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為何稱女孩為“黃花閨女”? 竟有這些含義

大家都知道“黃花閨女”這個詞, 那麼黃花閨女到底從何而來?來和趣歷史小編一起看下去。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 都喜愛在臉上“貼黃花”。

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 做成黃色的粉料, 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 沾滿黃粉之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

也有用黃顏色的飾粉直接在額上或臉頰兩側畫上各種花紋的。 “貼黃花”是少女特有的妝容,

因此, 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詞。 南朝陳後主《採蓮曲》中雲:“相催暗中起, 妝前日已光。 隨宜巧注口, 薄落點花黃。 ”北朝民歌《木蘭辭》裡, 木蘭恢復女兒打扮的一個標誌就是“對鏡貼花黃”。

可見貼花黃是古代少女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裝扮。

按照風俗,

少女出嫁後就要另作一番打扮, 因此古代民間有俗諺說:“今朝白麵黃花姐, 明日紅顏綠鬢妻。 ”時間久了, “黃花”兩字顛倒用在“閨女”一詞前面, 構成了“黃花閨女”一詞, 這一用法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 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詞。

同時, “黃花”又指菊花。 因菊花能傲霜耐寒, 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 所以, “黃花閨女”也喻指沒有過性行為的年輕女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