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科學餵養有效防奶瓶齒,不要讓它影響孩子的牙齒發育

文/孕嬰幫,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 幫媽的朋友說自家寶寶牙齒壞了, 是不是因為甜食吃多了?幫媽仔細看了看寶寶的牙齒, 但是情況似乎並不是單純的壞牙, 於是便建議朋友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朋友帶寶寶去檢查了之後才知道, 原來寶寶是得了“奶瓶齒”。

我想很多媽媽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奶瓶齒”, 所以今天幫媽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什麼是奶瓶齒?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寶寶乳牙還沒長齊, 但是已經長出的牙卻變成又黑又尖的爛牙根了, 這種現象是奶瓶齲所導致, 叫做奶瓶齒。

奶瓶齒的患兒類型:

奶瓶齒一般多發於已經長了牙齒, 但是還在用奶瓶吃奶的嬰幼兒。

造成奶瓶齒的原因, 往往是因為家長沒有使用一個正確的餵奶姿勢所造成的。 餵奶時, 奶嘴在寶寶的嘴裡, 恰好是在上下門牙中間, 奶嘴定在齶部。 寶寶吮吸時, 幾乎所有的門牙都浸泡在奶液裡。 所以, 寶寶在獲得營養的同時, 細菌也借著有利條件而迅速繁殖起來。

如果媽媽們給寶寶餵奶不定時, 導致牙齒浸泡才奶液裡的時間無限延長;或者是讓寶寶含著奶瓶入睡;再或者餵奶後寶寶很快入睡, 沒辦法清理口腔, 導致口腔內細菌大量的繁殖。

久而久之, 牙齒脫鈣、牙冠剝脫, 形成殘根或者是牙渣, 這些都會導致寶寶患上奶瓶齒。

奶瓶齒對寶寶的危害:

1、如果坐視不理, 齲齒會越來越嚴重, 並且引發炎症;

2、如果損傷了神經, 寶寶會經常牙疼, 影響進食;

3、影響頭部和面部的發育,

對寶寶以後的心理健康也有損害。

所以說, 發現寶寶的奶瓶齒之後要及時的做出處理和治療。

由於寶寶患奶瓶齒是因為餵養方法不當所導致的, 所以說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做到科學餵養, 和做好口腔護理, 那麼應該如何科學的護理寶寶的口腔衛生呢?

1、科學控制餵奶時間和次數。 每次餵奶時間應該維持在15分鐘左右, 當寶寶7、8個月大時可以自己抱奶瓶喝奶時, 餵奶時間應維持在20分鐘左右。 ;

2、在寶寶喝完奶之後, 應該用清潔棉簽, 或者是溫水給寶寶清潔口腔、牙齒, 即使是還沒出牙, 也要進行清洗;

3、寶寶稍微大一點之後, 逐步培養和訓練寶寶飯後漱口, 或者是自己刷牙;

4、寶寶開始長牙之後, 就應該定期的去檢查口腔的衛生;

寶寶奶瓶齒看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很嚴重的病, 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 寶寶就會經常出現牙疼, 長期的牙疼還會導致頭痛, 食欲不振, 從而影響寶寶的發育。 所以, 還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我是幫媽, 兩個孩子的媽媽, 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 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 問我吧。

問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