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用戶體驗五要素?

文/天慌地惱發佈於1天前閱讀3619評論0喜歡5

閱讀3619

標籤:

產品經理

使用者體驗五要素是我們在做產品分析時經常用到的一種分析方法, 很多人將之作為自己做競品分析、產品設計等等文檔的範本使用。

個人覺得用戶體驗五要素可看不可用, 可看是因為裡面的一些分析思路真的很好很全面, 我們使用用戶體驗五要素可以把產品分析得很細緻入微且不遺漏。 不可用的原因在於五要素的理念把產品的分析限制得很死, 我們可以把五要素看成一個填空題, 把在產品當中看到的東西挨個填進去就可以形成一篇文檔,

但是卻不能説明我們更好地理解產品。

所以今天我們對用戶體驗五要素書中的知識點概念進行簡單地介紹, 輔助大家理解其中的思路, 具體的用法不作介紹。 既然是講用戶體驗五要素, 我們就用五要素的形式對這個方法由宏觀向細節講述。

一、戰略層:

什麼是用戶體驗五要素:

1、什麼是用戶體驗:使用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

2、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給用戶一個積極、高效的體驗, 他們會持續使用你的產品, 產品滿足使用者某方面的需求並來盈利, 幫助人們提高生活品質,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人際關係, 等等。

3、五要素: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4、用戶體驗要素的作用: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完成任務, 創建一個總體的用戶體驗設計。

5、適用場景:設計: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用戶體驗: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戰略層

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先明確產品設計方向, 做好戰略層和範圍層的設計, 然後為產品製作骨架結構層,

有了骨架還需要肌肉, 我們就把框架層做好, 最後的表現層自然就是我們的皮膚了。

用戶體驗和我們做競品分析很像, 都是從外向內進行一個逆向的推理, 認識一個人最開始就是見到他的外表, 久了就會知道一些性格, 再往後瞭解這個人的真面目, 從一點點的細節去瞭解這個人。 產品也是從一個個頁面開始, 逐漸瞭解整個產品。

二、範圍層:

1、使用者體驗五要素設計產品包含哪兩種形式的產品:資訊型產品和功能型產品

2、什麼是資訊型媒介產品:關鍵字(資訊), 內容型的產品的實質就是連接人與內容的, 所以這個內容從哪來, 到哪裡去, 如何去, 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3、什麼是功能型平臺產品:關鍵字(任務),

這類產品多從一個或者多個的使用者目標出發, 通過一個個的功能點來滿足用戶的一個又一個的需求, 從而滿足用戶的終極需求。

三、結構層:

五要素的具體定義:

1、戰略層:成功的用戶體驗, 其基礎必須是一個被明確表達的戰略。 瞭解企業與使用者對產品的期望和目標,

能夠促進使用者體驗的確立和制定。

2、範圍層:我的產品需要有什麼功能和內容?

3、結構層:(是抽象與具體之間的分界線, 此處的決策更傾向於抽象化。 )結構層確定各個將要呈現給使用者的選項的模式和順序。 結構層是用來設計使用者如何到達某個頁面。 並且要考慮他們完成事情之後能夠去哪裡。

結構層可以通過樹狀圖整理產品整個的頁面的結構。

4、框架層:產品的框架層:按鈕、控制項、照片、文本區域的位置。 框架層是用於優化頁面設計佈局的, 哪些元件該放在什麼位置, 同樣的內容應該用那種方法表現等。

5、表現層:視覺、聽覺、(觸覺)的體驗設計。

四、框架層:

從五要素繼續細分。

1、戰略層:

產品目標:(1)、我們希望從產品得到什麼?。產品目標決定產品定位。

用戶需求:(2)、使用者希望從產品得到什麼? 。使用場景、用戶群體決定用戶需求。

戰略層是為產品設計的整體走向指明方向的,所以這一步雖然抽象,但卻非常重要。

2、範圍層:功能規格:對產品的“功能組合”的詳細描述,需要何種模式的功能。

內容需求:對各種“內容元素”的要求的詳細描述,需要何種順序的資訊展示。

3、結構層:交互設計:影響使用者執行和完成任務的元素。交互設計的作用和路線很像,都是指示用戶如何快速、準確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好的路線一般都是不怎麼曲折的,好的交互設計也不會讓用戶操作的時候在幾個頁面內反復跳轉。

信息架構:關注如何將資訊表達給使用者的元素。資訊架構的作用和指路牌比較像,當你來到叉路口時可以提醒你該往哪裡走,讓你可以清晰、不迷路地找到你需要的資訊。

二者有些相似,卻又不盡相同。

4、框架層:資訊設計:用一種能“反映用戶思路”和“支持他們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分類和排列這些資訊元素。選擇表現形式和分類排列的設計功能。

介面設計(功能):選擇正確的介面元素和正確的介面佈局,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目標功能。將重要的功能放在顯眼的位置,相似的功能分類放置在一起等等。

導航設計(資訊):螢幕上元素的組合,允許使用者在相關的內容之間自由的切換,找到足夠多有效的資訊。

5、表現層:感知設計:“彌補網站框架層的邏輯排布”的視覺呈現問題。有的人稱之為視覺設計,這是不準確的,像app的話還會有聽覺、觸覺的感知,所以應該稱之為感知設計。有的頁面功能很多,且都很重要,這種時候就不存在取捨的問題了,通過色彩等感知設計能夠將一些不起眼的重要功能突出顯示。

本文由 @天慌地惱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四、框架層:

從五要素繼續細分。

1、戰略層:

產品目標:(1)、我們希望從產品得到什麼?。產品目標決定產品定位。

用戶需求:(2)、使用者希望從產品得到什麼? 。使用場景、用戶群體決定用戶需求。

戰略層是為產品設計的整體走向指明方向的,所以這一步雖然抽象,但卻非常重要。

2、範圍層:功能規格:對產品的“功能組合”的詳細描述,需要何種模式的功能。

內容需求:對各種“內容元素”的要求的詳細描述,需要何種順序的資訊展示。

3、結構層:交互設計:影響使用者執行和完成任務的元素。交互設計的作用和路線很像,都是指示用戶如何快速、準確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好的路線一般都是不怎麼曲折的,好的交互設計也不會讓用戶操作的時候在幾個頁面內反復跳轉。

信息架構:關注如何將資訊表達給使用者的元素。資訊架構的作用和指路牌比較像,當你來到叉路口時可以提醒你該往哪裡走,讓你可以清晰、不迷路地找到你需要的資訊。

二者有些相似,卻又不盡相同。

4、框架層:資訊設計:用一種能“反映用戶思路”和“支持他們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分類和排列這些資訊元素。選擇表現形式和分類排列的設計功能。

介面設計(功能):選擇正確的介面元素和正確的介面佈局,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目標功能。將重要的功能放在顯眼的位置,相似的功能分類放置在一起等等。

導航設計(資訊):螢幕上元素的組合,允許使用者在相關的內容之間自由的切換,找到足夠多有效的資訊。

5、表現層:感知設計:“彌補網站框架層的邏輯排布”的視覺呈現問題。有的人稱之為視覺設計,這是不準確的,像app的話還會有聽覺、觸覺的感知,所以應該稱之為感知設計。有的頁面功能很多,且都很重要,這種時候就不存在取捨的問題了,通過色彩等感知設計能夠將一些不起眼的重要功能突出顯示。

本文由 @天慌地惱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