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重讀經典之《圍城》:奇書!讀完不知道男主角長啥樣,女主角是誰

錢鐘書是一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師, 被譽為“文化昆侖”。 他的成就主要在學術方面, 寫小說是他的副業, 作品也很少, 除了4部中短篇外, 《圍城》是唯一的長篇小說(據說還有一部《百合心》, 寫了兩萬字, 可惜把手稿弄丟, “夭折”了)。

《圍城》寫於1945年-1947年間, 小說的背景則是1937年抗戰爆發及之後的幾年, 出版後好評如潮, 追捧者眾, 以至於一再重印。 後來沉寂了近四十年(歷史原因), 1990年隨著電視連續劇的播映, 大江南北再次掀起了一股“《圍城》熱”。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 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故事主要寫抗戰時期知識份子的群相。

說《圍城》風格獨特, 個人覺得主要體現在於它的語言非常生動活潑、幽默風趣, 接二連三的精妙比喻令人目不暇接, 古今中外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作者寫得過癮, 讀者看得有趣。 當然, 誠如有人所詬病的,

有些比喻雖然巧妙, 但是顯得多餘(比如寫船上兩歲小孩的兩隻眼睛隔得遠, 像害了相思病一樣, 又像報紙諷刺畫裡中國人的臉), 或者不夠節制(比如第七章打各種比方, 花了近千字點評汪處厚的鬍子), 有賣弄才學之嫌。

另外, 《圍城》確實是一部“諷刺小說”, 但是作者未必有多麼偉大和高尚的用意, 象教科書所說的那樣:揭示了什麼什麼社會現象, 批判了什麼什麼社會制度, 寄寓了作者什麼什麼願望---

眾所周知, 錢鐘書是個“文二代”, 他的老爸錢基博是著名的國學家和教育家, 曾在清華大學任教。 錢鐘書耳濡目染, 學富五車, 後以數學15分、語文、外語二門全優的成績被清華破格錄取, 成為當時的清華園四大才子之一,

被稱為“清華之龍”。 盛名之下, 難免清高自負, 乃至狷狂自大。 畢業之時, 他拒絕留校任教, 稱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 整個清華沒有一位教授有資格做他錢某人的導師。 實在是夠狂的了!

還有一個趣聞可以為錢鐘書清高自傲、超凡脫俗的品格做注解:據說有次江青派人請錢老去參加國宴, 錢老說我不去, 來人說那我回去稟報說錢老身體欠佳, 所以參加不了。 錢老搖頭說:不, 你看, 我身體很好, 哈哈。 以錢鐘書這樣的性格, 居然能熬過文化大革命而沒有被整倒, 也算是一個奇跡了。

瞭解了錢鐘書這種出世的態度, 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筆下的人物言行舉止都是可笑可鄙、俗不可耐, 飽受他的嘲諷了 (當然, 唐曉芙除外)。

從另一個方面講, 也許是作者對於現實生活中看不順眼的人和事無處吐槽, 便在自己的小說一吐為快了。

《圍城》裡面對於幾個主要人物的外貌大都有詳細生動的描寫, 比如說蘇文紈是“衣服極斯文講究, 皮膚在東方人裡, 要算得白”, “眉清目秀, 只是嘴唇嫌薄”, “身段瘦削, 也許輪廓的線條太硬”, 等等。

寫唐曉芙是“二十左右的嬌小女孩子”, “嫵媚端正的圓臉, 有兩個淺酒窩”, “眼睛並不頂大, 可是靈活溫柔, 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 大而無當”, 接著還對唐小姐的好牙齒和頭髮讚美了一番。

其他如孫柔嘉是“長圓臉, 舊象牙色的顴頰上微有雀斑, 兩眼分得太開, 使她常帶著驚異的表情”, 趙辛楣是“近三十歲, 身材高大、神氣軒昂”,

曹元朗是“圓臉肥短身材”, 等等。

唯獨對於男主角方鴻漸的外貌沒有任何交代, 只從蘇文紈的眼裡知道他“人不討厭”, 從鮑小姐的眼裡知道他“人還過得去”, 所以直到讀完整部小說我們也不知道這位男主角究竟長什麼樣。 或許, 作者此舉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對號入座”, 把方鴻漸想像成他自己。 順便說一下, 在電視劇《圍城》裡面, 方鴻漸的扮演者是陳道明, 個人認為其氣質與小說還是比較吻合的。

可以肯定的是,方鴻漸不屬於高大帥氣的類型,那麼為什麼像周太太說的“瞧不出你這樣一個人倒是你搶我奪的一塊好肥肉”呢?

五個屬意他的女孩當中,未婚妻周淑英是父母許配(看著方鴻漸的老爸是一鄉之望)。鮑小姐是見他坐二等艙,人還過得去,不失為旅途中消遣的伴侶 。蘇文紈是對他的家世略有所知,人不討厭,似乎錢也充足,所以給他親近的機會。唐曉芙則認為他口才好,人風趣,有誠意(當然也有一定的“撩妹”技巧)。而孫柔嘉除欽慕他“海歸”(留學生)的身份外,恐怕還覺得他這個人是值得依靠的結婚物件吧。

總之,作者拿這五個不同類型的女性“配對”方鴻漸來闡述婚姻和人生如同“圍城”的主題,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的“戲份”相當,很難說誰是“女一號”。從方鴻漸的眼裡看來,唐曉芙當然是理想的伴侶,但是偏偏沒有結果。雖然其中有誤解的原因,但是從唐曉芙的擇偶標準來講,即使兩人結合,似乎也很難有非常完美的結局。而出身高貴、才貌雙全的蘇文紈對於其他追求者都看不上眼,卻對方鴻漸情有獨鍾,如果二人結合,結局卻未必糟糕到哪去。而心機頗深的孫柔嘉,得償所願與方鴻漸修得正果,卻不料兩人天天吵嘴,沒過一天清淨日子。最終的結局如何,作者沒有提供;還有唐曉芙的歸宿怎樣,小說也沒有交代,按我個人的設想,倒可以安排方鴻漸去到重慶,和唐曉芙澄清誤解,再續舊情。不過這樣結局是圓滿了,讀者也滿意了,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講,卻落了俗套,不再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了。

《圍城》享譽中外,但是也有一些挑剔的評論家,對於其藝術性很不以為然,認為它不算一部優秀的小說。其實,如開頭講到的,錢鐘書是一個學術大師,並非一個科班出身的傳統作家(王小波、沈從文等人也是如此),他的小說在技巧方面自然沒有那麼講究,但是能讓讀者覺得好看並引起思考,且塑造了若干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情節上也非常精彩、自然,已經不失為一部傑作了。

可以肯定的是,方鴻漸不屬於高大帥氣的類型,那麼為什麼像周太太說的“瞧不出你這樣一個人倒是你搶我奪的一塊好肥肉”呢?

五個屬意他的女孩當中,未婚妻周淑英是父母許配(看著方鴻漸的老爸是一鄉之望)。鮑小姐是見他坐二等艙,人還過得去,不失為旅途中消遣的伴侶 。蘇文紈是對他的家世略有所知,人不討厭,似乎錢也充足,所以給他親近的機會。唐曉芙則認為他口才好,人風趣,有誠意(當然也有一定的“撩妹”技巧)。而孫柔嘉除欽慕他“海歸”(留學生)的身份外,恐怕還覺得他這個人是值得依靠的結婚物件吧。

總之,作者拿這五個不同類型的女性“配對”方鴻漸來闡述婚姻和人生如同“圍城”的主題,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的“戲份”相當,很難說誰是“女一號”。從方鴻漸的眼裡看來,唐曉芙當然是理想的伴侶,但是偏偏沒有結果。雖然其中有誤解的原因,但是從唐曉芙的擇偶標準來講,即使兩人結合,似乎也很難有非常完美的結局。而出身高貴、才貌雙全的蘇文紈對於其他追求者都看不上眼,卻對方鴻漸情有獨鍾,如果二人結合,結局卻未必糟糕到哪去。而心機頗深的孫柔嘉,得償所願與方鴻漸修得正果,卻不料兩人天天吵嘴,沒過一天清淨日子。最終的結局如何,作者沒有提供;還有唐曉芙的歸宿怎樣,小說也沒有交代,按我個人的設想,倒可以安排方鴻漸去到重慶,和唐曉芙澄清誤解,再續舊情。不過這樣結局是圓滿了,讀者也滿意了,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講,卻落了俗套,不再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了。

《圍城》享譽中外,但是也有一些挑剔的評論家,對於其藝術性很不以為然,認為它不算一部優秀的小說。其實,如開頭講到的,錢鐘書是一個學術大師,並非一個科班出身的傳統作家(王小波、沈從文等人也是如此),他的小說在技巧方面自然沒有那麼講究,但是能讓讀者覺得好看並引起思考,且塑造了若干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情節上也非常精彩、自然,已經不失為一部傑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