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輕薄與性能之間的完美平衡:Galaxy Book 12使用感受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網友 chemharuka

三星于17年的MWC大會上發佈了新一代的Galaxy book二合一平板, 作為上一代的Tabpro S的用戶, 原本是沒打算更新這款新的設備的。 但是由於8月下旬Tabpro S螢幕被我摔壞了, 備用的Lenovo筆記本也在12月弄壞了螢幕, 在Galaxy Book與Latitude 5285之間糾結了很久, 兩者都支援LTE, 處理器均為7代U(對於平板來說i5與i7區別不大, 因為有散熱限制)。 後者的優勢在於帶一個Thunderboot 3介面, 可以連接顯卡塢來處理視頻或者玩大型遊戲。 而前者擁有一個2K解析度的 OLED螢幕, 支援HDR, 並且支持手寫筆。

糾結很久後還是下單了Galaxy Book 128G版, 淘寶上5080元。 更便宜的途徑是ebay, 有469$的平板單獨出售(之前最低2650元,

現在要3050元了, 加上轉運+稅費約3500到手, 鍵盤ebay上約500元, 合計4000。 不帶LTE, 帶LTE再貴400, 與淘寶差別不大了), 不過略微麻煩而且筆記型電腦是剛需, 在沒收到貨的空窗期, 只能依靠win to go + 桌上型電腦勉強度日。 (win to go有空的話寫一篇原創討論一下這種類型的移動辦公)

典型的跑馬大邊框平板

與Tabpro S的對比

就像在我寫Galaxy Note 8時不忘拿出Note 7來對比一番, 說到Galaxy Book 2自然要提及上一代的產品。 很可惜的是上一代產品我並沒有留下多少照片(和Note 7一樣), 因此引用了官方網站的圖片:

Tabpro S:三星的第一款二合一產品

和Tabpro S相比, Galaxy Book的特點在於加入了LTE版本,

CPU升級到Core i5-7200u而不是之前的CoreM 6y30。 CPU的改變使得風扇變得有必要, 但是重量相比於上代卻沒有增加。 另外IO口更改成了兩個全功能TypeC(很可惜沒有使用Thunderbolt), 可以一邊充電一邊拓展。 另外螢幕升級支援電磁筆, 不需要使用Wacom的藍牙手寫筆。 最後一個改變是鍵盤換成了背光鍵盤, 鍵距有所增加, 打字體驗提升很多。

這些改變會在之後詳細的說明, 總的來說, Galaxy Book比上代產品進步了不止一點。

外觀與對比

先說一下同系列產品的對比。 在這裡我選取的是Core i5/7的幾款二合一設備:

請在新標籤頁放大後查看圖片

雖然看起來MIIX是最划算的, 然而要想配背光鍵盤/手寫筆, 必須選擇256G以上的儲存/i7處理器。 與其他設備不同, Galaxy book沒有使用鉸鏈設計(也就是不搭配鍵盤就撐不起來),

帶來的好處是重量以及厚度上顯著優於其他幾款設備。

調節角度有四個模式可以選擇, 右側可以看到兩個typeC介面以及3.5音訊輸出, 而左側是SIM+microSD卡槽

合金機身, 上方LTE的天線使用的為塑膠材質, 接縫較大不過好在平常也不會看到背面長什麼樣。

頂部是電源音量鍵以及出風口。 畢竟是core i5, 無風扇無法壓住這個處理器。

醒目的SAMSUNG+verizon的LOGO

處理器與散熱

對於平板電腦來說, 是i5還是i7, 第七代還是第八代並不重要, 因為散熱壓不過滿頻的15W處理器。 尤其是八代U, 其峰值功率可達到20多W。 而且基本只能單核超頻, 多核超頻的結果就是降頻。況且i5到i7,七代到八代升級處理器所多花的錢,足夠把兩台i5桌面處理器升級成i7了。

之前用過一年多的CoreM,雖然功率只有5 W,不過做圖片剪視頻都可勉強勝任,只是速度特別慢,一分鐘的視頻大概幾個小時可以處理完。而平常上網,Office n件套這些都足夠流暢,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需求。也正是因此,i5與i7處理器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另外一點,散熱不夠的二合一設備在電源管理中無法調節電腦的性能:無法選擇高性能模式還是節能模式,只有自動根據硬體調節。而之前使用xps13的時候,高性能模式下的i7-5500U會保持2.9 GHz的超頻頻率運行,耗電量也高得多。好在win10的1079更新中加入了電源管理的功能,提供了新的三個擋位。雖然對CPU的影響並不大,主要還是調節螢幕亮度,不過效果還是很顯著的,性能優先與電池優先之間功耗可能相差一倍。

在AIDA64的烤機模式中(僅調用CPU+GPU),主機板與CPU溫度可達80 °C,功率在25 W左右。時鐘頻率維持在基頻,甚至連最開始都沒有一點的超頻。停止之後很快紋路下降到55 °C附近,正常情況下的功率在3-6 W左右(視電源模式而定)。

總的來說,散熱基本達到要求,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就達到80 °C也是此前未曾想到的。這樣的溫度雖然對電子元件的損害並不大(設計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因素),不過也說明平板並不適合於視頻編輯以及跑程式這樣的工作。

鍵盤

Galaxy Book的背光鍵盤是之前表格中最重的,原因是其保護平板的兩個面。鍵盤同時也是保護套的設計,可以避免背面的劃痕。相比於Tabpro S的無鍵距鍵盤(這也是Surface Pro 3採用的鍵盤方案),有鍵距鍵盤出錯的概率更低。整體來說,在桌面上打字的體驗並不亞於其他的筆記本。

然而,不在桌面上打字的時候:例如腿上、凹凸不平的平面上,三星仿佛是在逼迫使用者去使用虛擬鍵盤+S Pen:大幅度的彎曲鍵盤,會導致觸控板的回應。這是一個在設計鍵盤當初,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增加鍵盤本身的硬度,或者更換觸控板的設計,不過看起來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好在幾乎沒人把平板放在腿上打字,除非在前往機場的地鐵上,突然需要做一個檔,或者被堵在了路上。

顯示

2160×1440解析度的12寸 AMOLED+,官方宣稱可以達到99%的Adobe RGB色域。這樣的好處是顏色顯示會更加鮮豔,但是並不適合平面設計以及修圖。通常修圖的時候需要進入AMOLED設置中,將顏色調節為基本,而不是自我調整顯示。與通常的顯示器比較(右側的),Galaxy Book 300尼特的亮度,讓其在適當的陽光下也可以看清。(然而這樣一來,續航就沒法看了)

注:此處使用的是華碩的便攜15寸1080p顯示器,typeC直連

0到300尼特的亮度差異足以讓其支援HDR,不過螢幕只有12寸,效果並不好。相比於通過12寸2K螢幕看HDR視頻,我更傾向於通過一個更大的螢幕看4K電影(沒HDR)。同樣的道理,Galaxy Note 8我也從未用於觀看HDR視頻(然而後者確實可以可以硬解4K 10bit HDR,並以3K的解析度顯示)

提到螢幕尺寸的問題,12寸確實是一個合適的比例,並用於二合一設備。Galaxy Book的螢幕比例與Surface Pro一樣,採取的3:2。原因是這個比例適合用手寫筆。值得一提的是Note 8的手寫筆相容Galaxy Book,也繼承了4096級的壓感(然而高於1024的壓感級數並沒有太大意義,就和40 MP的Nokia並不如20MP的Xperia一樣)

相機

是有史以來Windows平板電腦最高配的相機,13 MP+4K:

支持4K拍攝

之前提到的MIIX 520,其高配版本配備8 MP相機,低配版本只配備5 MP(果然是美帝良心想,MIIX沒記錯是中國首發)相比與13 MP的相機,感覺就像是2017款iPad與iPad Pro 9.7之間的差距。

拍一張照片,可以看出實際是12.6 MP(4096×3072),1.9的光圈。

12MP,各個參數都顯示正確

與我們的DxOMark照片“滿分”選手Note 8比一下,拍攝對象是蛋糕盒,表面有花紋。注意觀察底下的書本的內容,雖然Note 8有些過曝,但是觀察文字的畫面,可以看出Note 8還原能力好一些。

還是有些差距,電腦拍出來的略髒,不過可以接受

4K視頻的截圖可以看出成像效果一般

4K的成像效果並不特別好,過於模糊,可能是室內環境昏暗的原因。考慮到Windows下的拍照/錄影演算法沒有特別優化,CMOS的水準並不低(畢竟支持4K的)。回到4K視頻上,18秒的視頻,拍攝出來佔用了124MB的空間,碼率為52Mbps。理論上結合上述參數,猜出是哪一款CMOS並不困難,然而找了很多型號的IMX感測器都不符合,可能用的是比較小眾的CMOS的原因。

總結

有幾個小Tips放在總結裡面來說明:

Samsung Flow沒有任何用,傳圖片傳視頻不如Onedrive方便。

三星OLED面板很坑爹,一般的intel驅動是不支持的,結果是無法調節亮度(因為OLED的亮度-電壓曲線與LED的不一樣,不是調節背光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固態只有128G,還有約7G的備份。我向來是刪除備份,重裝win10 pro。但是在三星這裡,重裝的代價比較大。此前的Tabpro S重裝系統可能會導致不識別硬碟(需要放電到沒電,然後充電重啟)。總之和三星的手機一樣,不建議折騰系統。

LTE支持聯通,但是電信卡插上去有信號無法上網,不知道原因。下載速率在百兆以上(感覺差不多約200Mbps),速度與穩定性都不錯,不過WLAN與LTE偶爾出現問題需要重啟。

電池續航不長。之前的Tabpro S好在是CoreM,一個10000 mAh的充電寶10W的輸出功率可以給筆記本續4h的命。現在改成了i5處理器,使用充電寶還可能功率不夠。節能模式用8 h是沒問題的,如果是開多個chrome+word,偶爾開mathematica,大概只能用6 h左右。

以及幾個typeC電腦的使用方法:

可搭配華碩的便攜顯示器(1500元)使用,typeC over DP模式下直接兩個設備連起來即可

如果是ebay下單不帶鍵盤的平板,可以搭配藍牙鍵鼠當作桌上型電腦用。ebay上原裝鍵盤要600,可以買ikbc的藍牙機械鍵盤了(550元,黑軸87鍵)

如果是thunderbolt 3可考慮買顯卡塢(1500元左右),不是剛需可不入。

總的來說,i5的平板電腦價格差不都就是5000的樣子(如果海淘只要4k),整體散熱、性能這些都差別不大。更多的請考慮自己的需求。比如說如果有剪視頻的需求,那可以選擇帶Thunderbolt 3介面的筆記本(所謂的什麼MX150 4G獨顯之類的,和核顯相比差別並不大,尤其是iris系列。這也是為何Surface Book 2直接上1050/60的原因之一)

設計上來看,Galaxy Book是少數幾個不採取鉸鏈設計的二合一平板了。(另一個是XPS12,不過採取的還是六代CoreM)。(不考慮MIIX 520的原因之一是反感聯想低配鍵盤無背光這樣的定價模式,第二是聯想的預裝軟體太多,第三是鉸鏈太醜(也是不考慮SB2的原因之一))如果希望正面窄邊框可以選擇Dell,有些型號加錢也可以上3K甚至是4K版本,記憶體儲存也是各種都有。

Galaxy Book優點

支援LTE+microSD(可直接上U3的SD卡),OLED顯示幕+HDR,支援電磁筆(不需要筆本身帶電池)。鍵盤觸控板手感不錯,帶背光。重量輕,外觀薄,便攜。

Galaxy Book缺點

續航偏低,其電池容量不高。不支持Thunderbolt 3,略可惜。鍵盤不適合非桌面條件下使用,筆記本模式的角度較少,只有三個。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多核超頻的結果就是降頻。況且i5到i7,七代到八代升級處理器所多花的錢,足夠把兩台i5桌面處理器升級成i7了。

之前用過一年多的CoreM,雖然功率只有5 W,不過做圖片剪視頻都可勉強勝任,只是速度特別慢,一分鐘的視頻大概幾個小時可以處理完。而平常上網,Office n件套這些都足夠流暢,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需求。也正是因此,i5與i7處理器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另外一點,散熱不夠的二合一設備在電源管理中無法調節電腦的性能:無法選擇高性能模式還是節能模式,只有自動根據硬體調節。而之前使用xps13的時候,高性能模式下的i7-5500U會保持2.9 GHz的超頻頻率運行,耗電量也高得多。好在win10的1079更新中加入了電源管理的功能,提供了新的三個擋位。雖然對CPU的影響並不大,主要還是調節螢幕亮度,不過效果還是很顯著的,性能優先與電池優先之間功耗可能相差一倍。

在AIDA64的烤機模式中(僅調用CPU+GPU),主機板與CPU溫度可達80 °C,功率在25 W左右。時鐘頻率維持在基頻,甚至連最開始都沒有一點的超頻。停止之後很快紋路下降到55 °C附近,正常情況下的功率在3-6 W左右(視電源模式而定)。

總的來說,散熱基本達到要求,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就達到80 °C也是此前未曾想到的。這樣的溫度雖然對電子元件的損害並不大(設計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因素),不過也說明平板並不適合於視頻編輯以及跑程式這樣的工作。

鍵盤

Galaxy Book的背光鍵盤是之前表格中最重的,原因是其保護平板的兩個面。鍵盤同時也是保護套的設計,可以避免背面的劃痕。相比於Tabpro S的無鍵距鍵盤(這也是Surface Pro 3採用的鍵盤方案),有鍵距鍵盤出錯的概率更低。整體來說,在桌面上打字的體驗並不亞於其他的筆記本。

然而,不在桌面上打字的時候:例如腿上、凹凸不平的平面上,三星仿佛是在逼迫使用者去使用虛擬鍵盤+S Pen:大幅度的彎曲鍵盤,會導致觸控板的回應。這是一個在設計鍵盤當初,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增加鍵盤本身的硬度,或者更換觸控板的設計,不過看起來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好在幾乎沒人把平板放在腿上打字,除非在前往機場的地鐵上,突然需要做一個檔,或者被堵在了路上。

顯示

2160×1440解析度的12寸 AMOLED+,官方宣稱可以達到99%的Adobe RGB色域。這樣的好處是顏色顯示會更加鮮豔,但是並不適合平面設計以及修圖。通常修圖的時候需要進入AMOLED設置中,將顏色調節為基本,而不是自我調整顯示。與通常的顯示器比較(右側的),Galaxy Book 300尼特的亮度,讓其在適當的陽光下也可以看清。(然而這樣一來,續航就沒法看了)

注:此處使用的是華碩的便攜15寸1080p顯示器,typeC直連

0到300尼特的亮度差異足以讓其支援HDR,不過螢幕只有12寸,效果並不好。相比於通過12寸2K螢幕看HDR視頻,我更傾向於通過一個更大的螢幕看4K電影(沒HDR)。同樣的道理,Galaxy Note 8我也從未用於觀看HDR視頻(然而後者確實可以可以硬解4K 10bit HDR,並以3K的解析度顯示)

提到螢幕尺寸的問題,12寸確實是一個合適的比例,並用於二合一設備。Galaxy Book的螢幕比例與Surface Pro一樣,採取的3:2。原因是這個比例適合用手寫筆。值得一提的是Note 8的手寫筆相容Galaxy Book,也繼承了4096級的壓感(然而高於1024的壓感級數並沒有太大意義,就和40 MP的Nokia並不如20MP的Xperia一樣)

相機

是有史以來Windows平板電腦最高配的相機,13 MP+4K:

支持4K拍攝

之前提到的MIIX 520,其高配版本配備8 MP相機,低配版本只配備5 MP(果然是美帝良心想,MIIX沒記錯是中國首發)相比與13 MP的相機,感覺就像是2017款iPad與iPad Pro 9.7之間的差距。

拍一張照片,可以看出實際是12.6 MP(4096×3072),1.9的光圈。

12MP,各個參數都顯示正確

與我們的DxOMark照片“滿分”選手Note 8比一下,拍攝對象是蛋糕盒,表面有花紋。注意觀察底下的書本的內容,雖然Note 8有些過曝,但是觀察文字的畫面,可以看出Note 8還原能力好一些。

還是有些差距,電腦拍出來的略髒,不過可以接受

4K視頻的截圖可以看出成像效果一般

4K的成像效果並不特別好,過於模糊,可能是室內環境昏暗的原因。考慮到Windows下的拍照/錄影演算法沒有特別優化,CMOS的水準並不低(畢竟支持4K的)。回到4K視頻上,18秒的視頻,拍攝出來佔用了124MB的空間,碼率為52Mbps。理論上結合上述參數,猜出是哪一款CMOS並不困難,然而找了很多型號的IMX感測器都不符合,可能用的是比較小眾的CMOS的原因。

總結

有幾個小Tips放在總結裡面來說明:

Samsung Flow沒有任何用,傳圖片傳視頻不如Onedrive方便。

三星OLED面板很坑爹,一般的intel驅動是不支持的,結果是無法調節亮度(因為OLED的亮度-電壓曲線與LED的不一樣,不是調節背光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固態只有128G,還有約7G的備份。我向來是刪除備份,重裝win10 pro。但是在三星這裡,重裝的代價比較大。此前的Tabpro S重裝系統可能會導致不識別硬碟(需要放電到沒電,然後充電重啟)。總之和三星的手機一樣,不建議折騰系統。

LTE支持聯通,但是電信卡插上去有信號無法上網,不知道原因。下載速率在百兆以上(感覺差不多約200Mbps),速度與穩定性都不錯,不過WLAN與LTE偶爾出現問題需要重啟。

電池續航不長。之前的Tabpro S好在是CoreM,一個10000 mAh的充電寶10W的輸出功率可以給筆記本續4h的命。現在改成了i5處理器,使用充電寶還可能功率不夠。節能模式用8 h是沒問題的,如果是開多個chrome+word,偶爾開mathematica,大概只能用6 h左右。

以及幾個typeC電腦的使用方法:

可搭配華碩的便攜顯示器(1500元)使用,typeC over DP模式下直接兩個設備連起來即可

如果是ebay下單不帶鍵盤的平板,可以搭配藍牙鍵鼠當作桌上型電腦用。ebay上原裝鍵盤要600,可以買ikbc的藍牙機械鍵盤了(550元,黑軸87鍵)

如果是thunderbolt 3可考慮買顯卡塢(1500元左右),不是剛需可不入。

總的來說,i5的平板電腦價格差不都就是5000的樣子(如果海淘只要4k),整體散熱、性能這些都差別不大。更多的請考慮自己的需求。比如說如果有剪視頻的需求,那可以選擇帶Thunderbolt 3介面的筆記本(所謂的什麼MX150 4G獨顯之類的,和核顯相比差別並不大,尤其是iris系列。這也是為何Surface Book 2直接上1050/60的原因之一)

設計上來看,Galaxy Book是少數幾個不採取鉸鏈設計的二合一平板了。(另一個是XPS12,不過採取的還是六代CoreM)。(不考慮MIIX 520的原因之一是反感聯想低配鍵盤無背光這樣的定價模式,第二是聯想的預裝軟體太多,第三是鉸鏈太醜(也是不考慮SB2的原因之一))如果希望正面窄邊框可以選擇Dell,有些型號加錢也可以上3K甚至是4K版本,記憶體儲存也是各種都有。

Galaxy Book優點

支援LTE+microSD(可直接上U3的SD卡),OLED顯示幕+HDR,支援電磁筆(不需要筆本身帶電池)。鍵盤觸控板手感不錯,帶背光。重量輕,外觀薄,便攜。

Galaxy Book缺點

續航偏低,其電池容量不高。不支持Thunderbolt 3,略可惜。鍵盤不適合非桌面條件下使用,筆記本模式的角度較少,只有三個。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