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穆巨集浪:治理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

我們的力量——

治理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輔導員老師穆宏浪, 一名與大學生朝夕相處十年的高校輔導員, 希望今天的交流能與同學們產生共鳴。 雖然同學們身在校園, 但是互聯網時代, 相信同學們已經從各種管道對於“黨的十九大”有了不少的瞭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今天, 我們交流的主題就是 “改革”。 改革從何而來?“改革”又走向何方?“改革”大潮中,

青年又有何為?

中國是一個五千年燦爛文明孕育、滋養的國度。 翻讀她厚重的歷史, 似乎每一頁, 都在求索與抗爭、奮鬥與崛起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 磅礴不息。

1978年12月, 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改革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 改革開放迄今已有39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們更是經歷了“砥礪奮進的五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到八十萬億元, 穩居世界第二, 人均GDP8000美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40倍,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左右, 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88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 13億人, 全民醫保基本實現。

“天宮”空間實驗室、“蛟龍”深海探測器、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世界上最長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

當然還有“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等一系列成就讓我們有了一種“獲得感”, 更是一種尊嚴感。 全世界有14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所孔子課堂, 從北京APEC、杭州G20到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寫入聯合國決議, 上升為聯合國戰略, 中國正在自信、從容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

“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我們來看看這些深刻變化背後的改革力量。

2013年4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檔起草組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正式成立。 各個地方、各個部門都很踴躍, 提出了上萬條的改革建議。 那麼重點集中在什麼地方呢?既要體現全面深化這樣一個精神, 又不是面面俱到。

許多人提出, 新一輪改革涉及的部門和領域更多、推進難度更大、觸及利益更深, 必須有一個更高層級、更強有力的領導“中樞”來加強頂層設計。

2013年11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2013年12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 註定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實踐和深刻變革。 每一步, 都需精心佈局、運籌帷幄。 每一步, 都需謀定後動、蹄疾步穩。 每一步, 都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為了走好這堅實的一步,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奔波調研的足跡, 生動地鐫刻于中華大地的山水之間, 體察世情民意、觸問基層所需。

從2014年1月22日到2017年8月29日,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組全部38次會議, 其間, 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350多個重大改革方案,

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出臺1500多項改革舉措。 2014年中央深改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2015年, 101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2016年, 97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2017年, 審議了60多個改革文件。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範圍之廣、出臺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 回顧38次中央深改組會議, 這一會議已經被視為透視中國改革方向和重點的視窗;全面深化改革, 已成為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 它讓全體中國人民受益, 也為全球治理提供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信心。

十九大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項基本方略之一, 強調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現在, 我們再來看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著力點:

一、啃硬骨頭:看准了的事情, 就堅定不移幹。

習近平總書記曾做過這樣的比喻: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 已進入深水區,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 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有些問題, 積弊多年, 群眾意見很大, 卻始終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成為難以下嘴的“硬骨頭”。 現在, 要不要碰?能不能碰?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 習近平就明確提出, 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

生態文明改革總體方案精彩亮相;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試點扎實展開……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破解了一批議論多年、阻力較大、長期難啃的“老大難”。

中央政府定價項目減八成,地方政府定價項目減一半,價格改革大刀闊斧;曬權力清單,推政務公開,法治政府建設蹄疾步穩……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改革抓住了涉多部門、跨多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牛鼻子”。

這裡我舉一個河長制的例子。俗話說,撼山易、治水難。曾經,“九龍治水、各管一段”。為破解分割管理這一老大難問題,近年來,我國多省市試點推行“河長制”,將河流水域由“河長們”分段管護、包片負責,河流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總結基層探索的成功經驗,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河長”,從此遍及全國。

沒有一項改革是輕鬆容易的事。既然改革是奔著問題去的,要解決問題就得針鋒相對,提出的措施就得有針對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時,中國提出336項改革任務,海外輿論曾不乏懷疑之聲。面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一項項重大成果,他們紛紛作出這樣的評價:“環顧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說到做到、只爭朝夕的方式推進改革”。

二、聚集民生:老百姓關心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習近平說,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翻開改革成績單,精准對接群眾需求的惠民舉措占了絕大部分,涵蓋教育、醫療、戶籍、環保、扶貧等多個方面。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進了人口均衡發展;戶籍制度改革,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推行“租售同權”,讓更多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精准扶貧穩定脫貧,努力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發起了向“以藥養醫”的總攻;教育改革力促均衡發展,全國665個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130萬鄉村教師。

習近平領導下的深改組,真正做到了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幹民之所盼。改革帶來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老百姓才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三、督察問責: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

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曾強調,要嚴格按規則和程式辦事,堅持集思廣益、民主集中,凡是議定的事要分頭落實,不折不扣抓出成效。

但是,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如何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需要智慧,更需要決心。

有些地方和部門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只到膝蓋不落地”當然不行!深改組要求強化主責部門和一把手責任,要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有懶改、慢改、假改、不會改等現象,也不行!調配充實專門督察力量,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跟進到哪裡。

深改組自成立伊始,無論是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等重大專案、生育政策等民生專案,還是實施難度較大的土地、環保等項目,都有督察工作覆蓋。

“改革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對督察發現的問題,列出責任清單,明確時限要求,有什麼問題就整改什麼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負責整改。對於那些在改革過程中,遇到困難放一放、落實政策打折扣的領導幹部,深改組也明確提出,要對敷衍塞責、拖延扯皮、屢推不動、重視不夠、研究甚少、貫徹乏力等6種做法進行問責!

於是,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心一意”攻堅克難往前推的多了,“半信半疑”隨波逐流跟著走的少了;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的多了,一動自己利益就“三心二意”拖延甚至阻礙改革的少了。

“勝利不會向我走來,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美國詩人莫爾的這句話,一語中的。就在上一個月,1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6個文件,其中,我特別注意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我們即將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這不正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落實?這不正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麼?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砥礪奮進的五年”,我們的改革成就讓國人振奮,令世界震撼,但是十九大報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面對新困難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青年大學生們,你是否已經具備了走上前去、挑起擔子的勇氣與實力?青年大學生們,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時不我待,讓我們堅定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讓我們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將改革進行到底!

掃一掃分享本頁

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

生態文明改革總體方案精彩亮相;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試點扎實展開……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破解了一批議論多年、阻力較大、長期難啃的“老大難”。

中央政府定價項目減八成,地方政府定價項目減一半,價格改革大刀闊斧;曬權力清單,推政務公開,法治政府建設蹄疾步穩……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改革抓住了涉多部門、跨多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牛鼻子”。

這裡我舉一個河長制的例子。俗話說,撼山易、治水難。曾經,“九龍治水、各管一段”。為破解分割管理這一老大難問題,近年來,我國多省市試點推行“河長制”,將河流水域由“河長們”分段管護、包片負責,河流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總結基層探索的成功經驗,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河長”,從此遍及全國。

沒有一項改革是輕鬆容易的事。既然改革是奔著問題去的,要解決問題就得針鋒相對,提出的措施就得有針對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時,中國提出336項改革任務,海外輿論曾不乏懷疑之聲。面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一項項重大成果,他們紛紛作出這樣的評價:“環顧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說到做到、只爭朝夕的方式推進改革”。

二、聚集民生:老百姓關心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習近平說,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翻開改革成績單,精准對接群眾需求的惠民舉措占了絕大部分,涵蓋教育、醫療、戶籍、環保、扶貧等多個方面。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進了人口均衡發展;戶籍制度改革,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推行“租售同權”,讓更多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精准扶貧穩定脫貧,努力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發起了向“以藥養醫”的總攻;教育改革力促均衡發展,全國665個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130萬鄉村教師。

習近平領導下的深改組,真正做到了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幹民之所盼。改革帶來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老百姓才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三、督察問責: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

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曾強調,要嚴格按規則和程式辦事,堅持集思廣益、民主集中,凡是議定的事要分頭落實,不折不扣抓出成效。

但是,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如何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需要智慧,更需要決心。

有些地方和部門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只到膝蓋不落地”當然不行!深改組要求強化主責部門和一把手責任,要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有懶改、慢改、假改、不會改等現象,也不行!調配充實專門督察力量,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跟進到哪裡。

深改組自成立伊始,無論是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等重大專案、生育政策等民生專案,還是實施難度較大的土地、環保等項目,都有督察工作覆蓋。

“改革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對督察發現的問題,列出責任清單,明確時限要求,有什麼問題就整改什麼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負責整改。對於那些在改革過程中,遇到困難放一放、落實政策打折扣的領導幹部,深改組也明確提出,要對敷衍塞責、拖延扯皮、屢推不動、重視不夠、研究甚少、貫徹乏力等6種做法進行問責!

於是,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心一意”攻堅克難往前推的多了,“半信半疑”隨波逐流跟著走的少了;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的多了,一動自己利益就“三心二意”拖延甚至阻礙改革的少了。

“勝利不會向我走來,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美國詩人莫爾的這句話,一語中的。就在上一個月,1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6個文件,其中,我特別注意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我們即將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這不正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落實?這不正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麼?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砥礪奮進的五年”,我們的改革成就讓國人振奮,令世界震撼,但是十九大報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面對新困難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青年大學生們,你是否已經具備了走上前去、挑起擔子的勇氣與實力?青年大學生們,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時不我待,讓我們堅定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讓我們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將改革進行到底!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