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從沉默裡見修養(三)

沉默是一種不越界限的保護。

很多人喜歡在公共場合隨意發聲, 總是讓別人下不來台, 該沉默的時候不懂沉默, 只會讓你的人緣越來越差。

去年同學聚會清點人數的時候, 班長問一位女同學怎麼沒把老公帶過來, 對方支支吾吾半天說了句工作忙走不開, 誰想另一位同學竟然搶過話去說:你們不是離婚了嗎。

當時的氣氛可想而知, 場面十分尷尬, 一場好好的聚會就這麼被她毀了。

當然後來在飯桌上也沒有人再和那位“爆料”的同學多說一句。

因為這樣不知沉默, 不懂分寸的人讓人心生嫌棄, 如此口無遮攔也是一種教養的缺失, 誰都不願意和不懂分寸又守不住嘴的人做朋友。

沉默不僅僅是對別人的尊重和修養, 也是對自己的一份愛護, 更標誌著一個人的成長。 青春年少的時候, 我們都喜歡表達自己, 而且是強烈的表達。

有什麼傷心難過的事情總是喜歡找人傾訴,

到處說, 希望從別人那裡能得到一點慰藉。

慢慢長大了, 我們會發現, 說太多, 過分地表露自己, 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反而會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 靠傾訴得到的情緒安慰也只是短暫的滿足。 相反, 適時的沉默卻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是給自己留的一條退路。

無論在精神還是肉體上, 赤裸裸的暴露總是令人害怕的。

卡萊爾有一句名言:“蜜蜂不在黑暗中就釀不出蜜, 人的大腦不在沉默中思考便產生不了偉大的思想。 ”

張口說話容易, 閉嘴沉默不易。 什麼事都不要急著辯解, 什麼話都不要忙著傾訴, 學會說話只要幾年, 懂得沉默卻要幾十年。

沉默的智慧並不是教人緘口不語, 而是希望我們能深思熟慮, 三思而後說。

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高品質的談話, 少一些無目的和平庸的閑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