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百歲高齡掛帥出征,率領楊家女將打敗西夏大軍

佘太君, 名賽花, 北宋河北義安人, 折德扆之女, 宋代名將楊繼業(即楊業, 老令公)之妻, 她精通韜略, 其八子及一孫, 多數殉國。 在西夏侵擾時, 她已百歲高齡, 仍身掛帥印, 率領楊家十二寡婦征西, 集中地體現了楊家將的愛國精神, 是古典作品中少見的人物, 在民間廣為流傳。 曾祖父曾任後唐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十裡)刺史, 隸屬李克用;祖父折從遠, 西元930年後唐明宗授他為府州(今陝西府谷縣)刺史;父折德扆, 後漢隱帝特任府州團練使。 據清代兵部尚書畢沅《吳中金石記折克行碑 》中記載: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

在府穀縣孤山堡南, 敘折太君事, 世以此碑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 楊繼業妻折德扆女也, 墓在保德州南折窩村。 折太君即是歷史上的佘太君。 佘姓是後來說書人以訛傳訛, 用了同音字所致。

提及楊門女將佘太君, 必然聯繫到楊家將楊繼業以及兩位英雄的聯姻,

這得從他們的家世說起。 五代十國混戰時期, 一些軍閥為了達到鞏固自己權位的目的, 投靠契丹。 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為條件奪取了後唐政權, 致使契丹騎兵長驅南下, 給中原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造成極大破壞, 中原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人民群眾不甘受契丹壓迫, 紛紛起來進行反抗鬥爭, 保衛家鄉, 收復國土。

楊繼業的父親楊信時任後漢麟州(今陝西神木)刺史, 楊繼業幼年隨父親由火山縣(今河曲)到了麟州。 麟州從五代以來就是西北地方的一個險要的地方, 常有重兵駐守, 地方風俗以騎射為風, 加上楊門的家傳, 楊繼業練就一身好武藝, 不僅善騎射, 而且對楊家的三十六路梨花槍槍法尤其精湛。

佘太君和楊繼業青梅竹馬, 從小一起長大, 共同的戰事經歷和志向, 在感情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秋天, 契丹派兵五萬侵犯府州。 時佘徳扆病臥在床, 佘太君向父親請戰後, 一方面借遼軍使者下戰書相威脅之際,

將計就計, 拖延交戰時間;一方面急派人前往火山王楊信那裡求援, 遼兵在佘楊兩支抗遼雄軍的夾攻下大敗。 這次戰鬥大獲全勝, 佘太君受到父親佘德扆和楊家父子的讚揚。 戰畢, 楊繼業與佘太君更是互為尊重, 愛慕中兩人相約以武相會, 跨雙騎, 持刀槍, 在府州城南的野外打將起來, 你來我往, 槍來刀去, 都想勝對方, 但又怕傷害了對方。 戰了無數個回合, 楊繼業想, 我身為男子總不能讓妻子把我打敗, 於是賣個破綻, 佯裝敗逃, 佘太君緊追不捨, 當追至七星廟前, 楊繼業瞅準時機, 使出了楊家的看家本領“回馬槍”, 一槍挑定佘太君的戰袍將妻子挑下馬背。 佘太君落馬也不示弱, 拋出了走線銅錘, 將楊繼業纏住拉下馬來, 兩人雙雙落馬,
互相擔心對方是否受傷, 楊繼業要撩起佘太君的戰袍查看, 佘太君直羞得跑入七星廟內, 楊繼業進入七星廟後與佘太君成了親。 每當人們涉足陝西府谷縣城南的七星廟內, 都會聽到走線銅錘訂親七星廟, 兩位抗遼英雄喜結良緣的佳話。

楊家將一門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幾個兒子、女兒楊八姐都為國戰死沙場。她為了兒孫們出征不再夭折,將自己認為不太吉利的“折”姓毅然改為與折同音的“佘”,意在子孫福祿有餘,由她一人撐著一片天,一人承受外來之災,從此歷史上的折太君便成了佘太君了。

《楊家將》裡說,宋仁宗時,西夏大軍進犯,忠勇的楊宗保率兵迎敵,結果中箭身亡,其子楊文廣也被困於絕地。噩耗傳來,已經100歲高齡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請纓,率領楊門女將出征,一舉擊敗西夏大軍,班師回朝。傳說中,佘太君率領十二寡婦征西時在十二連城與西夏軍隊交鋒。當時,楊家十二寡婦率兵各守一城,與西夏軍隊展開血戰。由於楊門女將個個武藝高強,又佔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十二連城,所以最終打敗了西夏大軍。

佘太君確有很高的騎射戰鬥、佈陣行兵的本領。從史書的記載上看,楊家諸將大多位列偏裨,在北宋政治舞臺上並非中心人物,但在民間傳說和戲曲、小說中,卻成為一門系國安危的主角,並在群眾中廣為流傳,說明人民總是懷念和尊敬那些有氣節、愛國家的英雄人物。至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縣折窩村和陝西白鹿縣佘家坡頭村的佘姓後裔對此都津津樂道。

楊家將一門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幾個兒子、女兒楊八姐都為國戰死沙場。她為了兒孫們出征不再夭折,將自己認為不太吉利的“折”姓毅然改為與折同音的“佘”,意在子孫福祿有餘,由她一人撐著一片天,一人承受外來之災,從此歷史上的折太君便成了佘太君了。

《楊家將》裡說,宋仁宗時,西夏大軍進犯,忠勇的楊宗保率兵迎敵,結果中箭身亡,其子楊文廣也被困於絕地。噩耗傳來,已經100歲高齡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請纓,率領楊門女將出征,一舉擊敗西夏大軍,班師回朝。傳說中,佘太君率領十二寡婦征西時在十二連城與西夏軍隊交鋒。當時,楊家十二寡婦率兵各守一城,與西夏軍隊展開血戰。由於楊門女將個個武藝高強,又佔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十二連城,所以最終打敗了西夏大軍。

佘太君確有很高的騎射戰鬥、佈陣行兵的本領。從史書的記載上看,楊家諸將大多位列偏裨,在北宋政治舞臺上並非中心人物,但在民間傳說和戲曲、小說中,卻成為一門系國安危的主角,並在群眾中廣為流傳,說明人民總是懷念和尊敬那些有氣節、愛國家的英雄人物。至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縣折窩村和陝西白鹿縣佘家坡頭村的佘姓後裔對此都津津樂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