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氏大宗祠!大氣磅礴!當之無愧中國最美宗祠!

唐姓, 在中國《百家姓》中排名64位。 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有分佈。 唐姓是中國姓氏人口排名25位的大姓, 人口約1010余萬, 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65%。 唐姓遍佈天下, 今以四川、湖南、江蘇、山東、安徽、廣西六省區居多, 約占全國唐姓人口60%。 構成漢族唐姓來源主要有兩支:祁姓、姬姓。 第一支出自祁姓, 源於上古五帝之一唐堯。 第二支是姬姓, 為唐叔虞之後。 除漢族外, 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唐姓, 包括漢時南蠻、三國時羌人、元朝西域人以及清朝滿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 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晉陽、魯國、北海、晉昌等。

唐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 重要的堂號有禪讓堂和聖仁堂。

晉祠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1961年3月公佈晉祠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公佈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

晉祠創建年代久遠, 所處地理位置優越, 自然景色幽美。 晉祠以大量的古建築、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 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建築、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 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 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的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 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一份最珍貴的遺產。

唐叔虞祠。 晉祠的根兒。 祭祀剪桐封弟之晉國開國君侯唐叔虞。 現在的祠堂是在元代建築的基礎上, 於清乾隆36年修繕擴建的, 唐叔虞塑像大約是明代的。 晉祠從這根上緣起, , 包容並和, 林林總總, 已成中國傳統文化之集錦。

晉祠現存最早的主體建築聖母殿, 大約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 崇甯元年(1102)重建。 曆千年戰火而倖存, 實為國之瑰寶。

晉祠赤橋村的清末舉人劉大鵬撰寫《晉祠志》有言:“三晉之勝, 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而今晉祠之最珍貴者, 當為聖母殿。

獻殿。 聖母殿建成百餘年後的靖康元年(1126年)秋天, 太原經大半年攻防血戰, 被金兵攻陷,次年北宋亡。聖母殿倖存,且于金大定8年(1168年)在其前添建了一間享殿,即獻殿。

大殿前是宋代所建的“魚沼飛梁”,呈十字橋型,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

難老泉為晉祠三絕之一。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不知始於何時,《山海經》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晉水源頭特有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讚歎:“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

“晉祠三絕”周柏,沒有寒風中挺立的雄姿,也沒有繁枝茂葉,只有不屈的精神和不老的心。千萬不要小看了這棵周柏。明傅山曾立石上書:“晉源之柏第一章”。無疑,周柏是晉祠的根。周柏不僅是晉祠三千年歷史的見證,也是晉祠三千年連綿不絕的庇護神。宋歐陽修曾感歎道:“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鬱古柏含蒼煙。”

周柏位於聖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晉祠三絕”唐槐,位於水鏡臺前,雖不是晉祠古槐中年代最久遠的,但卻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

對越牌坊。建于明萬曆四年(1576年)。相傳,晉祠東莊的明代書法家高應元母親患偏頭痛,久治無效,呂祖廟求得簽題“添磚加瓦”。 高應元見晉祠裡殿堂樓閣亭台等俱全,故建對越牌坊,意為“報答宣揚祖先功德”。 對越匾為高應元手書,晉祠三大名匾之一。

浮屠院內的舍利生生塔,曾建于隋開皇年間,後被毀,現塔為清代乾隆年間所建。

唐氏大宗祠!大氣磅礴! 當之無愧中國最美宗祠! 被金兵攻陷,次年北宋亡。聖母殿倖存,且于金大定8年(1168年)在其前添建了一間享殿,即獻殿。

大殿前是宋代所建的“魚沼飛梁”,呈十字橋型,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

難老泉為晉祠三絕之一。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不知始於何時,《山海經》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晉水源頭特有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讚歎:“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

“晉祠三絕”周柏,沒有寒風中挺立的雄姿,也沒有繁枝茂葉,只有不屈的精神和不老的心。千萬不要小看了這棵周柏。明傅山曾立石上書:“晉源之柏第一章”。無疑,周柏是晉祠的根。周柏不僅是晉祠三千年歷史的見證,也是晉祠三千年連綿不絕的庇護神。宋歐陽修曾感歎道:“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鬱古柏含蒼煙。”

周柏位於聖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晉祠三絕”唐槐,位於水鏡臺前,雖不是晉祠古槐中年代最久遠的,但卻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

對越牌坊。建于明萬曆四年(1576年)。相傳,晉祠東莊的明代書法家高應元母親患偏頭痛,久治無效,呂祖廟求得簽題“添磚加瓦”。 高應元見晉祠裡殿堂樓閣亭台等俱全,故建對越牌坊,意為“報答宣揚祖先功德”。 對越匾為高應元手書,晉祠三大名匾之一。

浮屠院內的舍利生生塔,曾建于隋開皇年間,後被毀,現塔為清代乾隆年間所建。

唐氏大宗祠!大氣磅礴! 當之無愧中國最美宗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