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揭秘95後女大學生護膚習慣 化妝品消費護膚品僅4成

你有在好好管理自己的皮膚嗎?針對這個問題, 年齡不同, 答案或許也就不同。

“現在暫時還沒有, 考完研之後再說。 ”一位大三的女生這樣告訴品觀網發現,

95後大學生所擁有的護膚產品中, 除洗面乳、爽膚水、乳液是必備的以外, 像眼霜、肌底液、防曬用品等一些有特定功效的產品,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武漢大學劉同學表示, 之所以每天堅持使用水和乳, 更多的是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皮膚到底缺什麼, 所以也沒有買過更專業的護理產品。

此外, 相比彩妝消費, 95後大學生在護膚品方面的消費占比並不高, 絕大多數人的護膚品消費在所有化妝品消費總額中的占比只有20%~40%。 部分受訪者表示, 消費上真正占大頭的是口紅、粉底液和香水等, 占比可達60%~80%。

品牌無所謂 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95後是“千禧一代”中更具典型性的一個群體, 體現在護膚方面就是:價格和品牌不是最重要的, 適合自己的就好, 品牌忠誠度普遍不高。

因此, 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不再是95後選擇護膚品的重要衡量標準, 她們更偏向於接受貼合自己膚質的產品。 受訪者當中, 所用的護膚品基本上都是不同品牌的單品。

“用完什麼就買什麼, 不會刻意去關注品牌是什麼, 好用就行。 ”其中一名受訪者表示。

當然, 也有人說, 如果自己有一定經濟能力, 還是更願意去選擇自己認可的一些適合自己的品牌產品。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讀大四的胡同學是一個“護膚小達人”, 對於護膚有著較為深入的瞭解, 常關注一些“網紅爆品”。 她透露, 自己潔面用的是資生堂, 爽膚水用的是蘭蔻大粉水, 精華用的是資生堂紅腰子(資生堂紅妍肌活精華露), 乳液買的是minion。

雖然用的所有護膚品都是國外品牌, 但胡同學卻表示:“我不是不認可國產品牌, 而是國外這些產品比較流行, 它們的宣傳更加吸引我。 我認為, 國產品牌品質還是可以的, 就是沒有一個噱頭去吸引年輕的消費者。

實體店的BA太“磨人” 網購、代購是最愛

95後恰好趕上網購、跨境電商等新購物管道大發展時期, 這讓不少人選擇拋棄傳統線下購物的方式。

而當自己對於護膚有了基本的瞭解之後, 就不會再去實體店了。 因為她發現, 導購推薦給自己的往往是價位比較高的產品,

而且自己在選擇產品時, 總是被導購盯著, “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 購物體驗很不好”。

王瑞王可松羅俊龍傳琦黃強楊曉峰于向東王雷雷黃郭靜鄒淩雲... 等340人看過此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