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美媒:中國開始“有序退出”比特幣挖礦 著眼抑制投機行為

美媒稱, 在中國, 比特幣挖礦恐怕走到了窮途末路。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8日報導, 從網上流傳的一份政府檔來看, 中國互聯網金融最高監管部門“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日前發佈通知,

要求各地政府“引導”轄內企業“有序退出”挖礦業務。 彭博新聞社與路透社此前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 中國計畫限制比特幣挖礦企業的用電量。

據報導, 這份通知寫道:“目前存在一些生產‘虛擬貨幣’的所謂‘挖礦’企業, (它們)在消耗大量資源的同時也助長了‘虛擬貨幣’投機炒作之風。 ”

報導稱, 這份發給各地互聯網金融監管部門的通知, 要求地方政府綜合採取電價、土地、稅收、環保等措施, 引導相關企業退出比特幣挖礦業務。 通知還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於1月10日前上報轄內挖礦企業基本情況及引導退出的情況, 並在此後每月10日前報送工作進展。

報導還注意到網上流傳的一份來自新疆互聯網金融監管部門的檔。 檔要求新疆各地政府在每月5日以前上報轄內企業退出挖礦業務的進展。 文件與前述全國性通知一樣提到了對能源利用和投機行為的擔憂。

報導稱, 新疆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張秋賓(音)在電話採訪中證實了新疆檔的真實性, 但沒有就全國性通知發表評論。 但這兩份政府文件都提到, 有關比特幣挖礦的監管決定是在2017年11月中央地方監管部門會議上做出的。

報導表示,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是中國國務院2016年成立的監管部門, 由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擔任組長。 潘功勝2017年12月表示, 央行叫停ICO(首次代幣發行)業務、關閉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是正確的決策。

他還預測了比特幣的消亡。

報導稱, 世界超過三分之二的比特幣挖礦處理能力存在於中國境內。 一些世界主要挖礦硬體開發商同樣位於中國, 它們通常還負責運營大型挖礦工具。

報導稱, 採取最新一輪打擊比特幣挖礦舉措的背景是, 中國正努力優化電力配置, 希望把電力輸送給供電不足的地區。 近年來, 比特幣挖礦企業利用新疆、內蒙等地電價低廉的優勢, 不斷在當地擴大業務。

據報導, 已有部分國內大型比特幣挖礦企業把業務轉移到海外, 美國和加拿大成為熱門目的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