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錢幣五十珍品——三孔布的收藏與歷史

三孔布幣, 因形似鏟狀, 又稱鏟布, 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 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流通于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 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 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

最初的布幣, 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 留有裝柄的銎, 原始而厚重, 後來逐漸減輕, 變薄, 變小, 幣身完全成為片狀, 便於鑄造和攜帶。

2016年三孔布幣在香港榮盛國際拍賣會上以人民幣:309萬成交, 可見該物品的稀缺性,

真不愧是古幣五十珍品之一。

作為一個收藏家, 沒有收藏到此枚錢幣就不算是收藏家。

今天有為藏友帶一枚罕見的三孔布幣, 目前三孔布幣私下交易價格大概在10萬左右, 2010年嘉德春拍一枚“武陽”背“兩”三孔布, 成交價格為352.8萬元, 至今是古錢幣拍賣的最高紀錄。

三孔布發現較晚, 傳世品極稀少。 在新中國建立以前, 實物除博物館藏品, 大多流失海外, 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就多達二十枚左右, 而擁有一枚流傳有序的“三孔布”, 也就意味著能稱得上古錢幣收藏家。

此枚三孔布幣來自河南藏友,

有看中要收藏者可私信我, 價格可談。

布本為麻布之意, 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 當銅幣出現後, 人們因受長期習慣的影響, 仍稱銅錢為布。 但前人也有的認為布即錢鎛之鎛的同音字。 布幣分空首布和平首布。 南宋時洪遵 《泉志》 已著錄有平首布, 而確定空首布為錢幣的始於清人。

從嘉慶、道光時開始, 有的古錢學家已指出布幣上的地名屬於周的列國時期, 從而否定了有些人以為是三皇五帝時期遺物的錯誤說法。

布幣, 春秋早期出現, 直至戰國晚期鑄行並流通的鏟形貨幣。 “布”是“鎛”的同聲假借字, 在古代通用。 布幣是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的, 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 按布幣形狀劃分, 可分為空首布、平首布兩大類。

最初的布幣, 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 留有裝柄的的銎, 原始而厚重, 故稱為空首布;後來逐漸減輕, 變薄, 變小, 幣身完全成為片狀, 稱為平首布。 平首布上面通常鑄有地名或紀重的文字。 後來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幣。

平首布

平首布。空首布的銎(空首),由於工藝改進、簡化,而改為平首布,但通體小於空首布,重量也較輕。按形制之不同,可分為九類,即尖足布、類圓足布、類方足布、橋足布、方足布、銳角布、圓足布、三孔布和長布。根據出土資料、文獻資料研究,可知平首布盛行于戰國中、晚期,流通于周王畿與韓、趙、魏、燕等國。布面都有文字,系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

背無文或有數字,然其用意尚不能明。秦統一後,為秦半兩所代替,布幣退出歷史舞臺。

(1)尖足布

多為聳肩、尖足、方襠,由尖足空首布蛻變痕跡明顯。平肩者極少。有大、小二種,然具體面文不同,或僅有大型、或僅有小型,或大、小型都有。大品稱“大尖足布”,以區別於小品。

尖足布的發展型,有兩種。除都繼承尖足布紋飾外,其外形輪廓,不同於尖足布,或類似方足布,或類似圓足布。然與方足布、圓足布相比,其紋飾又不相同。這兩種型制型制現命名,乃鄭家相于新中國建立前夕所發現並予以命名的。除鄭氏外,察覺這種差異者不多。因此,見於著錄時,或竟混雜于方足布或圓足布之中,蓋僅據外形輪廓,而未知紋飾有異;也有的紋飾同於尖足布,而將兩者雜於尖足布之中。有人以為方足布系尖足布的發展型,布類方足布為過渡型,然難於成立。

(2)類方足布

形制見上文所述。

(3)類圓足布

形制見上文所述。

(4)橋足布

布文多數都有祈字,因又稱祈布。在乎首布中,其厚重是獨一無二的。大小輕重不一,明顯分等。有二祈、一祈、半祈三種,流行於魏國境內。

(5)方足布

方肩、方足,間有聳肩者。面背俱有周郭,少數背平夷。面有一直紋,上通於首,偏左、偏右不定。文字在直紋左右,若由左右兩部組成之字,常夾直紋於中間,更有借直紋組合成字者。背有一直紋在中,左右各一斜紋,下達於足。背無文,或有數位以及“左十”、“右十”、“左”、“右”等字。面文皆為地名。體小而薄,銅質略勝於尖足布,不易折斷。部分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

(6)銳角布

平肩、方足,首之頂部有兩銳角突出於左右,因名銳角布。有大小兩種,大品方襠,面背紋飾同方足布,然布身博大,布文僅三四種;小品襠作等腰三角形,面有直紋兩道,分別由首之邊郭延長達兩足,面文只有兩種。

布文“盧氏金匕”,舊釋“盧氏涅金”,面背俱有周郭和紋飾。通長69~70毫米、足寬41~43毫米,重18~19.5克。為大品,小品未見。盧氏,名,戰國韓地,今河南省盧氏縣境,或河南省陝縣東南。金匕為《中國歷代貨幣大系》釋文,無角說。同書又據舊釋“盧氏涅金”,解說:“涅”,地名,戰國趙地,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盧氏說見上。布文既有地名“盧氏”又有地名“涅”,然未作解釋。布文“垂”,面無中央直紋,背文有數字。通長50—52毫米,足寬31毫米,重9—10克。垂,地名,作垂,戰國韓地,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戰國韓國鑄幣。

(7)圓足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面無紋飾,背有二斜紋在布身左右,斜紋間距上窄下寬,面背俱有周郭。有大、小兩種,或大、中、小三種。面文兩種。

(8)三孔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同圓是布,唯有首及兩足,各有圓形穿孔一,因名三孔布。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大晶背“兩”字,小品背“十二朱”。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且在新中國建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即二十枚左右。向無出土記錄。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紀錄之始,彌足珍貴。三孔布斷代歸屬,向有趙國鑄,秦占趙地後鑄,中山國鑄。三說中,以資料論,似為戰國晚期鑄,可能屬趙。

(9)長布

平肩、方足、方襠,體形狹長,首有一圓穿孔。布文“殊錢當忻”四字。通長101—130毫米、寬31~35毫米,重31~34克,最重者可達40克以上。

布幣,東周時期流通的青銅貨幣。形狀像現今的鏟,故又稱鏟幣。它是當時農具箔縮小演變而成。初期的布幣還保留箔之形狀,首空可以納柄,故又叫空首布。

以布幣造型而定名:空首尖足大布(聳肩)、平底空首布、平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異形布、方足布、圓首布、三孔布等。

空首布鑄文與殷商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它的幣文與甲骨文有相似之處。

僅聳肩尖足空首布多為素面,其它布幣都有鑄文:地名、幣值面額、干支等。鑄文有單字、雙字、多字。例斜肩弧足空首布有:“武”、“安”、“盧氏”、“三川 ”等;布,楚國鑄行有“殊布當忻”、“四布當忻”的長足 布。

東周列國所用布幣各有不同,如趙國鑄行尖足布,錢文多紀地名,也有的增紀幣值,“藺”、“邪山”、“晉陽半”等,趙國鑄幣形制似圓首、圓肩、圓檔、圓足,錢文多紀地點,“離石”等。魏國鑄行 布,首部平實,圓肩(或平肩)、圓檔、方足。錢文紀地、紀值。一般分二 、一和半 三等,“晉陽三 ”、“晉陽一 ”、“晉半 ”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布、刀等幣。王莽曾一度仿製布幣通貨。

布幣在春秋戰國時通貨550餘年,為祖國興旺發達作出了貢獻。

布幣錢文有對稱之感,從唐代開元通寶到宋朝對錢都體現了布幣錢文佈局的對稱。

布幣錢文對稱還應用於建築上,如明朝建築北京天安門左右兩邊格局是相對稱的。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2元券右上有古布幣圖案浮水印、示意祖國貨幣文明史遠源流長。第三套人民幣2元古布幣浮水印,曾一度被收藏錢幣愛好者以30倍價格換取。

在新疆、甘肅一帶用油布制的鈔票叫布鈔,曾一度流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亦曾發行。以“串”為單位的布鈔,有二串、三串等票別。

民間門上新年貼的“門神公”中,有的就手展古布圖,並在天地頭(繪畫印刷品等上下所留的空白)上寫著“招財進寶”、“四季發財”等吉祥語。

民間婚嫁,有的還用民國古布幣圖案銅元與吉語方孔錢“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壓箱,祈求一生富貴和順。

用實物殉葬,從原始社會就有。至今仍保留下來用“冥錢”,用鐵印製成的布幣壓在紙上有布幣印,再燒化祭奠祖先。

布幣,反映了我國錢幣文化豐富多彩,是我國貨幣史星光燦爛的一章。

平首布

平首布。空首布的銎(空首),由於工藝改進、簡化,而改為平首布,但通體小於空首布,重量也較輕。按形制之不同,可分為九類,即尖足布、類圓足布、類方足布、橋足布、方足布、銳角布、圓足布、三孔布和長布。根據出土資料、文獻資料研究,可知平首布盛行于戰國中、晚期,流通于周王畿與韓、趙、魏、燕等國。布面都有文字,系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

背無文或有數字,然其用意尚不能明。秦統一後,為秦半兩所代替,布幣退出歷史舞臺。

(1)尖足布

多為聳肩、尖足、方襠,由尖足空首布蛻變痕跡明顯。平肩者極少。有大、小二種,然具體面文不同,或僅有大型、或僅有小型,或大、小型都有。大品稱“大尖足布”,以區別於小品。

尖足布的發展型,有兩種。除都繼承尖足布紋飾外,其外形輪廓,不同於尖足布,或類似方足布,或類似圓足布。然與方足布、圓足布相比,其紋飾又不相同。這兩種型制型制現命名,乃鄭家相于新中國建立前夕所發現並予以命名的。除鄭氏外,察覺這種差異者不多。因此,見於著錄時,或竟混雜于方足布或圓足布之中,蓋僅據外形輪廓,而未知紋飾有異;也有的紋飾同於尖足布,而將兩者雜於尖足布之中。有人以為方足布系尖足布的發展型,布類方足布為過渡型,然難於成立。

(2)類方足布

形制見上文所述。

(3)類圓足布

形制見上文所述。

(4)橋足布

布文多數都有祈字,因又稱祈布。在乎首布中,其厚重是獨一無二的。大小輕重不一,明顯分等。有二祈、一祈、半祈三種,流行於魏國境內。

(5)方足布

方肩、方足,間有聳肩者。面背俱有周郭,少數背平夷。面有一直紋,上通於首,偏左、偏右不定。文字在直紋左右,若由左右兩部組成之字,常夾直紋於中間,更有借直紋組合成字者。背有一直紋在中,左右各一斜紋,下達於足。背無文,或有數位以及“左十”、“右十”、“左”、“右”等字。面文皆為地名。體小而薄,銅質略勝於尖足布,不易折斷。部分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

(6)銳角布

平肩、方足,首之頂部有兩銳角突出於左右,因名銳角布。有大小兩種,大品方襠,面背紋飾同方足布,然布身博大,布文僅三四種;小品襠作等腰三角形,面有直紋兩道,分別由首之邊郭延長達兩足,面文只有兩種。

布文“盧氏金匕”,舊釋“盧氏涅金”,面背俱有周郭和紋飾。通長69~70毫米、足寬41~43毫米,重18~19.5克。為大品,小品未見。盧氏,名,戰國韓地,今河南省盧氏縣境,或河南省陝縣東南。金匕為《中國歷代貨幣大系》釋文,無角說。同書又據舊釋“盧氏涅金”,解說:“涅”,地名,戰國趙地,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盧氏說見上。布文既有地名“盧氏”又有地名“涅”,然未作解釋。布文“垂”,面無中央直紋,背文有數字。通長50—52毫米,足寬31毫米,重9—10克。垂,地名,作垂,戰國韓地,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戰國韓國鑄幣。

(7)圓足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面無紋飾,背有二斜紋在布身左右,斜紋間距上窄下寬,面背俱有周郭。有大、小兩種,或大、中、小三種。面文兩種。

(8)三孔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同圓是布,唯有首及兩足,各有圓形穿孔一,因名三孔布。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大晶背“兩”字,小品背“十二朱”。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且在新中國建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即二十枚左右。向無出土記錄。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紀錄之始,彌足珍貴。三孔布斷代歸屬,向有趙國鑄,秦占趙地後鑄,中山國鑄。三說中,以資料論,似為戰國晚期鑄,可能屬趙。

(9)長布

平肩、方足、方襠,體形狹長,首有一圓穿孔。布文“殊錢當忻”四字。通長101—130毫米、寬31~35毫米,重31~34克,最重者可達40克以上。

布幣,東周時期流通的青銅貨幣。形狀像現今的鏟,故又稱鏟幣。它是當時農具箔縮小演變而成。初期的布幣還保留箔之形狀,首空可以納柄,故又叫空首布。

以布幣造型而定名:空首尖足大布(聳肩)、平底空首布、平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異形布、方足布、圓首布、三孔布等。

空首布鑄文與殷商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它的幣文與甲骨文有相似之處。

僅聳肩尖足空首布多為素面,其它布幣都有鑄文:地名、幣值面額、干支等。鑄文有單字、雙字、多字。例斜肩弧足空首布有:“武”、“安”、“盧氏”、“三川 ”等;布,楚國鑄行有“殊布當忻”、“四布當忻”的長足 布。

東周列國所用布幣各有不同,如趙國鑄行尖足布,錢文多紀地名,也有的增紀幣值,“藺”、“邪山”、“晉陽半”等,趙國鑄幣形制似圓首、圓肩、圓檔、圓足,錢文多紀地點,“離石”等。魏國鑄行 布,首部平實,圓肩(或平肩)、圓檔、方足。錢文紀地、紀值。一般分二 、一和半 三等,“晉陽三 ”、“晉陽一 ”、“晉半 ”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布、刀等幣。王莽曾一度仿製布幣通貨。

布幣在春秋戰國時通貨550餘年,為祖國興旺發達作出了貢獻。

布幣錢文有對稱之感,從唐代開元通寶到宋朝對錢都體現了布幣錢文佈局的對稱。

布幣錢文對稱還應用於建築上,如明朝建築北京天安門左右兩邊格局是相對稱的。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2元券右上有古布幣圖案浮水印、示意祖國貨幣文明史遠源流長。第三套人民幣2元古布幣浮水印,曾一度被收藏錢幣愛好者以30倍價格換取。

在新疆、甘肅一帶用油布制的鈔票叫布鈔,曾一度流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亦曾發行。以“串”為單位的布鈔,有二串、三串等票別。

民間門上新年貼的“門神公”中,有的就手展古布圖,並在天地頭(繪畫印刷品等上下所留的空白)上寫著“招財進寶”、“四季發財”等吉祥語。

民間婚嫁,有的還用民國古布幣圖案銅元與吉語方孔錢“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壓箱,祈求一生富貴和順。

用實物殉葬,從原始社會就有。至今仍保留下來用“冥錢”,用鐵印製成的布幣壓在紙上有布幣印,再燒化祭奠祖先。

布幣,反映了我國錢幣文化豐富多彩,是我國貨幣史星光燦爛的一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