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滿清最大殺人狂 曾一次屠殺80萬百姓 35歲染天花全身潰爛而死

導語:古代封建社會, 每次王朝的更替都伴隨著殘酷的屠殺, 百姓流離失在極端艱險的環境中萬幸才能保住一條命。 滿清入關以後為了能平定江南, 更是爆發了數次慘絕人寰的屠殺行為, 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聊的正是清朝著名的劊子手殺人狂多鐸。

愛新覺羅·多鐸, 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 與阿濟格、多爾袞是同母親兄弟。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 年僅六歲的多鐸就被封為和碩額真, 到十二歲的時候已經成為貝勒統領正白旗了。

天命十一年(1626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去世, 皇太極繼位為後金汗王。 在兄長皇太極的帶領下, 多鐸從十四歲開始就積極參戰, 逐漸立下累累戰功。 尤其是在皇太極稱帝后的崇德七年(1642年), 多鐸參與著名的松錦大戰, 並親自率軍攻破松山, 俘虜了明朝大將洪成疇, 那年他才二十八歲。

順治元年(1644年), 多鐸隨多爾袞率大軍進取中原,

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 因軍功卓著被晉封豫親王、定國大將軍。 順治二年(1645年), 多鐸率軍南下, 攻克河南後開始炮轟揚州城。 明朝守將史可法堅守城池不降, 任憑已經降清的漢官來勸說、甚至多鐸親自寫信勸降, 他都不予理睬。 揚州在激烈抵抗後依舊失陷, 清兵竟十日不封刀, 大肆屠戮劫掠造成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寫下《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記載, 屠殺共持續十日, 故名“揚州十日”。 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時“堆屍貯積, 手足相枕, 血入水碧赭, 化為五色, 塘為之平”、“前後左右, 處處焚灼”, “城中積屍如亂麻” 。 揚州居民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 幾乎全部慘遭屠殺。

儘管清軍貼出告示, 宣稱只要藏起來的人能夠主動出來自首就會得到赦免。 但是等躲藏的人走出來後, 卻被分成每五六十人一隊, 在三四個清兵的監督下, 用繩子捆起來, 然後就遭到長矛猛刺, 他們當即被殺死無一倖免。

。 。 有的百姓為了躲避屠殺, 只好將自己埋藏在垃圾堆中, 然而就算如此, 也鮮有人躲過清兵刺向垃圾堆的長矛。 。 。

整個大屠殺期間, 揚州變成了人間地獄, 空氣中血腥惡臭彌漫, 街道上和溝渠中到處是肢體殘缺的屍首, 它們手足相枕, 血流入水中, 化為五顏六色。 。 。

等清軍收到多鐸的封刀令以後, 才逐漸停止了屠殺, 並允許和尚們出來收屍。 後來經過和尚們的統計盤點, 在此次屠殺中遇難的軍民竟超過八十多萬人!而這一切罪惡的劊子手殺人魔, 就是滿清的豫親王多鐸!

除了屠殺搶劫, 多鐸也劫掠了上萬年輕美貌的揚州婦女。 順治二年(1645年)十一月十五日, 多鐸將劫掠來的婦女中精心挑選出一百零三個年輕貌美的, 並親自帶她們回北京獻給順治皇帝和多爾袞等統治者。 此後兩年, 多鐸更是以軍功躍升為滿清朝廷中實際的二號人物。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 多鐸這個殺人魔鬼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他竟因染了天花導致全身潰爛而死, 享年只三十五歲, 也算是一種報應吧!三年以後,因為多爾袞也暴斃還被順治皇帝清算,多鐸因是其同胞兄弟也被連累受到降爵處治。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因為給多爾袞昭雪了,也順便恢復了多鐸的所有爵位和榮譽,並稱讚他是“開國諸王戰功之最”。不但令其配享太廟,其牌位還入祀盛京賢王祠。(我呸!!!)

也算是一種報應吧!三年以後,因為多爾袞也暴斃還被順治皇帝清算,多鐸因是其同胞兄弟也被連累受到降爵處治。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因為給多爾袞昭雪了,也順便恢復了多鐸的所有爵位和榮譽,並稱讚他是“開國諸王戰功之最”。不但令其配享太廟,其牌位還入祀盛京賢王祠。(我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