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外國語大學王嘉聞:放飛青春夢想 成就出彩人生

勇擔青年新使命——

西安外國語大學 王嘉聞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大會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奪取中華民族偉大勝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為主題。 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 提出具有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 明確宣示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豎起一座新的歷史豐碑。

如今, 我們進入了新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作為青年人, 我們已經處在新時代的鼓點上, 如何將個人融入時代的潮流之中?如何擔負時代賦予我們青年的使命?如何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優秀青年?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青年興則國家興, 青年強則國家強。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國家就有前途 , 民族就有希望。 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同志對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 作為新時代的新鮮血液, 我們將會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照亮人生之路, 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培育社會新風尚, 用閃光的汗水成就國家的棟樑,

用偉大的中國夢激揚青春夢!今天, 我想從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一、感念新時代的榮光

最近, 相信大家都經常聽到、看到一個詞, 叫作“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首次提出“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其實對於這三個字, 大家都不陌生了, 但這一次, 因為承載了黨和國家對於全體人民的關切, 而有了一份不一樣的溫暖與厚度。 同學們, 這種“獲得感”到底是什麼感受呢?

我想:它是一種幸福感。

在我們身邊, 無論是網路支付還是共用單車, 都是我們未曾想到的變化。 幾年前, 在座的同學們都還在高中, 而我也是一名在校研究生, 那時候我們出行並沒有今天這樣方便,

而如今, 校園周圍遍佈的“小黃車”、“摩拜”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截至2017年10月20日, ofo小黃車最新宣佈日訂單突破3200萬。 幾年前的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居然可以用手機軟體叫車, 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 現在, 只要我們帶上手機, 基本就可以解決同學們的所有需求, 連美國歐洲的同學們都在羡慕我們生活的便利。

我的學生鄧正雄, 一個來自貴州省的布依族學生, 在與我的交流中, 不止一次地告訴我:“老師, 我們家那邊開通了縣縣通高速, 我再也不用坐著拖拉機去省城坐大巴車了, 村子裡面拓寬了道路, 大山深處建起了學校, 還有許多優秀的大學生深入我們村子, 當起了志願者……我真的親身感受到了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了真真切切的實惠,

親眼見證了我的家鄉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己特別慶倖能夠見證這樣的時代跨越。 ”不知道我們今天在場的同學們有多少是異地求學的, 不知道當你們坐上高鐵、動車, 僅僅幾個小時, 就能跨越千里, 來到日思夜想的父母面前的時候, 會不會有一種幸福感?

我想, 它還是一種驕傲自豪感。

當今的中國,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發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使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全球組網,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國產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試成功…….黨的十八大後, 一件件“中國重器”讓世界刮目相看。

這種“獲得感”還是一種我們作為中國青年人的自信感。

同學們,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2013年至2016年,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左右, 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居世界第一位;“一帶一路”戰略180億美元的投資, 就為世界創造了超過16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經濟愈來愈強的世界影響力, 推動著這個東方大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 在十九大召開之際, 我組織我的學生們先後觀看了《輝煌中國》《我們這五年》等一系列專題片, 並參觀了“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從APEC北京峰會”“G20杭州峰會”等一系列主場外交, 我們看到了中國大國地位不斷穩固, 從“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 世界看到了中國方案與大國擔當!歷史性成就, 是新時代的生動注解,是青年一代對未來的信心所在。我們都應當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對祖國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對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們,這意味著近代以來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我們青年一代會和全國人民一道感念新時代的榮光,共創新時代的輝煌!

二、積蓄新征程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2050年 ,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同學們,我們來看這樣一張圖:如果我們現在20歲,2020年的我們多少歲?2035年的我們多少歲?2050年的我們多少歲?是22歲、38歲和53歲。22歲剛好是我們職業生涯的初始期, 38歲正好是我們職業奮鬥的關鍵期, 52歲將會是職業發展的巔峰期!我們的職業生涯與美好人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背景中起步,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成就,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偉業中昇華!你們,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你們,都將成為歷史的見證者,歷史的參與者,歷史的創造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傳遞出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實事求是的實踐品格、勇於擔當的無畏精神、勤政為民的赤子之心,令人振奮,催人奮進。祖國正在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命題,發出承載歷史、貫穿當下、引領未來的呼喚——新時代,新征程,需要我們廣大青年!!

珍惜韶華,敏于求知,方能練就過硬本領;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方能譜寫人生美麗篇章。最近,我和學生們一起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對於習總書記在他曾經的歲月中所經歷的事,所得到的收穫大感佩服與敬仰,不僅是因為總書記在這段經歷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凡行為,更是因為他所表現出的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夜,不到16歲的習近平,坐上了北京開往延安的列車,開始了他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他在陝北的山村努力紮根下來,克服了我們難以想像的一道道難關,在生活和思想上真正和基層人民融為一體,最終成了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2015年,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市長晚宴演講時談起插隊的生活時說:“年輕的我,在當年陝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也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後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正是在茫茫書海的遨遊和追尋中,習近平反復思考,悟出了讀書修身的道理。古人說:“修其身、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于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修身、立德是我們的立德之本,立德之言,為國為民的青春,方為無悔的青春!

作為奮戰在高校思政工作一線的一名90後輔導員老師,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與大家一樣,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這樣壯闊的征程貢獻力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和同學們一起,努力學習,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積蓄力量!

三、放飛新起點的夢想

98年前的1919年,中國進步青年們秉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國”的宏願,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的歷史洪流之中。今天,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奮鬥。面對時刻變化的社會,面對形形色色的思潮,作為青年的我們,更需要有堅定地理想信念,更需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讚歌。

習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偉大夢想,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堅守,我們,共同享有成長進步的機會,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有同學會問:什麼是青春?我說: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歲,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是“朝氣蓬勃、銳意進取”。

張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屆畢業生,現任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新發村第一書記。在蘇北農村,在重點扶貧區域5年的摸爬滾打,讓他變得黝黑厚重,讓他有了一部難以忘卻的青春故事。到今天,張龍累計幫扶的留守兒童有500人,志願服務時間超過2000小時,他仍然記得第一次工作調動時,孩子們掛著淚花的臉龐和家長挽留的話語,也依然記得騎著自行車在鄉村的小路上穿梭……他的故事,只是全國30萬大學生村官之一,此時此刻,還有很多年輕人,義無反顧,奔赴基層,奔赴祖國最希望的地方去,演繹者一個個別樣的青春故事。是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讓張龍從一個農村少年變成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是大學生村官這個平臺,讓他踐行著自己的理想抱負,讓他明白為何出發、要去哪裡,讓他懂得奮鬥的青春就是圓夢的青春。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無不在感慨青春是絢爛的,青年人的青春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但青春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唯有不忘初心,勇擔使命,不懈奮鬥,才能更好地在逐夢的道路上創造更加絢爛的前程。習近平總書記說:“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習總書記的7年知青歲月,牢牢把握了當時的時代際遇,集中體現了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鮮明的創業精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的時代際遇就在於我們註定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中堅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見證者、全程參與者、關鍵實踐者和榮光分享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牢記總書記的教導,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將激昂的青春夢緊緊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

掃一掃分享本頁

是新時代的生動注解,是青年一代對未來的信心所在。我們都應當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對祖國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對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們,這意味著近代以來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我們青年一代會和全國人民一道感念新時代的榮光,共創新時代的輝煌!

二、積蓄新征程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2050年 ,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同學們,我們來看這樣一張圖:如果我們現在20歲,2020年的我們多少歲?2035年的我們多少歲?2050年的我們多少歲?是22歲、38歲和53歲。22歲剛好是我們職業生涯的初始期, 38歲正好是我們職業奮鬥的關鍵期, 52歲將會是職業發展的巔峰期!我們的職業生涯與美好人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背景中起步,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成就,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偉業中昇華!你們,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你們,都將成為歷史的見證者,歷史的參與者,歷史的創造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傳遞出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實事求是的實踐品格、勇於擔當的無畏精神、勤政為民的赤子之心,令人振奮,催人奮進。祖國正在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命題,發出承載歷史、貫穿當下、引領未來的呼喚——新時代,新征程,需要我們廣大青年!!

珍惜韶華,敏于求知,方能練就過硬本領;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方能譜寫人生美麗篇章。最近,我和學生們一起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對於習總書記在他曾經的歲月中所經歷的事,所得到的收穫大感佩服與敬仰,不僅是因為總書記在這段經歷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凡行為,更是因為他所表現出的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夜,不到16歲的習近平,坐上了北京開往延安的列車,開始了他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他在陝北的山村努力紮根下來,克服了我們難以想像的一道道難關,在生活和思想上真正和基層人民融為一體,最終成了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2015年,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市長晚宴演講時談起插隊的生活時說:“年輕的我,在當年陝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也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後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正是在茫茫書海的遨遊和追尋中,習近平反復思考,悟出了讀書修身的道理。古人說:“修其身、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于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修身、立德是我們的立德之本,立德之言,為國為民的青春,方為無悔的青春!

作為奮戰在高校思政工作一線的一名90後輔導員老師,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與大家一樣,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這樣壯闊的征程貢獻力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和同學們一起,努力學習,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積蓄力量!

三、放飛新起點的夢想

98年前的1919年,中國進步青年們秉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國”的宏願,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的歷史洪流之中。今天,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奮鬥。面對時刻變化的社會,面對形形色色的思潮,作為青年的我們,更需要有堅定地理想信念,更需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讚歌。

習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偉大夢想,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堅守,我們,共同享有成長進步的機會,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有同學會問:什麼是青春?我說: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歲,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是“朝氣蓬勃、銳意進取”。

張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屆畢業生,現任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新發村第一書記。在蘇北農村,在重點扶貧區域5年的摸爬滾打,讓他變得黝黑厚重,讓他有了一部難以忘卻的青春故事。到今天,張龍累計幫扶的留守兒童有500人,志願服務時間超過2000小時,他仍然記得第一次工作調動時,孩子們掛著淚花的臉龐和家長挽留的話語,也依然記得騎著自行車在鄉村的小路上穿梭……他的故事,只是全國30萬大學生村官之一,此時此刻,還有很多年輕人,義無反顧,奔赴基層,奔赴祖國最希望的地方去,演繹者一個個別樣的青春故事。是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讓張龍從一個農村少年變成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是大學生村官這個平臺,讓他踐行著自己的理想抱負,讓他明白為何出發、要去哪裡,讓他懂得奮鬥的青春就是圓夢的青春。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無不在感慨青春是絢爛的,青年人的青春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但青春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唯有不忘初心,勇擔使命,不懈奮鬥,才能更好地在逐夢的道路上創造更加絢爛的前程。習近平總書記說:“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習總書記的7年知青歲月,牢牢把握了當時的時代際遇,集中體現了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鮮明的創業精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的時代際遇就在於我們註定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中堅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見證者、全程參與者、關鍵實踐者和榮光分享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牢記總書記的教導,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將激昂的青春夢緊緊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