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陝西中醫藥大學蔡心:在文化自信中砥礪前行

在文化自信中砥礪前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各位應該注意到了, 今日的巡講臺上, 每一位老師開講前都給大家深鞠一躬。 是的, 鞠躬禮起源於我國, 是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具體體現。

在日常生活中, 滲透著許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如, 過年放鞭炮, 貼對聯, 是傳統節日文化;端午節吃粽子, 過年吃餃子, 是傳統飲食文化;農曆二十四節氣, 是傳統曆法文化;上臺對觀眾鞠躬, 是傳統禮儀文化。 我們每天都提到的小康社會, 其實也是出自孔子的名篇《禮運·大同篇》中對理想社會的描述。

由此可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聽似高深莫測, 其實源於生活, 用於生活。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文化基因, 我們才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 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

十八大以來不平凡的五年中,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 高鐵營業里程穩居世界首尾, 新增就業6400萬人就業, 相當於一個英國人口總數, 6600萬人即將脫貧, 相當於一個法國。 國家發展的新局面彰顯的是我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

更是文化自信的強有力證明。 為什麼?我們從四種自信的內在關係談起。

首先, 道路自信離不開文化自信。 在民族危難中產生的中國共產黨, 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滿懷信心地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在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 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建設、改革的實踐相結合, 矢志不移地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走自己的路”, 開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充滿著文化的自信, 飽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其次, 理論自信離不開文化自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命運共同體,

都體現著中華文化經典的新集成、新語境, 都是蘊含中華文化自信的印證, 彰顯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精神。 因而更能為廣大群眾所認知、所掌握, 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根本行動指南。

最後, 制度自信離不開文化自信。 民主政治、民主協商、民族自治等諸多方面制度, 需要以人為本的價值認同, 我們的制度所以“服水土”, 重要的是“服文化水土”, 符合中華文明的特質, 符合人民的精神訴求, 符合民族的心理認同。 文化自信, 是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 是激發和加深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情感和精神力量。

二、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的“習式”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說:“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 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

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們走自己的路, 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 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 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本人就是一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下面, 我們來談談文化自信中的“習式”風采。

1、 “習式”語言

“相知無遠近, 萬里尚為鄰”, 2016年11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秘魯國會發表演講時引用了唐代詩人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中的名句, 表明兩國雖地理位置距離遙遠, 但是國家關係仍可以像鄰居一樣親密。

“益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 ”2017年12月1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

用孔子的話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願廣交天下朋友的態度。 又用《中庸》的名言“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道並行而不相悖”來表達人類進步離不開文明交流, 互學互鑒。

每次引用都畫龍點睛、鞭辟入裡, 每次講話都收穫一大批粉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舞臺用魅力獨特的“習式”語言發出了響亮的中國聲音。

2、“習式”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 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

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遠在西漢就由張騫開啟了。 2013年, 習近平總書記讓“一帶一路”再度起航。 用“一帶一路”倡議實踐人類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這一倡議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博大情懷,實踐了中華民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遠大抱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營養,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式”思想為中國的復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偉大的中國智慧。

3、“習式”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談到自己“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說:“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最愛讀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學,年少時讀過的岳母刺字的故事,讓他將“精忠報國”作為一生的目標,天天翻看馮夢龍的“三言”,許多警句爛熟於心。從他繁多的引文中至少可見《論語》《孟子》《中庸》《尚書》《老子》《墨子》《禮記》《詩經》等數十本書。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故事中汲取文化養分,在中國故事中尋求前進定力。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各方面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是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新輝煌,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支撐我們不斷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有力證明。

三、文化自信:當代大學生畢生發展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我們讀中國故事,講中國名句,啟中國智慧。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為時代弄潮兒的青年,我們應該怎樣懷著無比驕傲的文化自信,做一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呢?

1、愛國報國、我輩之責

2、奉獻取捨、我輩之榮

古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有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18年來始終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勤懇工作,支教接力、扶貧濟困。

3、 以孝為先,我輩之德

古有臥冰求鯉、扼虎救父。今有孟佩傑背母上學。這位平凡柔弱的姑娘,從八歲起一直侍奉癱瘓在床的養母。考上大學後,她既然決然的選擇背著母親上大學。面對常人難以承受的困境,她卻樂觀地說:“這樣很好,我不用時刻擔心媽媽的身體了。”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中,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一個細節。

許多同學會說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書法家的事,是畫家的事,是作家的事,是等等一系列學術專家的事。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事,因為中華文化根植在我們的基因裡,浸透我們的生活中。時間有限,我只談了以上三點,這僅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幾朵浪花。同學們,不要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長河還需後浪推前浪,走向新輝煌。

掃一掃分享本頁

這一倡議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博大情懷,實踐了中華民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遠大抱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營養,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式”思想為中國的復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偉大的中國智慧。

3、“習式”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談到自己“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說:“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最愛讀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學,年少時讀過的岳母刺字的故事,讓他將“精忠報國”作為一生的目標,天天翻看馮夢龍的“三言”,許多警句爛熟於心。從他繁多的引文中至少可見《論語》《孟子》《中庸》《尚書》《老子》《墨子》《禮記》《詩經》等數十本書。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故事中汲取文化養分,在中國故事中尋求前進定力。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各方面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是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新輝煌,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支撐我們不斷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的有力證明。

三、文化自信:當代大學生畢生發展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我們讀中國故事,講中國名句,啟中國智慧。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為時代弄潮兒的青年,我們應該怎樣懷著無比驕傲的文化自信,做一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呢?

1、愛國報國、我輩之責

2、奉獻取捨、我輩之榮

古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有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18年來始終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勤懇工作,支教接力、扶貧濟困。

3、 以孝為先,我輩之德

古有臥冰求鯉、扼虎救父。今有孟佩傑背母上學。這位平凡柔弱的姑娘,從八歲起一直侍奉癱瘓在床的養母。考上大學後,她既然決然的選擇背著母親上大學。面對常人難以承受的困境,她卻樂觀地說:“這樣很好,我不用時刻擔心媽媽的身體了。”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中,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一個細節。

許多同學會說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書法家的事,是畫家的事,是作家的事,是等等一系列學術專家的事。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事,因為中華文化根植在我們的基因裡,浸透我們的生活中。時間有限,我只談了以上三點,這僅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幾朵浪花。同學們,不要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長河還需後浪推前浪,走向新輝煌。

掃一掃分享本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