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冬季“取暖神器”要慎用 小心低溫燙傷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黎靜

重慶商報訊 寒潮來襲, 除了翻箱倒櫃找出厚實冬衣外, 電暖寶、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取暖器也紛紛“登場”。 1月9日,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燒傷科的專家提醒市民, 使用這些取暖器, 一定要小心低溫燙傷。

最近, 重慶氣溫一天比一天冷, 不少人為了禦寒, 電暖寶、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取暖器紛紛上陣。 “取暖的同時, 千萬要小心低溫燙傷。 ”西南醫院燒傷科宋華培醫生告訴記者, 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 約占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 它是指機體長時間接觸溫度不太高的熱源,

致使熱量蓄積而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皮下組織被燒傷。 貼片式暖寶寶的發熱溫度最高可以超過60℃, 充電式電熱寶的工作溫度在74℃以上, 而灌入沸水的熱水袋表面溫度更是超過80℃, 都可能對皮膚和皮下組織造成傷害, 形成低溫燙傷。

宋華培醫生稱, 低溫燙傷和高溫燙傷不同, 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 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 面積往往也不大, 表面看似不太嚴重, 但創面深, 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 如果低溫燙傷後處理不當, 可能會併發感染, 加深創面, 以及形成慢性潰瘍。 宋華培介紹, 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糖尿病人、脈管炎患者、中風後遺症患者等, 都是低溫燙傷的高發人群。

■支招

低溫燙傷如何自救

對於中小面積的低溫燙傷, 正確處理方式是立即用自來水沖淋創面或將創面浸入冷水中(15~20℃);或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於創面。 冷療的時間通常為30分鐘至數小時。 冷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水皰皮, 避免皰皮撕脫造成創面裸露、加深、感染。

一旦造成了低溫燙傷, 記住不要在創面上塗抹草藥、藥膏、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沙拉油、牙膏等。 因為此類物品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加重燒傷深度, 也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

按照上述正確的急救方法處理好創面後, 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低溫燙傷會傷及皮膚及深部組織, 治療的時間也會加長, 治療上也比較麻煩。 尤其是創面深且感染嚴重的低溫燙傷, 通過局部換藥的方法很難治癒,

須採用手術方法才能促使創面癒合。

■提醒

取暖注意事項需牢記

電熱毯

1.睡前一兩小時打開電熱毯, 睡覺時關掉電源, 不要整晚開著電熱毯睡覺, 以免發生安全問題以及體內水分喪失過多而出現不適。

2.電熱毯應平整地鋪在床上, 不要折疊使用。

3.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 中間應隔一條床單或毛毯、薄棉褥等, 防止電熱絲來回揉搓折曲受損。

4.注意電熱毯的使用期限, 建議5年之內換一次新的電熱毯。 前面提到的低溫燙傷高發人群, 使用電熱毯尤應注意, 避免設置溫度過高以及避免通宵使用, 以防低溫燙傷。

暖寶寶(取暖貼片)

1.嚴禁直接貼在皮膚上, 也不適合貼在較薄的衣服上, 以免燙傷。

2.不能在被窩裡以及電熱毯上和取暖器前使用,

因為在這些情況下多種發熱源共同作用, 溫度較高, 有可能導致低溫燙傷。

3.使用時最好每隔1小時檢查一下皮膚, 如發現有紅斑或其他不適, 立即停止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