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頻繁吐奶多是護理不當,試試這7個方法!

家有小寶寶, 家長對吐奶都不陌生, 因為小嬰兒很容易發生吐奶, 而且有的寶寶吐奶很嚴重, 搞的家長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不敢給寶寶餵奶。

其實, 吐奶多是因為媽媽餵奶的姿勢不正確或者吃奶後的護理不對造成的, 多屬正常現象, 隨著寶寶長大可緩解, 病理性吐奶比較少見。

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 經常會發生吐奶的情況。 寶寶吐奶有兩種情況:溢奶和吐奶。

溢奶:一般情況下, 如果喂飽後沒有壓力、沒有噴射性地從寶寶口中流出少許乳汁, 寶寶精神狀態良好, 吐後不啼哭則為溢奶, 這是新生兒正常的情況。 隨著月齡的增長, 7個月到1歲左右的時候, 會漸漸消失。 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吐奶:如果餵奶後發生較為強烈的嘔吐, 有時呈噴射性, 在吐出的奶中有黃綠色膽汁, 甚至是咖啡色液體, 這種情況為吐奶。

這些小竅門兒可以改善溢奶、吐奶

1、餵奶姿勢要正確

正確姿勢:媽媽端坐著, 讓寶寶身體傾斜呈45度餵奶。

有的媽媽在夜間餵奶時, 喜歡躺著喂, 如果母子都平躺著, 容易導致乳房堵住寶寶鼻孔, 寶寶要用嘴吃奶也要用嘴呼吸, 這樣容易吞入大量的空氣, 空氣進入胃內使壓力增大, 容易使吃進去的奶溢出來。

另外, 如果媽媽夜間躺著不是很清醒的狀態下餵奶, 乳房堵住寶寶鼻孔就不容易發現, 也有導致嬰兒窒息的風險。

2、掌握好餵奶間隔

生理:乳汁在寶寶胃內排空時間需2 -3 小時, 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

建議不要給寶寶餵奶過於頻繁,

否則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 這樣就容易引起寶寶胃部飽脹, 導致吐奶。

3、避免一次喂太多

生理:因為小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 如果一次吃的過多也容易吐奶。

不要等到寶寶特別饑餓的時候再餵奶, 這樣寶寶會吃的很急、很快,

吃完就容易發生吐奶。

4、奶嘴孔大小要合適

5、奶後豎抱拍嗝

在給寶寶喂完奶後, 不要讓寶寶立馬平躺, 也不要逗他笑, 翻動寶寶, 或是讓寶寶做大量運動等;而且在餵奶後30分鐘內不適合給寶寶洗澡。

給寶寶拍嗝, 可將寶寶豎著抱起, 趴在媽媽的肩膀上, 輕拍其後背5-15分鐘,讓寶寶打出飽嗝兒,幫助他把胃內的空氣排出來,預防溢奶。

另外給寶寶拍嗝,還可以嘗試如圖另外兩種拍嗝方法:坐懷式和俯臥式。

6、餵奶後睡覺適宜採用右側臥睡姿

吐奶的寶寶吃飽後不建議立即放下睡覺,豎抱拍嗝後若要睡覺,可使寶寶的頭部稍微抬高,或採取右側臥的睡姿,這樣就容易使吃進去的奶進入十二指腸,不容易發生吐奶。

7、腹部按摩預防吐奶

餵奶後半小時給寶寶進行輕柔的腹部按摩可以幫助寶寶緩解吐奶。

方法:手指併攏,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同時給予腹部一定壓力,速度適中,每次按摩時間5-10 分鐘,每4-6小時按摩一次。吐奶減輕後,按摩次數減至每日2-3 次,直至吐奶現象消失。

如果上面的這些方法都不能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或者寶寶有大口大口的吐奶、噴射吐出、吐奶後一直哭鬧、表情難受等情況時,需要考慮是不是幽門狹窄、胃食道返流等病理性吐奶,這種情況建議寶媽們儘快帶寶寶到醫院就醫。

相關閱讀一:加輔食後寶寶每天該喝多少奶,輔食咋吃?(附輔食表與奶量表)

相關閱讀二:哭鬧、放屁、吐奶,寶寶這是脹氣了!

輕拍其後背5-15分鐘,讓寶寶打出飽嗝兒,幫助他把胃內的空氣排出來,預防溢奶。

另外給寶寶拍嗝,還可以嘗試如圖另外兩種拍嗝方法:坐懷式和俯臥式。

6、餵奶後睡覺適宜採用右側臥睡姿

吐奶的寶寶吃飽後不建議立即放下睡覺,豎抱拍嗝後若要睡覺,可使寶寶的頭部稍微抬高,或採取右側臥的睡姿,這樣就容易使吃進去的奶進入十二指腸,不容易發生吐奶。

7、腹部按摩預防吐奶

餵奶後半小時給寶寶進行輕柔的腹部按摩可以幫助寶寶緩解吐奶。

方法:手指併攏,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同時給予腹部一定壓力,速度適中,每次按摩時間5-10 分鐘,每4-6小時按摩一次。吐奶減輕後,按摩次數減至每日2-3 次,直至吐奶現象消失。

如果上面的這些方法都不能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或者寶寶有大口大口的吐奶、噴射吐出、吐奶後一直哭鬧、表情難受等情況時,需要考慮是不是幽門狹窄、胃食道返流等病理性吐奶,這種情況建議寶媽們儘快帶寶寶到醫院就醫。

相關閱讀一:加輔食後寶寶每天該喝多少奶,輔食咋吃?(附輔食表與奶量表)

相關閱讀二:哭鬧、放屁、吐奶,寶寶這是脹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