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2架蘇35被毀?暴露一個嚴重問題,中國已有招應對,看法國人評價

資料圖:網傳蘇-35被炸毀圖

法國媒體報導, 在2017年12月31日, 俄羅斯空天軍駐紮在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的7架軍機被敵方摧毀, 其中4架蘇-24轟炸機、2架蘇-35S戰鬥機和一架安-72運輸機。

法媒稱, 這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最大的一次軍事損失。

俄羅斯國防部否認了法國人的報導, 稱這是“假消息”。 隨後社交媒體曝光了數張照片, 顯示一架編號為29的蘇-24受損, 右側水準尾翼被炸壞, 機體也出現漏洞, 有疑似燃料的液體流出。 這架編號29的蘇-24已經被證實曾在赫梅明空軍基地部署。

俄羅斯國防部在1月3日曾表示, 一架蘇-24在2017年12月31日緊急迫降時墜毀, 兩名飛行員遇難。

資料圖:俄羅斯空軍基地

有分析認為, 從公開的照片來看, 媒體或可能說了假話, 誇張了事實, 將一架緊急迫降受損的蘇-24擴大成7架軍機被摧毀的消息, 還包括了俄羅斯最先進的蘇-35S戰機。

蘇-35S是俄羅斯現役最為先進的戰鬥機, 一般情況下停放這樣的飛機的機場保安戒備森嚴, 能讓敵方得手一次性摧毀7架軍機有點匪夷所思。

按照正常狀況, 即使是敵方潛入機場也不太可能攜帶多的爆炸物, 能摧毀的頂多一兩架戰機。 不過, 通過各種赫梅明空軍基地的照片分析,

俄羅斯的飛機都是整排的露天停放在機場上, 附近堆滿了武器炸藥。 或有可能一發炸彈擊中炸藥堆引發一系列的連鎖爆炸, 也可能造成大量的軍機損失。

資料圖:網傳蘇-35被炸毀圖

相對於美軍基地的停機坪, 飛機同飛機之間都有用簡易速成防爆牆進行物理隔離,

保證了一架飛機被摧毀不會影響到其他的飛機。 美軍這樣的做法是因為有慘痛的教訓, 曾經數次放生在航母上, 一架戰機出現問題, 導致甲板上的飛機全部摧毀。

我軍借鑒了美軍的做法, 在前沿基地也開始部署單獨的機堡, 這種機堡可以抗住普通炸彈的轟炸, 只有鑽地彈才有可能摧毀機堡內的飛機, 而且最多一次只能摧毀一架。

軍事事件的羅生門事件往往需要多年之後方能解密, 數月前傳聞的S-200擊傷以色列F-35戰鬥機也遭到了他們官方的極力否認, 但是各方拼湊的消息顯示, 以色列方面撒謊的可能性更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