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30萬發炮彈將山頭削低兩米,連美國人都怕了

美國的軍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 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 他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 憑藉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 中國軍隊的兩個主力師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的。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 朝鮮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 彭德懷指著朝鮮地圖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 失掉五聖山, 我們將後退二百公里無險可守。 你要記住, 誰丟了五聖山, 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 ”當時的事實是, 聯合國軍連續攻下了“喋血嶺”和“傷心嶺”, 儘管他們損失了幾千人, 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達到了戰略目的。

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就是五聖山——美方將其叫做“三角形山”, 美軍將領范弗裡特預計以二百人為代價, 在五天內實現目標。 為此他動用了聯合國軍共七萬余人的龐大兵力。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淩晨三點半, 戰鬥打響。 範弗裡特計畫用一天時間奪下五聖山前的兩個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

這兩個高地背後的山地裡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 叫做上甘嶺。 這場戰役我方叫做“上甘嶺戰役”, 美方稱之為“三角形山戰役”。

以寡抵眾以弱勝強

美軍三百二十多門重炮、二十七輛坦克以每秒鐘六發的火力密度將鋼鐵傾瀉到這兩個小山包上。 在長達八個小時的時間裡, 我前沿部隊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 一天傷亡五百五十餘人。 通往一線陣地的電話線全部中斷。

這一天裡, 敵軍向上甘嶺發射三十余萬發炮彈、五百餘枚航彈, 上甘嶺主峰標高被削低整整兩米, 寸草不生。 即便是這樣, 直到四天以後——十月十八日, 四十五師前沿部隊才因傷亡太大, 退入坑道, 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該師逐次投入的十五個步兵連全部被打殘, 最多的還有三十來人, 少的編不成一個班。

十九日晚, 四十五師傾力發動了一次反擊。 597.9高地九號陣地上, 美軍在陣地頂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 修成了一個地堡, 我軍攻擊受阻。

這個地堡後來再現在電影《上甘嶺》裡。

十九歲的貴州苗族戰士龍世昌, 悶聲不響地拎了根爆破筒沖了上去, 敵人炮兵實施攔阻射擊, 一發炮彈將他左腿齊膝炸斷。 目擊者幾十年後回憶道:“那個地堡就在我們主坑道口上面, 約有四五十米吧。 高地上火光熊熊,

從下往上看, 透空, 很清楚。 看著龍世昌拖著傷腿拼命往上爬, 把爆破筒從槍眼裡杵進去。 他剛要離開, 爆破筒就給裡面的人推出來, 哧哧地冒煙。 他撿起來又往裡捅, 捅進半截就捅不動了。 龍世昌就用胸脯頂住往裡壓, 他整個人被炸成碎片, 我們什麼也沒找到。 ”

0號陣地上, 135團六連僅存十六個人, 在對四個子母堡的爆破中, 三個爆破組都沒能接近地堡, 在途中傷亡殆盡。 還剩下營參謀長張廣生、六連連長萬福來、六連指導員馮玉慶、營通訊員黃繼光、連通訊員吳三羊和肖登良。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過黃繼光並未喊出後來那句讓四億五千萬人熱血沸騰的口號——讓祖國人民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吧。 他們炸掉了三個地堡, 付出的代價是吳三羊犧牲,肖登良重傷,黃繼光爬到最後一個地堡前的時候,全身也已經七處負傷。他爬起來,用力支起上身,向戰友們說了句什麼,只有指導員馮玉慶省悟了:“快,黃繼光要堵槍眼。”犧牲後的黃繼光全身傷口都沒有流血,地堡前也沒有血跡——血都在路途上流盡了。

誓死守護主峰

二十日晨,敵人再度反撲,上甘嶺表面陣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師再無一個完整的建制連隊,二十一個步兵連傷亡均逾半數以上。聯合國軍投入了十七個營,傷亡七千之眾,慘到每個連不足四十人。美國隨軍記者威爾遜報導:一個連長點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戰鬥進入了坑道戰。電影《上甘嶺》裡主要反映的就是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偉將軍部警衛連補充到一號坑道,一百二十多號人,穿過兩道固定炮火封鎖線,連排幹部只剩一個副排長,還有二十五名戰士。坑道裡的志願軍戰士為後方贏得了時間。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動用了一百三十三門重炮。美七師上尉尼基驚恐地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每秒鐘一發炮彈,美軍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們的戰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對的是每秒鐘六發炮彈的狂轟。

五小時後,志願軍收復主峰。次日淩晨,聯合國軍發動了四十餘次攻擊。一天下來,全員上陣的三十一團便完全喪失戰鬥力,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也沒能恢復。十一月一日,聯軍再度反撲,打到二日拂曉,反被我堅守部隊打了個反擊,收復597.9高地全部表面陣地。四十五師補充後用於反擊的十個連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聯合國軍分五路進攻,四十五師最後一個連隊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點,連長趙黑林趴在敵人屍體上寫了個條子派人送回:我鞏固住了主峰,敵人上不來了。

當天美國人坦率地向新聞界承認:“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上甘嶺”上的奇跡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記錄;我們的火炮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四分之一,美軍總共發射了一百九十多萬發炮彈,五千多枚航彈,我們只有四十多萬發炮彈,而且全是後期才用上的。此役之後,我方再沒遭遇到美方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了三十八度緯線上。這一戰奠定了朝鮮的南疆北界。

美國人不是輸給了地利。他們忘記了拿破崙一百餘年前講過的話:“中國是一頭睡著了的獅子。”

付出的代價是吳三羊犧牲,肖登良重傷,黃繼光爬到最後一個地堡前的時候,全身也已經七處負傷。他爬起來,用力支起上身,向戰友們說了句什麼,只有指導員馮玉慶省悟了:“快,黃繼光要堵槍眼。”犧牲後的黃繼光全身傷口都沒有流血,地堡前也沒有血跡——血都在路途上流盡了。

誓死守護主峰

二十日晨,敵人再度反撲,上甘嶺表面陣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師再無一個完整的建制連隊,二十一個步兵連傷亡均逾半數以上。聯合國軍投入了十七個營,傷亡七千之眾,慘到每個連不足四十人。美國隨軍記者威爾遜報導:一個連長點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戰鬥進入了坑道戰。電影《上甘嶺》裡主要反映的就是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偉將軍部警衛連補充到一號坑道,一百二十多號人,穿過兩道固定炮火封鎖線,連排幹部只剩一個副排長,還有二十五名戰士。坑道裡的志願軍戰士為後方贏得了時間。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動用了一百三十三門重炮。美七師上尉尼基驚恐地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每秒鐘一發炮彈,美軍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們的戰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對的是每秒鐘六發炮彈的狂轟。

五小時後,志願軍收復主峰。次日淩晨,聯合國軍發動了四十餘次攻擊。一天下來,全員上陣的三十一團便完全喪失戰鬥力,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也沒能恢復。十一月一日,聯軍再度反撲,打到二日拂曉,反被我堅守部隊打了個反擊,收復597.9高地全部表面陣地。四十五師補充後用於反擊的十個連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聯合國軍分五路進攻,四十五師最後一個連隊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點,連長趙黑林趴在敵人屍體上寫了個條子派人送回:我鞏固住了主峰,敵人上不來了。

當天美國人坦率地向新聞界承認:“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上甘嶺”上的奇跡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記錄;我們的火炮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四分之一,美軍總共發射了一百九十多萬發炮彈,五千多枚航彈,我們只有四十多萬發炮彈,而且全是後期才用上的。此役之後,我方再沒遭遇到美方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了三十八度緯線上。這一戰奠定了朝鮮的南疆北界。

美國人不是輸給了地利。他們忘記了拿破崙一百餘年前講過的話:“中國是一頭睡著了的獅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