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乎明朝國運的三大宮廷疑案

由於萬曆皇帝(朱翊鈞)長期怠政,大明皇朝早已呈現出一片末世景象,而“明末三案”或許可以看作是這種末世景象在宮廷中的一個縮影。 史家所謂的“明末三案”, 是“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

“梃擊案”的“梃”是木棍, “梃擊”就是以木棍打人。 用木棍打人之所以成為宮廷大案, 是因為打的這個人不是普通人, 而是皇太子。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黃昏,一個手持棗木棍的陌生男子, 從東華門直奔內廷, 一直來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門前。 當時, 慈慶宮第一道門只有兩名老太監(一個七十多歲, 一個六十多歲)守門, 第二道門無人看守。 這個陌生男子打傷一個老太監, 直奔前殿簷下, 拾級而上, 試圖加害太子, 後被一位名叫韓本用的太監發現, 他大聲呼喊, 喚來其他七八名太監蜂擁而上, 才將該陌生男子抓住。 這便是轟動一時的“梃擊案”。

事發後, 舉朝驚駭。

太子居處冷冷清清, 警衛人員寥寥無幾,以至於竟然有人手持木棍闖入, 如入無人之境。 何以如此?這還得從太子的境遇談起。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明神宗的長子, 生於萬曆十年(1582年), 其生母王氏是一名在慈甯宮侍候太后的宮女。 有一次, 神宗去向皇太后李氏(注:萬曆帝的生母)請安, 私下裡寵倖了王氏, 神宗並沒有放在心上, 未曾想這位宮女竟然懷孕。

當時, 神宗的王皇后一直沒有生育。 於是, 王氏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 但朱常洛出生後, 在神宗心目中並沒有什麼地位。 但按照皇位繼承順序“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朱常洛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

最初, 皇長子朱常洛“准皇位繼承人”的地位一直很穩定, 沒有受到什麼威脅。

但等到萬曆十四年(1586年), 神宗皇帝寵愛的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情形就發生了變化。 據說, 神宗和鄭貴妃有“金合密約”, 允諾鄭貴妃, 將來要把她的兒子立為太子。 因為群臣的堅持, 神宗不得已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然而, 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後, 依然長期籠罩在“更立”的陰影裡, 隨時憂慮皇父會以三弟朱常洵取代自己。

萬曆四十一年, 有人向萬曆皇帝告密, 說有奸人勾結鄭貴妃詛咒皇太子, 並木刻太后、皇上肖像, 用釘戳目。 萬曆震怒, 欲徹查。 但最後為息事寧人, 只將告密人秘密處死, 讓福王朱常洵回到自己的洛陽封地而告終。

萬曆四十二年二月, 皇太后李氏崩逝, 鄭貴妃等人更是有恃無恐。 正是因此, 導致了“梃擊案”。

“梃擊案”發生後,

萬曆帝下令審訊。 負責審問的“浙党”官吏, 說闖入的莽漢張差是個瘋癲病人, 企圖糊塗結案。 而巴結鄭貴妃的內閣首輔、“浙党”首領方從哲也不願深究。 東林黨人、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宷(cài), 通過單獨提審和與刑部官員共審, 使張差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令我打上宮門, 打得小爺(指太子), 有吃有穿”。 朝中東林黨人懷疑是鄭貴妃欲謀害太子,堅決要求徹底追究。 事情牽連鄭貴妃, 朝議洶洶。

據《明史·鄭貴妃傳》載:鄭貴妃聞知後,對萬曆帝哭泣。 萬曆帝說, 現在外廷臣僚那邊不好交代, 你必須自己去求太子。 於是, 鄭貴妃就找到皇太子朱常洛, 嚎啕大哭, 訴說事情的原委, 請求太子寬恕。

皇太子朱常洛既不願意得罪他父皇,也不願意得罪鄭貴妃,

不敢深究此事, 也想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息事寧人。 萬曆帝也不想深究此事。 最後決定把張差處死, 兩個太監龐保和劉成在內廷秘密打死, 草草了結這樁大案。 負責此案審理的王之宷遭到反東林黨一派官吏的攻擊,萬曆帝將他削職為民。

梃擊案鬥爭的焦點,從表面上看是鄭貴妃意欲謀害太子朱常洛而未得逞, 好像是皇帝的家事, 但實質上是國事, 反映出朝廷中東林黨與其他派系的政治鬥爭。 儘管萬曆帝親自處理結案, 但這件事情始終疑雲重重。

沒想到, 一波才平, 一波又起。 在“梃擊案”之後, 又發生了“紅丸案”。

朱常洛從出生就備受冷遇,直到發生“梃擊案”,才突然有了改變。自此,他的太子地位得到穩定。然而,他登極不到一個月,在服了兩枚紅丸之後,居然一命嗚呼了,這又成一大疑案。

“梃擊案”過後,鄭貴妃感到廢立之事已成泡影,而且怕朱常洛在成為皇帝之後記起前嫌,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鄭貴妃對朱常洛百般討好,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美女,配上價值連城的明珠寶玉,送給朱常洛享用。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為泰昌,是為明光宗。八月初一日,光宗登基,據史書記載,登極大典上,光宗“玉履安和”,“沖粹無病容”,就是行走、儀態正常,沒有疾病的症象。

朱常洛原本是想頗有所作為的,即位幾日便開始行使皇帝職權,一改神宗怠政的局面,每日臨朝處理政事,力圖扭轉萬歷朝後期的一系列弊政。然而,在鄭貴妃不斷的活動之下,朱常洛這種勤政的局面很快就打破了。

朱常洛見了鄭貴妃送來的美女珍寶,心癢難耐,哪裡還記得什麼舊隙,只知逍遙快活了。朱常洛有一李選侍(注:選侍就是侍候皇帝起居而未有封號的宮女),深得他的喜歡。鄭貴妃便向朱常洛提議,封李選侍為皇后,她自己則進封為皇太后。

也許是因為突然從逆境轉入順境太過放縱,登極大典後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光宗就一病不起。八月十四日,光宗病重,召內官崔文升治病。崔文升開了味藥性極為猛烈的通利藥——大黃。服用崔文升開的藥後,光宗就開始腹瀉不止,一晝夜甚至瀉三四十次。接連數日之後,已是氣息奄奄,委頓不堪,更遑論處理朝政了。

外庭輿論猜測,這是鄭貴妃的陰謀,因為崔文升原本是鄭貴妃的親信太監,有人就認為從送美女珠寶到進藥,都是鄭貴妃事先策劃好的陰謀。

八月二十一日,給事中楊漣上奏分析光宗突然病重的原因,希望將崔文升拘捕徹查,並建議光宗收回晉封皇太后的承命。次日,光宗召楊漣及閣臣方從哲等入宮,光宗只是說自己的身體自己會調理,便退朝了。

八月二十三日,鴻臚寺丞(注:鴻臚寺是掌管朝會、賓客、禮儀等事的一個機構,鴻臚寺丞六品,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處級幹部)李可灼自稱有仙丹要進呈皇上,鑒於崔文升的先例,內閣首輔方從哲命李可灼離去。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召見內閣大臣,皇長子突然入內啟奏:“選侍娘娘乞封皇后,懇父皇傳旨意。”光宗不答。當時,光宗皇長子朱由校及其同父異母五弟朱由檢,因生母早逝,託付給李選侍照管,皇長子侍立皇帝旁,李選侍竟然可以隨意驅使。這種情形下,皇帝實在不便回答。

沉寂片刻後,光宗突然問:“有鴻臚寺官進藥何在?”首輔方從哲等回話:“鴻臚寺李可灼自稱有仙丹妙藥,臣等未敢輕信。”

光宗命身邊太監速召李可灼進宮。李可灼診視完畢,光宗命快快進藥。諸臣再三囑咐李可灼慎重用藥,光宗則不斷催促。

到日午,李可灼進一粒紅丸。光宗先飲湯,氣直喘。待藥入,即不喘。於是稱讚李可灼為“忠臣”。申時(午3~5時),李可灼又進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光宗駕崩。這時,他繼承皇位整一個月。

因“紅丸”引發的宮廷案件,史稱“紅丸案”。

光宗是八月初一繼位,九月初一就駕崩了,這當然是大事情,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有人說是服紅丸而死,也有人說與紅丸無關;有人說舊病未愈,有人說是勞累所致;有人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有人說是用藥差誤。有的大臣因李可灼進紅丸功,議“賞錢”;有的大臣則認為李可灼其罪當誅……李可灼這個案子,一直爭吵了八年,成為天啟朝黨爭的題目之一。

誰知,光宗死後,屍骨未寒,又發生了“移宮案”。

所謂“移宮”,按照字面理解,就是從一個宮殿搬到另一個宮殿,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在當時,卻是朝廷大事。因為是一些不應佔有乾清宮的人占居了那裡,乾清宮是只有皇上與皇后才能居住的地方,因此乾清宮地位顯重。

話還是得從朱常洛說起,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後,其皇長子朱由校和照顧他的李選侍隨之移居乾清宮。

光宗駕崩後,李選侍期望封後的夢想破滅了,於是,他便勾結心腹宦官魏忠賢,想利用朱由校年少,自己居乾清宮,覬覦垂簾,把持朝政。

光宗駕崩當天,朝臣楊漣、劉一燝等直奔乾清宮,請見皇長子朱由校商談即位之事,不料卻遭太監阻攔。經過一番爭執,楊漣等人始進得乾清宮。

大學士劉一燝(zhǔ)、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疏請李選侍不能與太子朱由校同住一宮,但李選侍不肯移宮,甚至把朱由校禁閉在乾清宮。

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乘李選侍不備,將朱由校搶抱出,與李選侍親近的魏忠賢等太監則追了出來。朱由校的衣袍都被追趕的太監撕壞了。閣臣劉一燝掖左,勳臣張維賢掖右,共擁朱由校登輿,抬到文華殿。

李選侍派人來請朱由校回乾清宮,大臣們又把朱由校安排到慈慶宮。朱由校就這樣擺脫了李選侍等人的挾制,逃出乾清宮,住進了慈慶宮。這件事情,史稱“避宮”。

朱由校避住在慈慶宮,李選侍卻“居乾清宮自若”。而朱由校要登臨大位,就必須回到乾清宮。為了讓李選侍儘快“移宮”,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多次上奏,朱由校猶猶豫豫,反復無常,最後才於九月初五日下令:“先帝選侍李氏等,著于仁壽宮居住,即日搬移。”

李選侍還是賴在乾清宮不搬。直至朱由校登極前一天,劉一燝邀內閣首輔方從哲立宮門請,李選侍這才移噦(huì)鸞宮(注:明代宮妃養老之地)。”而皇長子朱由校也從慈慶宮回到乾清宮。這就是“移宮案”。

然而,在明朝廷“宮廷三案”鬧得烏煙瘴氣之時,正是努爾哈赤建元、興兵——下撫順、清河,又連下開原、鐵嶺的時期。大明王朝離崩潰已為時不遠了……

朱常洛從出生就備受冷遇,直到發生“梃擊案”,才突然有了改變。自此,他的太子地位得到穩定。然而,他登極不到一個月,在服了兩枚紅丸之後,居然一命嗚呼了,這又成一大疑案。

“梃擊案”過後,鄭貴妃感到廢立之事已成泡影,而且怕朱常洛在成為皇帝之後記起前嫌,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鄭貴妃對朱常洛百般討好,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美女,配上價值連城的明珠寶玉,送給朱常洛享用。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為泰昌,是為明光宗。八月初一日,光宗登基,據史書記載,登極大典上,光宗“玉履安和”,“沖粹無病容”,就是行走、儀態正常,沒有疾病的症象。

朱常洛原本是想頗有所作為的,即位幾日便開始行使皇帝職權,一改神宗怠政的局面,每日臨朝處理政事,力圖扭轉萬歷朝後期的一系列弊政。然而,在鄭貴妃不斷的活動之下,朱常洛這種勤政的局面很快就打破了。

朱常洛見了鄭貴妃送來的美女珍寶,心癢難耐,哪裡還記得什麼舊隙,只知逍遙快活了。朱常洛有一李選侍(注:選侍就是侍候皇帝起居而未有封號的宮女),深得他的喜歡。鄭貴妃便向朱常洛提議,封李選侍為皇后,她自己則進封為皇太后。

也許是因為突然從逆境轉入順境太過放縱,登極大典後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光宗就一病不起。八月十四日,光宗病重,召內官崔文升治病。崔文升開了味藥性極為猛烈的通利藥——大黃。服用崔文升開的藥後,光宗就開始腹瀉不止,一晝夜甚至瀉三四十次。接連數日之後,已是氣息奄奄,委頓不堪,更遑論處理朝政了。

外庭輿論猜測,這是鄭貴妃的陰謀,因為崔文升原本是鄭貴妃的親信太監,有人就認為從送美女珠寶到進藥,都是鄭貴妃事先策劃好的陰謀。

八月二十一日,給事中楊漣上奏分析光宗突然病重的原因,希望將崔文升拘捕徹查,並建議光宗收回晉封皇太后的承命。次日,光宗召楊漣及閣臣方從哲等入宮,光宗只是說自己的身體自己會調理,便退朝了。

八月二十三日,鴻臚寺丞(注:鴻臚寺是掌管朝會、賓客、禮儀等事的一個機構,鴻臚寺丞六品,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處級幹部)李可灼自稱有仙丹要進呈皇上,鑒於崔文升的先例,內閣首輔方從哲命李可灼離去。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召見內閣大臣,皇長子突然入內啟奏:“選侍娘娘乞封皇后,懇父皇傳旨意。”光宗不答。當時,光宗皇長子朱由校及其同父異母五弟朱由檢,因生母早逝,託付給李選侍照管,皇長子侍立皇帝旁,李選侍竟然可以隨意驅使。這種情形下,皇帝實在不便回答。

沉寂片刻後,光宗突然問:“有鴻臚寺官進藥何在?”首輔方從哲等回話:“鴻臚寺李可灼自稱有仙丹妙藥,臣等未敢輕信。”

光宗命身邊太監速召李可灼進宮。李可灼診視完畢,光宗命快快進藥。諸臣再三囑咐李可灼慎重用藥,光宗則不斷催促。

到日午,李可灼進一粒紅丸。光宗先飲湯,氣直喘。待藥入,即不喘。於是稱讚李可灼為“忠臣”。申時(午3~5時),李可灼又進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光宗駕崩。這時,他繼承皇位整一個月。

因“紅丸”引發的宮廷案件,史稱“紅丸案”。

光宗是八月初一繼位,九月初一就駕崩了,這當然是大事情,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有人說是服紅丸而死,也有人說與紅丸無關;有人說舊病未愈,有人說是勞累所致;有人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有人說是用藥差誤。有的大臣因李可灼進紅丸功,議“賞錢”;有的大臣則認為李可灼其罪當誅……李可灼這個案子,一直爭吵了八年,成為天啟朝黨爭的題目之一。

誰知,光宗死後,屍骨未寒,又發生了“移宮案”。

所謂“移宮”,按照字面理解,就是從一個宮殿搬到另一個宮殿,現在看起來很簡單,但在當時,卻是朝廷大事。因為是一些不應佔有乾清宮的人占居了那裡,乾清宮是只有皇上與皇后才能居住的地方,因此乾清宮地位顯重。

話還是得從朱常洛說起,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後,其皇長子朱由校和照顧他的李選侍隨之移居乾清宮。

光宗駕崩後,李選侍期望封後的夢想破滅了,於是,他便勾結心腹宦官魏忠賢,想利用朱由校年少,自己居乾清宮,覬覦垂簾,把持朝政。

光宗駕崩當天,朝臣楊漣、劉一燝等直奔乾清宮,請見皇長子朱由校商談即位之事,不料卻遭太監阻攔。經過一番爭執,楊漣等人始進得乾清宮。

大學士劉一燝(zhǔ)、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疏請李選侍不能與太子朱由校同住一宮,但李選侍不肯移宮,甚至把朱由校禁閉在乾清宮。

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乘李選侍不備,將朱由校搶抱出,與李選侍親近的魏忠賢等太監則追了出來。朱由校的衣袍都被追趕的太監撕壞了。閣臣劉一燝掖左,勳臣張維賢掖右,共擁朱由校登輿,抬到文華殿。

李選侍派人來請朱由校回乾清宮,大臣們又把朱由校安排到慈慶宮。朱由校就這樣擺脫了李選侍等人的挾制,逃出乾清宮,住進了慈慶宮。這件事情,史稱“避宮”。

朱由校避住在慈慶宮,李選侍卻“居乾清宮自若”。而朱由校要登臨大位,就必須回到乾清宮。為了讓李選侍儘快“移宮”,兵科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等多次上奏,朱由校猶猶豫豫,反復無常,最後才於九月初五日下令:“先帝選侍李氏等,著于仁壽宮居住,即日搬移。”

李選侍還是賴在乾清宮不搬。直至朱由校登極前一天,劉一燝邀內閣首輔方從哲立宮門請,李選侍這才移噦(huì)鸞宮(注:明代宮妃養老之地)。”而皇長子朱由校也從慈慶宮回到乾清宮。這就是“移宮案”。

然而,在明朝廷“宮廷三案”鬧得烏煙瘴氣之時,正是努爾哈赤建元、興兵——下撫順、清河,又連下開原、鐵嶺的時期。大明王朝離崩潰已為時不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