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慈禧唯一的兒子,他死得很年輕很痛苦

本文2743字, 讀完大約需要5分鐘

1

1875年1月12日, 愛新覺羅·載淳在金碧輝煌的紫禁城中一命嗚呼。 作為同治皇帝, 他以不到十九歲的年齡, 成為了清朝十二帝中最短命的一個。 其死因正史說是梅毒, 野史說是天花, 還有的說是梅毒加天花。

1856年4月27日, 同治出生。 他的父親是25歲的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 母親是21歲的葉赫那拉氏——生下載淳之後母以子貴, 從進宮時的蘭貴人終於變成了懿貴妃, 再過六年之後進化成為慈禧皇太后。

同治出生的這一年, 是咸豐執政的第六年, 國際國內一堆事情。 太平軍將曾國藩圍在南昌, 幸而天京內訌北王殺東王, 天王又殺北王, 曾國藩才得以解圍。 在廣州, 英國人因為懸掛英國國旗的亞羅號水手被扣留, 繼而引兵攻城。 當時幾乎還沒有人知道, 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揭幕戰。

咸豐做夢也不會想到, 廣州的一次小摩擦, 最終竟然導致英法聯軍在1860年攻陷北京,

火燒圓明園, 而他也不得不倉皇逃往承德山莊, 把北京的事情丟給弟弟恭親王奕䜣去處理。 也許受了驚嚇、也許平時本來就不注重健身, 31歲的咸豐終於在1861年一病不起, 把皇位傳給了長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載淳。 他臨死前把權力分割成兩大塊:以慈禧和皇帝的後宮一塊、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一塊。

咸豐以為搞搞權力制衡, 就能讓大清平安無事地實現權力平穩過渡, 但他低估了慈禧的能力和抱負。 他一死, 慈禧立馬聯合奕䜣, 乾淨俐落地搞政變奪權, 把顧命大臣統統消滅完。 咸豐死也不會知道, 他成了清朝歷史上甚至中國歷史上, 最後一個掌握實權的皇帝。

1861年十月初九, 同治在紫禁城太和殿即皇帝位,

第二年也就定為同治元年。 此前三天, 他的娘親慈禧把顧命大臣殺的殺、流放的流放, 為大權獨攬掃清了一切障礙。

從垂簾聽政開始, 慈禧掌權接近半個世紀。 清帝國的命運, 數十年間都掌握在一個沒怎麼讀過書的女子手裡。

2

同治登基之初,

他還是個6歲的小朋友, 每天不過在養心殿做做樣子。 帝國的一切大小事宜, 都由慈禧和奕䜣操控。 分工大致是奕䜣有應對處理權, 而慈禧有最終決定權。

兩人都很清楚:太平天國雖然還存在, 但戰略形勢已經逆轉, 曾國藩獲勝、洪秀全倒臺不過就是數年之間的事。 實際上這一年還沒過半, 曾國荃就已經將天京圍住, 破城不過遲早問題。 過去這些年與太平軍作戰、與英法作戰的失敗經歷, 讓慈禧和奕䜣達成了一致共識:必須走向西方學習的道路。 不管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還是師夷長技以自強, 歸根結底要以西方為師。

這其實是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 高層終於邁出的現代化進程第一步。 後來的歷史書, 把這一系列措施統稱為洋務運動,

也是近代中國首次大規模的全國性西方工業運動。 推動者中央是慈禧和奕䜣, 地方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胡林翼一眾大員。

實際上咸豐還在世的1861年1月11日, 就已經批准了奕䜣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域酌擬章程六條》, 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就此開始。 3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負責掌管一切對外事務,也就此成為洋務運動的主要推動機構。不少思想守舊排斥改革的舊式官僚,都被排除出了帝國的權力中樞。第二年,京師同文館成立,成為第一所以教授西方語言為主的新式教育機構。

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被曾國藩李鴻章的湘軍淮軍徹底消滅,地方大員們開始把精力從殺伐征戰轉移到生產建設上來。李鴻章在上海建立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沈葆楨在福州建立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在西安建立西安機器局……地方大員們奮力推進洋務工業運動,既是迎合當朝的方針路線,也是因為他們跟外國接觸之後,知道學習西方勢在必行——掌握了新興的工業經濟命脈,將來才有足夠的籌碼跟皇室博弈。

同治七年(1868年),近鄰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日本近代化的起步比中國晚,當時誰也不知道日本會變成什麼樣。此時同治帝已經十二歲,每天半天到養心殿應景作皇帝、半天到弘德殿讀書。但慈禧雖然精明能幹,自身卻沒有文化素養,不怎麼清楚如何給皇帝提供文化知識背景的薰陶。同治在課堂上,“無精神則倦,有精神則嬉笑”,完全沒有半分學霸的樣子。跟比他只大4歲的明治天皇相比,差距實在是令人歎氣。

但當時大家還不知道差距,只知道同治到了結婚的年齡。1872年,同治迎娶皇后阿魯特氏,一個不被慈禧鐘意的可憐女子。同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最終一共有120名12-16歲的少年在美國就學,成為後來數十年裡中國難得的海歸人才。這批留學生除為人熟知的詹天佑之外,還出了內閣總理、海軍將領、大學校長和駐外領事等。

而同治也越來越大,眼看就要到在名義上正式掌控國家的年齡了。

3

1873年正月,不到17歲的同治親政。雖然他也開始一點點地學習治國,例如在紫光閣正式接受六國領事的國書,但大權仍然在生母慈禧的手裡。他仍然是母親的傀儡。在離死亡僅僅只有兩年的時間裡,同治親自主持經辦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

重修圓明園是慈禧的意思,但大臣們的阻力很大,朝野暗流湧動。以恭親王奕䜣為首的十名重臣聯名上書,請停止圓明園工程,理由基本無可辯駁:在國家全力圖強之際,“宜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

經過博弈最終雙方妥協的結果:圓明園停修,改為修葺西苑三海;而奕䜣也被革除親王降為郡王。慈禧將奕䜣排除出了最高權力中心,自己手中的權力更集中了。而此時已經是1874年夏天,離同治的死期只剩下半年。

1875年,同治帝在養心殿中不治而亡,死時腰身潰爛、奇臭無比。後世傳聞同治常微服出宮狎妓,其說不知真假,但或許事出有因。其實同治未必一定無藥可救。如美國公使便在給本國政府的報告中透露:“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決非不治之症。”中醫未必不如西醫,但一國之君出於“為君者諱”的緣故,醫者想要對症下藥,也並非輕而易舉。

同治一生不幸,幼年喪父、六歲即登基未享受絲毫童真樂趣、與母親的關係也不親密——天家骨肉往往不比尋常百姓。他死後倒是不存在權力交接的問題,慈禧直接找了醇親王之子、同治的堂弟載湉即位,就是光緒皇帝。

同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他這一段年號時期,卻是中國飛速向世界潮流靠攏的階段。在同治生前和死後的數十年裡、在自上而下的洋務運動中,中國充滿生機勃勃的希望。當時的中國具有後發優勢,能享受到歐美工業革命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伊犁收回了、工廠開工了、鐵路待建了、報刊創辦了、學生留洋了、軍校出現了、書籍翻譯了、電報架設了、科技引入了,北洋海軍的崛起甚至一度令西方國家相信清廷有能力控制東亞海域。

後來史學家把這一段時期稱為“同治中興”:沒有權力更迭帶來的劇烈政局動盪、政策在一以貫之的威權統治下得以長時間不變、國內沒有大規模的騷亂舉事和自然災害、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也相對緩和——總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從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事以來,清政府難得地獲得了數十年休養生息的和平發展時間,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清政府上下躊躇滿志,似乎已經看到一隻腳踏進了世界強國的門檻。

所以在1894年中日開戰之際,朝野上下都一片樂觀:經過三十年洋務運動更新後的清政府,難道還打不過一個起步晚於自己的蕞爾小國?只有李鴻章自己心裡清楚,洋務運動究竟有多少是表面文章;只有少數人知道,除舊佈新的表像下,仍然藏著那一個老邁、顢頇、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又不可一世的舊中國。

結果一戰即潰、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清政府似乎已經耗盡了最後的氣力,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在甲午戰敗後又苟延殘喘了十六七年,迎來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如今再回望同治中興,世界強國不過如夢一場。皇室和封疆大吏們期盼的一場騰飛,終於只是清帝國的迴光返照。歷史向來很冷酷:檢驗一國改弦更張成效的終極標準,不幸是戰爭。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3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負責掌管一切對外事務,也就此成為洋務運動的主要推動機構。不少思想守舊排斥改革的舊式官僚,都被排除出了帝國的權力中樞。第二年,京師同文館成立,成為第一所以教授西方語言為主的新式教育機構。

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被曾國藩李鴻章的湘軍淮軍徹底消滅,地方大員們開始把精力從殺伐征戰轉移到生產建設上來。李鴻章在上海建立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沈葆楨在福州建立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在西安建立西安機器局……地方大員們奮力推進洋務工業運動,既是迎合當朝的方針路線,也是因為他們跟外國接觸之後,知道學習西方勢在必行——掌握了新興的工業經濟命脈,將來才有足夠的籌碼跟皇室博弈。

同治七年(1868年),近鄰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日本近代化的起步比中國晚,當時誰也不知道日本會變成什麼樣。此時同治帝已經十二歲,每天半天到養心殿應景作皇帝、半天到弘德殿讀書。但慈禧雖然精明能幹,自身卻沒有文化素養,不怎麼清楚如何給皇帝提供文化知識背景的薰陶。同治在課堂上,“無精神則倦,有精神則嬉笑”,完全沒有半分學霸的樣子。跟比他只大4歲的明治天皇相比,差距實在是令人歎氣。

但當時大家還不知道差距,只知道同治到了結婚的年齡。1872年,同治迎娶皇后阿魯特氏,一個不被慈禧鐘意的可憐女子。同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最終一共有120名12-16歲的少年在美國就學,成為後來數十年裡中國難得的海歸人才。這批留學生除為人熟知的詹天佑之外,還出了內閣總理、海軍將領、大學校長和駐外領事等。

而同治也越來越大,眼看就要到在名義上正式掌控國家的年齡了。

3

1873年正月,不到17歲的同治親政。雖然他也開始一點點地學習治國,例如在紫光閣正式接受六國領事的國書,但大權仍然在生母慈禧的手裡。他仍然是母親的傀儡。在離死亡僅僅只有兩年的時間裡,同治親自主持經辦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

重修圓明園是慈禧的意思,但大臣們的阻力很大,朝野暗流湧動。以恭親王奕䜣為首的十名重臣聯名上書,請停止圓明園工程,理由基本無可辯駁:在國家全力圖強之際,“宜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

經過博弈最終雙方妥協的結果:圓明園停修,改為修葺西苑三海;而奕䜣也被革除親王降為郡王。慈禧將奕䜣排除出了最高權力中心,自己手中的權力更集中了。而此時已經是1874年夏天,離同治的死期只剩下半年。

1875年,同治帝在養心殿中不治而亡,死時腰身潰爛、奇臭無比。後世傳聞同治常微服出宮狎妓,其說不知真假,但或許事出有因。其實同治未必一定無藥可救。如美國公使便在給本國政府的報告中透露:“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決非不治之症。”中醫未必不如西醫,但一國之君出於“為君者諱”的緣故,醫者想要對症下藥,也並非輕而易舉。

同治一生不幸,幼年喪父、六歲即登基未享受絲毫童真樂趣、與母親的關係也不親密——天家骨肉往往不比尋常百姓。他死後倒是不存在權力交接的問題,慈禧直接找了醇親王之子、同治的堂弟載湉即位,就是光緒皇帝。

同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但他這一段年號時期,卻是中國飛速向世界潮流靠攏的階段。在同治生前和死後的數十年裡、在自上而下的洋務運動中,中國充滿生機勃勃的希望。當時的中國具有後發優勢,能享受到歐美工業革命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伊犁收回了、工廠開工了、鐵路待建了、報刊創辦了、學生留洋了、軍校出現了、書籍翻譯了、電報架設了、科技引入了,北洋海軍的崛起甚至一度令西方國家相信清廷有能力控制東亞海域。

後來史學家把這一段時期稱為“同治中興”:沒有權力更迭帶來的劇烈政局動盪、政策在一以貫之的威權統治下得以長時間不變、國內沒有大規模的騷亂舉事和自然災害、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也相對緩和——總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從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事以來,清政府難得地獲得了數十年休養生息的和平發展時間,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清政府上下躊躇滿志,似乎已經看到一隻腳踏進了世界強國的門檻。

所以在1894年中日開戰之際,朝野上下都一片樂觀:經過三十年洋務運動更新後的清政府,難道還打不過一個起步晚於自己的蕞爾小國?只有李鴻章自己心裡清楚,洋務運動究竟有多少是表面文章;只有少數人知道,除舊佈新的表像下,仍然藏著那一個老邁、顢頇、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又不可一世的舊中國。

結果一戰即潰、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清政府似乎已經耗盡了最後的氣力,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在甲午戰敗後又苟延殘喘了十六七年,迎來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如今再回望同治中興,世界強國不過如夢一場。皇室和封疆大吏們期盼的一場騰飛,終於只是清帝國的迴光返照。歷史向來很冷酷:檢驗一國改弦更張成效的終極標準,不幸是戰爭。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