黑暗、官場腐敗的現實極為不滿, 又不能解決現實問題。 嘉靖二十年辛醜(1541年), 借奔父喪, 棄官回鄉, 從此隱居大理四十年未再出仕。 李元陽寄情于蒼山洱水之間, 他與楊士雲、楊慎、張含、李摯等文化名流詩文唱和, 又勤於著述, 其詩文集有《豔雪台詩》、《中溪漫稿》, 理學著作有《心性圖說》, 並在晚年編纂了嘉靖《大理府志》和萬曆《雲南通志》。

圖五:鐵笛龕石壁字刻二

位於安慶潛山縣天柱山的虎頭崖的鐵笛龕, 就是這位明朝敢於直言、進諫真言的言官在安慶潛山縣留下的石刻, 雖經過數百年風雨, 摸著石窟石壁上的字跡一下子就能把當今的人們拉回到明朝那個時代。 目前據卒子考證, 有不下五位明朝的言官分別散落在安慶各縣各鄉鎮, 將來卒子一一介紹給大家。

圖六:鐵笛龕石壁字刻孫儆刻石

據瞭解,安慶市潛山縣境內的天柱山,被稱為“大漢南嶽”、“千古南嶽”。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西漢元封五年,即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並率領浩浩蕩蕩的皇家船隊前來祭拜。因此,天柱山又被稱為萬歲山。在天柱山腳下的谷口中,漢武帝拜山的"祭台"遺址猶存。

圖七:鐵笛龕石壁字刻四

天柱山自古就是洞天福地。在天柱山東面的虎頭崖周邊,這裡有“圓緣湖”、“和合亭”、“生升閣”、“葫蘆膳坊”、“黃金屋”、“八仙亭”、“福元台”等景觀,還有兩千多年前古人修身煉丹時在巨大的花崗岩石體上鑿出的“仙人洞房”,還有今天卒子介紹的以棋會友的“鐵笛龕”等,蔚為壯觀。

圖八:鐵笛龕石壁字刻五

安慶在中國歷史長河裡,官員無數。明朝進士潛山縣事江西羅文博,大書“元氣磅礴”四字刻於船艙上(前期卒子已經介紹過);據潛山舊志稱:“遠古魯道人玄轡也”,道人“常坐其中吹弄鐵笛,百怪恭候,眾仙聆聽。聲隨風傳,百里皆聞。”“內似帷屋,外皆肖仙家用物”。

圖九:鐵笛龕石壁字刻六

明朝嘉靖禦史大人李元陽楷書“鐵笛龕”三字於龕內後壁,並在左側壁題刻曰:“茲龕何代鑿?靈壑含幽光。詎意空岩裡,仙人有蓋藏。……”右側壁也滿鑿明人詩章。人坐龕內,說話便生回音。龕外有“搗藥臼”、“曬藥台”,傳為魯道人煉丹用物。明朝餘珊(安慶另一位明朝言官,下期卒子再向大家介紹)稱此為石屋,有詩詠曰:“萬山含翠著雲煙,與客攜壺醉洞天。長笛一聲青鳥外,卻嫌金屋貯嬋娟”。

圖十:虎頭崖風景

(本篇完)

歡迎您閱讀金凱曲文化《卒子走遍安慶》長篇遊記。

將來卒子一一介紹給大家。

圖六:鐵笛龕石壁字刻孫儆刻石

據瞭解,安慶市潛山縣境內的天柱山,被稱為“大漢南嶽”、“千古南嶽”。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西漢元封五年,即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並率領浩浩蕩蕩的皇家船隊前來祭拜。因此,天柱山又被稱為萬歲山。在天柱山腳下的谷口中,漢武帝拜山的"祭台"遺址猶存。

圖七:鐵笛龕石壁字刻四

天柱山自古就是洞天福地。在天柱山東面的虎頭崖周邊,這裡有“圓緣湖”、“和合亭”、“生升閣”、“葫蘆膳坊”、“黃金屋”、“八仙亭”、“福元台”等景觀,還有兩千多年前古人修身煉丹時在巨大的花崗岩石體上鑿出的“仙人洞房”,還有今天卒子介紹的以棋會友的“鐵笛龕”等,蔚為壯觀。

圖八:鐵笛龕石壁字刻五

安慶在中國歷史長河裡,官員無數。明朝進士潛山縣事江西羅文博,大書“元氣磅礴”四字刻於船艙上(前期卒子已經介紹過);據潛山舊志稱:“遠古魯道人玄轡也”,道人“常坐其中吹弄鐵笛,百怪恭候,眾仙聆聽。聲隨風傳,百里皆聞。”“內似帷屋,外皆肖仙家用物”。

圖九:鐵笛龕石壁字刻六

明朝嘉靖禦史大人李元陽楷書“鐵笛龕”三字於龕內後壁,並在左側壁題刻曰:“茲龕何代鑿?靈壑含幽光。詎意空岩裡,仙人有蓋藏。……”右側壁也滿鑿明人詩章。人坐龕內,說話便生回音。龕外有“搗藥臼”、“曬藥台”,傳為魯道人煉丹用物。明朝餘珊(安慶另一位明朝言官,下期卒子再向大家介紹)稱此為石屋,有詩詠曰:“萬山含翠著雲煙,與客攜壺醉洞天。長笛一聲青鳥外,卻嫌金屋貯嬋娟”。

圖十:虎頭崖風景

(本篇完)

歡迎您閱讀金凱曲文化《卒子走遍安慶》長篇遊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