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全球百大漁業新聞精選

2017年自第一天起, 全球海產行業就充滿了創新與機遇、困境與拼搏。 年初, 美國迎來新一屆總統特朗普, 剛上任特朗普政府就著手修改美國在全球貿易角色, 首先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引發了全球海鮮產業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而這只是2017年全球漁業的開始……

1.2018年配額將大幅縮減, 太平洋鱈魚市場火熱

由於普遍預見2018年太平洋鱈魚配額將大幅縮減, 致使2017年其價格及銷售出現雙漲的局面。 據NOAA資料顯示白令海鱈魚生物種群數量下降了近35%, 而阿拉斯加則為107324噸, 同比下降了58%。 此外挪威與俄羅斯已經確定將大西洋鱈魚配額縮減13%至775000噸, 這將進一步收緊全球鱈魚供應。 對於價格與供應的上漲, 歐洲經銷商已經開始考慮替代產品。

今年對美國與加拿大的太平洋鱈魚供應預測顯示2018年其漁獲量或將下降至250000噸預計白令海配額將減少6.2%至223704噸, 阿拉斯加則減少10%至64400噸。

2.全球魚粉產量創新低, 中國需求持續增加

2016年全球魚粉產量為409萬噸, 創近40年新低, 其中秘魯產量63.1萬噸, 同比下降27.1%。 智利產量21.4萬噸下降近10萬噸, 中國產量31萬噸。 而從需求看全球需求為429萬噸增長10%, 最大增長量來源於中國。

3.隨著價格不斷上漲,

魷魚市場供應壓力大增

年初魷魚價格上漲明顯, 隨著4月份阿根廷漁獲量的上升, 價格開始出現小幅下滑, 但是在布魯塞爾漁博會期間價格又開始拉升。 5月份隨著聯合國對朝鮮制裁的逐漸加碼, 中國暫停在該海域捕撈魷魚, 而該海域年產魷魚4000-5000噸, 原料缺口對於中國加工供應商來說壓力較大。

4.Fishing Company of Alaska’s (FCA)出售近10萬噸底棲魚配額

阿拉斯加的漁業公司(FCA)出售了近10萬公噸的底棲魚配額, 從這筆交易中, 總部位於緬因州的奧哈拉公司獲得了55%的份額與221英尺廠長的 Alaska Spirit號漁船。 Seattle-based Ocean Peace公司獲得其餘45%配額以及Alaska Warrior 和 Alaska Victory兩艘漁船。

5.精英合作弗羅裡達建設三文魚養殖場

挪威三文魚養殖企業家在他的美國大西洋計畫中引進來自耕海的專業技術人員,

為美國弗羅裡達州迴圈水產養殖系統(RAS)提供了很大幫助。

6.數年的價格合謀, 美國最大金槍魚罐頭生廠商面臨巨額罰款

美國司法部宣佈, 美國最大的金槍魚和沙丁魚罐頭生產商大黃蜂食品公司(Bumble Bee)承認合謀操縱罐裝和袋裝金槍魚價格, 並將支付2500萬美元的刑事罰款。 大黃蜂與其他包裝海鮮食品公司在2011至2013年間合謀“操縱、抬高和維持包裝海鮮的價格, 造成市場價格的虛高和壟斷。

7.Demone替代Decker, 成為High Liner的首席執行官

High Liner是加拿大一家海產加工食品公司, 該公司2010年以3100萬美元收購 Viking Seafoods, 2011年以2.31億美元收購了 Icelandic USA, 2013年以3450萬美元收購了American Pride Seafoods, 近幾年一直在不斷擴張, 但同時也背負了較重的債務。 2015年開始由於營業額下降, 公司縮減業務範圍, Demone臨危受命。

8.強勁需求使黑虎蝦價格超過南美白對蝦

9.Silver Bay 首席執行官Dave Hambleton卸任

Silver Bay 是阿拉斯加一家大型海產加工廠企業, 其中以加工野生三文魚為主, 其背後持股者為美國與韓國企業。 擁有25年職業生涯的Hambleton自2014年上任以來, 帶領公司做出了不菲的業績。 儘管企業知情人對Hambleton的卸任不予評論, 但是其卸任背後反映出當地企業、勞工、漁民之間關係的微妙, 據瞭解2017年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漁獲量大增同比去年增加66.7%, 但是勞工人力有限, 曾引發混亂。

10.盤點惜售, 上半年北極甜蝦價格走出“v”字趨勢

2017年上半年北極甜蝦價格經歷了一個“v”字走勢, 隨著供應商幾個月的盤點及惜售, 到五月份甜蝦價格再次上漲, 另外加拿大宣佈2017/2018年度甜蝦捕撈配額將下降62%至10400噸, 推高了了甜蝦價格, 但是小規格蝦與大規格價差仍很大。除了配額的縮減,著陸時間短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格陵蘭島的Disko灣因結冰而關閉了三個月,該港口是大規格一次冷凍蝦的主要靠港港口。

11.企業將陸基三文魚養殖著眼于亞洲

前期美國企業在融資基金支持下進行美國陸基三文魚養殖推廣,但不少養殖戶出現絕收現象,為此Atlantic Sapphire計畫在2026年前于佛羅里達三文魚養殖項目融資結束,該企業經過考察認為亞洲及中東地區是陸基三文魚養殖的可行區域。

12.耕海與Espersen聯合進入冷凍白魚產業

挪威企業耕海 與Espersen就冷凍白魚產品的加工和分銷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耕海憑藉優質養殖鮭魚,在歐洲有廣泛的經銷網路佈局,為此依託耕海的銷售網路Espersen將其冷凍白魚產品銷往歐洲。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冷凍海鮮產品感興趣。通過合作,二者可以提供各類海鮮產品及魚類產品的組合,以滿足廣大的消費需求。

13.美國計畫實施關稅新政或打擊越南巴沙魚產業

美國商務部計畫於2018年3月起將對每一家越南巴沙魚出口公司徵收反傾銷稅,在去年的兩國貿易關稅談判中,已經將每公斤2.39美元的初步稅附加給各個越南出口公司。實際上食品安全也好、檢驗檢疫也罷,最終還是美國貿易逆差惹的禍。

14.消費增加,黑鱈市場火爆

在過去,日本是黑鱈魚的主要消費市場,如今全球都在吃黑鱈魚。2015年白令海、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黑鱈魚總漁獲量為13657噸,2016年下降至11975噸,2017年三個地區配額為12558噸同比增長6.5%。黑鱈在全球市場的暢銷使很多商家急於進入這個火熱的市場。

15.巴西暫停對歐盟出口海產品

巴西商務部宣佈將於2018年1月3日暫停對歐盟海鮮出口以整改國內漁業面臨的一些問題。 這一決定是2017年9月份歐盟對巴西進口海鮮產品提出食品安全審計報告中對巴西產品安全性表示擔憂後,巴西政府所採取的整改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擔憂是巴西國內並未進行野生捕撈與養殖的區分。同時審計人員還對出口的船隻進行了嚴格檢查,據巴西商務部透露2017年前11個月巴西海鮮出口總額為2180萬美元。

16.全球首家岩龍蝦孵化廠將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建造

海洋生物養殖公司 PFG Group Pty Ltd與塔斯馬尼亞大學正在尋求將岩龍蝦生產商業化,這意味著塔斯馬尼亞州可能會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岩龍蝦商業化養殖的地方。業內人士稱,這一合作不僅將打開岩龍蝦養殖模式的先河,同時也將為現有產品及服務帶來更多機會,打開一個新的產業出口模式,後期商業模式成功後,其技術將出口到各地。

17.太平洋恩利集團破產清算進行中

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HSBC bank)正在上訴一項紐約法官的命令,該命令允許中國漁業集團的受託人提交2016年該集團破產申請前與滙豐銀行行為有關的所有文件。8月份受託人已開始進行調查工作,並在同一天向銀行提出正式請求,要求銀行提供19中不同類別的檔,這些檔與集團在2016年6月申請破產時採取的行動有關。

18.急速24小時:智利、挪威海鮮不需等

全球貨運公司DHL為挪威奧斯陸、中國上海、韓國首爾推出新貨運航班直達服務,將大大推進挪威海產企業與亞洲國家的緊密聯繫。 每週的週二、週五都會有一趟波音747-400型航班連接挪威與亞州的上海、首爾。在過去的一年裡挪威海產企業通過與DHL的合作將其海鮮產品運往全球各大消費市場,同時也在一直嘗試挪威北部地方到亞洲市場的海鮮直達貨運航線。

同樣儘管中智相隔距離很遠,但是餐桌距離並不遙遠,來自天涯之國智利的優秀海產品在24小時內就可以到達中國民眾的餐桌上。

19.歐盟與印度的對蝦“孽緣”

由於在印度海鮮產品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抗生素殘留,顯然觸動了歐洲食品安全的底線,如不整改歐洲很可能關閉對印度水產養殖蝦的進口。

2017年,歐盟對印度進口蝦的抗生素含量及超標問題把控更為嚴格,2016年共有3次禁止其蝦類產品進關,而2017年則高達12次,最近一次拒關是在9月份。隨後英國冷凍食品聯合會給印度商務部及工業部回饋,稱其抗生素類藥品控制不達標,所採取的措施還夠嚴格。

儘管目前歐洲還未全面禁止其對蝦進口,但是消息的傳出已經對全球白蝦貿易格局發生改變。

20.英國脫歐,漁業影響何如

由於歐盟的漁業政策錯綜複雜,英國脫歐將對歐洲國家漁業造成影響,英國海鮮機構對本國109家公司進行調研,在該國海鮮行業中有近42%的勞動力來自于歐盟其他國家,根據公司規模的不同這些勞工的所處的工種也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涵蓋了行業的各個崗位。在小型公司擁有10個左右的長期勞工,來自歐盟的工人就占21%。在格裡姆斯比地區海鮮行業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商家大概占18%,脫歐之後勞動力的缺失給產業帶來較大威脅。

脫歐對於英國或許是勞工緊缺問題,但是對於其他國家就遠不止這麼簡單了。英國關閉北海漁場,德國、法國漁業或受較大損失,愛爾蘭漁業配額或將降低,市場貿易受限,但是對挪威等北歐歐盟區外漁業國家有利。

21.羅非魚病毒影響產量及全球蛋白質供應

羅非魚養殖戶很清楚羅非魚(Tilapia Lake)病毒(TiLV)的風險,該病毒已在多個水產養殖中心被發現,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到埃及、從以色列到泰國。雖然該病毒不會對人類構成任何健康風險,但有關官員和組織表示,它確實對食品供應構成威脅。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說法,這種病毒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但是通過致病導致魚類死亡會大大減少產量,從而引起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的關注,”Undercurrent曾報導“羅非魚低成本、廣適應、大產量的特點使其迅速成為各國養殖重要魚種,是發展中國家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目前對該病毒傳播過程的調查仍在繼續,大家都希望能查出原因及早做到預防。

22.是貿易逆差還是食品安全?美國的政策你別猜

2017年,美國市場限制進口事件頻發,越南巴沙魚、IUU進關監控、進關產品電子錄入等對國內外海產業者都有一定影響,除了進口政策的限制,美國對外貿易策略也有所轉變,退出TPP,關閉與歐洲達成的大西洋兩岸貿易投資夥伴關係,旨在取消或重建全球貿易協定。

但是小規格蝦與大規格價差仍很大。除了配額的縮減,著陸時間短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格陵蘭島的Disko灣因結冰而關閉了三個月,該港口是大規格一次冷凍蝦的主要靠港港口。

11.企業將陸基三文魚養殖著眼于亞洲

前期美國企業在融資基金支持下進行美國陸基三文魚養殖推廣,但不少養殖戶出現絕收現象,為此Atlantic Sapphire計畫在2026年前于佛羅里達三文魚養殖項目融資結束,該企業經過考察認為亞洲及中東地區是陸基三文魚養殖的可行區域。

12.耕海與Espersen聯合進入冷凍白魚產業

挪威企業耕海 與Espersen就冷凍白魚產品的加工和分銷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耕海憑藉優質養殖鮭魚,在歐洲有廣泛的經銷網路佈局,為此依託耕海的銷售網路Espersen將其冷凍白魚產品銷往歐洲。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冷凍海鮮產品感興趣。通過合作,二者可以提供各類海鮮產品及魚類產品的組合,以滿足廣大的消費需求。

13.美國計畫實施關稅新政或打擊越南巴沙魚產業

美國商務部計畫於2018年3月起將對每一家越南巴沙魚出口公司徵收反傾銷稅,在去年的兩國貿易關稅談判中,已經將每公斤2.39美元的初步稅附加給各個越南出口公司。實際上食品安全也好、檢驗檢疫也罷,最終還是美國貿易逆差惹的禍。

14.消費增加,黑鱈市場火爆

在過去,日本是黑鱈魚的主要消費市場,如今全球都在吃黑鱈魚。2015年白令海、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黑鱈魚總漁獲量為13657噸,2016年下降至11975噸,2017年三個地區配額為12558噸同比增長6.5%。黑鱈在全球市場的暢銷使很多商家急於進入這個火熱的市場。

15.巴西暫停對歐盟出口海產品

巴西商務部宣佈將於2018年1月3日暫停對歐盟海鮮出口以整改國內漁業面臨的一些問題。 這一決定是2017年9月份歐盟對巴西進口海鮮產品提出食品安全審計報告中對巴西產品安全性表示擔憂後,巴西政府所採取的整改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擔憂是巴西國內並未進行野生捕撈與養殖的區分。同時審計人員還對出口的船隻進行了嚴格檢查,據巴西商務部透露2017年前11個月巴西海鮮出口總額為2180萬美元。

16.全球首家岩龍蝦孵化廠將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建造

海洋生物養殖公司 PFG Group Pty Ltd與塔斯馬尼亞大學正在尋求將岩龍蝦生產商業化,這意味著塔斯馬尼亞州可能會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岩龍蝦商業化養殖的地方。業內人士稱,這一合作不僅將打開岩龍蝦養殖模式的先河,同時也將為現有產品及服務帶來更多機會,打開一個新的產業出口模式,後期商業模式成功後,其技術將出口到各地。

17.太平洋恩利集團破產清算進行中

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HSBC bank)正在上訴一項紐約法官的命令,該命令允許中國漁業集團的受託人提交2016年該集團破產申請前與滙豐銀行行為有關的所有文件。8月份受託人已開始進行調查工作,並在同一天向銀行提出正式請求,要求銀行提供19中不同類別的檔,這些檔與集團在2016年6月申請破產時採取的行動有關。

18.急速24小時:智利、挪威海鮮不需等

全球貨運公司DHL為挪威奧斯陸、中國上海、韓國首爾推出新貨運航班直達服務,將大大推進挪威海產企業與亞洲國家的緊密聯繫。 每週的週二、週五都會有一趟波音747-400型航班連接挪威與亞州的上海、首爾。在過去的一年裡挪威海產企業通過與DHL的合作將其海鮮產品運往全球各大消費市場,同時也在一直嘗試挪威北部地方到亞洲市場的海鮮直達貨運航線。

同樣儘管中智相隔距離很遠,但是餐桌距離並不遙遠,來自天涯之國智利的優秀海產品在24小時內就可以到達中國民眾的餐桌上。

19.歐盟與印度的對蝦“孽緣”

由於在印度海鮮產品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抗生素殘留,顯然觸動了歐洲食品安全的底線,如不整改歐洲很可能關閉對印度水產養殖蝦的進口。

2017年,歐盟對印度進口蝦的抗生素含量及超標問題把控更為嚴格,2016年共有3次禁止其蝦類產品進關,而2017年則高達12次,最近一次拒關是在9月份。隨後英國冷凍食品聯合會給印度商務部及工業部回饋,稱其抗生素類藥品控制不達標,所採取的措施還夠嚴格。

儘管目前歐洲還未全面禁止其對蝦進口,但是消息的傳出已經對全球白蝦貿易格局發生改變。

20.英國脫歐,漁業影響何如

由於歐盟的漁業政策錯綜複雜,英國脫歐將對歐洲國家漁業造成影響,英國海鮮機構對本國109家公司進行調研,在該國海鮮行業中有近42%的勞動力來自于歐盟其他國家,根據公司規模的不同這些勞工的所處的工種也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涵蓋了行業的各個崗位。在小型公司擁有10個左右的長期勞工,來自歐盟的工人就占21%。在格裡姆斯比地區海鮮行業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商家大概占18%,脫歐之後勞動力的缺失給產業帶來較大威脅。

脫歐對於英國或許是勞工緊缺問題,但是對於其他國家就遠不止這麼簡單了。英國關閉北海漁場,德國、法國漁業或受較大損失,愛爾蘭漁業配額或將降低,市場貿易受限,但是對挪威等北歐歐盟區外漁業國家有利。

21.羅非魚病毒影響產量及全球蛋白質供應

羅非魚養殖戶很清楚羅非魚(Tilapia Lake)病毒(TiLV)的風險,該病毒已在多個水產養殖中心被發現,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到埃及、從以色列到泰國。雖然該病毒不會對人類構成任何健康風險,但有關官員和組織表示,它確實對食品供應構成威脅。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說法,這種病毒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但是通過致病導致魚類死亡會大大減少產量,從而引起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的關注,”Undercurrent曾報導“羅非魚低成本、廣適應、大產量的特點使其迅速成為各國養殖重要魚種,是發展中國家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目前對該病毒傳播過程的調查仍在繼續,大家都希望能查出原因及早做到預防。

22.是貿易逆差還是食品安全?美國的政策你別猜

2017年,美國市場限制進口事件頻發,越南巴沙魚、IUU進關監控、進關產品電子錄入等對國內外海產業者都有一定影響,除了進口政策的限制,美國對外貿易策略也有所轉變,退出TPP,關閉與歐洲達成的大西洋兩岸貿易投資夥伴關係,旨在取消或重建全球貿易協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