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國人買車十大怪!句句精闢!

一、好盡面子

表現之一是在預算範圍內,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只買大的、不買小的, 只要三廂的, 不要二廂的;表現之二是大家說好才是真的好, 自己滿意的不一定選;表現之三是後排空間一定要大, 不管坐不坐人;表現之四是配置要看得見、摸得著, 例如:空調要自動的, 螢幕要大號的, 方向盤要多功能的, 鍍鉻條要多多益善的, 等等。

二、必隨大流

大家看好的、馬路上跑得多的、親戚朋友在乎的、本地保有量大的, 永遠是主流。 是主流就得跟, 不跟怕吃虧;是主流就得隨, 不隨怕丟人。

三、買車用車價格真的不便宜

中國的車價是世界最貴的, 養車費用占收入比是世界最高的, 稅費更是全球之最, 全世界有14萬公里收費公路, 其中10萬在中國。 中國買車的購置稅、車船稅以及增值稅都是美國的好幾倍, 中石化出口美國的97#汽油只有4.72元。 國外廠商到中國生產的合資車,

加價減配, 低配的車賣到原產高配的價格。 離奇的是, 儘管如此, 中國人依舊瘋了似的買車, 而且是越加價越排隊, 購置稅優惠引發買車狂潮, 取消優惠更是引來狂潮, 不同品牌的車主間大打口水戰, 這樣一個國度, 你說神奇不神奇?

四、漠視安全

入門級車型從無氣囊到標配兩氣囊,

用了整整十年時間。 不知道從標配兩氣囊到標配六氣囊要用多少年。 從沒有任何操控配置, 到標配ABS+EBD也用了很多年, 不知道標配ESP要用多少年。 側門防撞梁、前後防撞梁, 從無到有, 從有到強, 更不知道要用多少年。

五、忽略操控

汽車消費跟買衣服似的, 穿在外面的要好一點, 內衣就馬馬虎虎了, 穿不穿名牌 Ku Cha

更無所謂了, 實在沒辦法光屁股也行。 底盤和懸掛常常被忽略, 懸掛獨立、不獨立不關心, 塌屁股、斜膀子不重要, 加速肉、不防滑不要緊。

六、習慣違章

闖紅燈、強超強會、穿越黃線、衝鋒斑馬線統統的要, 禮讓一點、避讓一點、謙讓一點統統的不要。 國人的目標依賴症在車輪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七、有車有庫

自己受點凍、吹點風、淋點雨無關緊要, 愛車不能受凍、不能經風沐雨、不能受絲毫委屈。 物件還沒找, 新房就有了;車還沒買, 車庫就買了。

八、公車私用

凡是“公”的, 不花白不花、不用白不用, 花了也白花、用了也白用, 白花誰不花、白用誰不用?每年2000億公車消費,

有領導的份、有司機的份, 有領導家屬的份、有司機家屬的份, 一台公車能養數台私車, 加油不花錢、修車不出血。

九、厭惡國產

口是心非, 一邊抑制X貨、詬病X系, 一邊粉絲油滑、加錢訂車。 買日系的有面兒, 買德系的有范兒, 買美系的不差錢兒, 錢不多的也買個韓系, 國產的就算了。

十、草菅人命

撞人就撞死, 撞不死再撞, 再撞不死捅死。 賠錢有保險, 打官司有官爹, 酒駕被抓有內線。

歸根結底, 所有怪現狀的根柢在於“好面子”。 正如一百多年前陽明溥所寫的《中國人的氣質》一書所揭示的那樣, 中國人的一切氣質之基礎是“好面子”。 面子比錢貴、比權貴、比命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