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法中合作衛星,法專家稱中國航太技術進步驚人

1月8日起, 法國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 成為2018年首位到訪中國的外國元首。 據外媒報導, 在54小時的訪華行程中, 馬克龍總統安排滿滿, 除了官方會談和簽署商務合作協定外, 馬克龍在週二還參觀了故宮。

今天, 馬克龍總統參觀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視察中法兩國科技合作的“重頭戲”——中法海洋衛星。

中法海洋衛星是兩國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 據瞭解, 這顆衛星基於我國的CAST2000衛星平臺,

計畫搭載兩台海洋科學觀測設備。 正式交付使用後, 中法海洋衛星將在距地球500公里的軌道上運行, 對世界範圍內的海洋動力環境, 如風場和浪場等海洋狀態進行觀測, 觀測資料由兩國科學家共用。

中法雙方各負責提供一台載荷, 其中, 中方負責研製微波散射計,

法方負責研製海洋波譜儀, 衛星測控由兩國共同完成。 雙方前後參與項目研製的科技人員超過100人。 我國計畫於2018年下半年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中法海洋衛星。 除此之外, 雙方還計畫於2021年發射探測太空伽馬射線暴的天文衛星。

實際上, 法中兩國在航太領域的合作關係相當鐵, 上世紀90年代至今, 雙方在地球科學、空間科學、航太生命科學、月球與深空探測、氣候變化研究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2009-2012年, 法國泰利斯公司與中國合作, 成功將一批小型通訊衛星發射升空, 但雙方的合作很快因美國施加壓力而中止。 美國甚至蠻橫的規定, 任何有美國零件的衛星都不能交給中國發射。

不屈不撓的中國航太人硬是從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 在2015年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在軌交付服務。 西方國家長期壟斷的商用衛星市場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第三世界國家再也不用每年花上億美元租西方衛星一個頻段。

隨著中國航太技術的飛速發展, 法中兩國在航太領域的合作已然轉變為技術間的優勢互補, 法國的特長主要在空間設備研發方面, 而中國在衛星平臺設計建造和運載火箭發射方面有深厚積累。

法國國家航太研究中心主席勒加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航太領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探月工程和空間站的建造表明中國航太的重點已經從技術應用轉為更複雜和前沿的科學探索。

隨著國際空間站在2020年的退役,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行,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一個在軌運行的太空空間站。屆時西方國家將不可避免的爭搶中國空間站不多的“船票”,而中國人向來有“知恩圖報”的優良傳統,法國作為中國的“小夥伴”,很可能優先拿到中國空間站“貴賓席位”。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航太領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探月工程和空間站的建造表明中國航太的重點已經從技術應用轉為更複雜和前沿的科學探索。

隨著國際空間站在2020年的退役,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運行,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一個在軌運行的太空空間站。屆時西方國家將不可避免的爭搶中國空間站不多的“船票”,而中國人向來有“知恩圖報”的優良傳統,法國作為中國的“小夥伴”,很可能優先拿到中國空間站“貴賓席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