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赤腳行醫17年 這個村醫不一般

現年43歲的楊福是岑鞏縣凱本鎮小田壩村衛生員, 2000年從黔東南州衛生學校社區醫學專業畢業後,加入到村醫隊伍。 17年來, 他視村民如親人, 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 贏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這天, 楊福很早就起了床, 他整理行裝, 提起藥箱, 匆忙地出發了。 按照計畫, 他今天又要去看望一個特殊的病人。

楊福看望的病人叫姚臘妹, 現年63歲, 身患腦梗、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 長期靠藥物維持。 從去年開始, 姚臘妹由於腰部骨質增生引發局部偏癱, 長期臥病在床。

得知情況以來, 楊福多次上門為她診療,

免費為她送去治療藥物。 每次檢查完畢, 楊福還給她做腿部按摩, 幫助她緩解疼痛, 同時鼓勵她要樹立信心, 爭取早日戰勝疾病。

楊福:

你那藥, 高血壓藥, 還是按這個量吃, 一次吃兩顆, 一天吃一次, 你還是按這個, 如果哪裡不舒服, 你隨時打我電話。

從事村醫工作, 每天服務的物件大多是老、弱、病、殘、貧等人群, 工作量非常大, 工資卻很低。 看到微薄的工資, 妻子廖號平也曾一度勸阻, 要求他辭去村醫工作, 重新考試上崗。

楊福妻子 廖號平:

那時候他打預防針, 發兩百塊錢的工資, 我就講, 你那兩百塊錢的工資怎麼生活, 又有小孩和兩個老人。

但楊福始終認為自己生在農村, 長在農村, 學醫歸來, 就應該為鄉親們看病。

楊福:

當時這個村裡的條件很艱苦,

公路不通, 手機、資訊這樣都沒有, 老百姓看病的時候都是上門來找接我, 我就覺得我幹這個村醫收到了廣大老百姓的尊重, 我覺得這樣幹下去很有意義。

小田壩村屬一類貧困村, 共有13個村民小組, 1730餘人。 由於山多地少, 大多有勞動力的村民選擇外出務工, 村裡留守老人較多。 為提高他們預防疾病能力, 楊福總是定期為老人們作體檢篩查, 並建立了詳實的居民健康檔案。

村民 謝六香:

像我們經常有病, 我是長病, 我經常吃藥, 經常都是到他這裡撿藥, 打針都是到他這裡, 甚至我走不得他還要服務上門, 像別處的、遠處的也是一樣。

忙完衛生室工作, 楊福一有時間總是背起治療箱, 走村串戶開展入戶巡診。 這17年裡,

無論田間地頭, 還是羊腸小徑, 他的足跡遍佈小田壩村每家每戶。

五保戶 楊建發:

他經常都要來望我們, 來幫我們檢查, 他這個人就是耐煩, 細緻。

村民 王明松 :

對哪個都是一樣的看待, 隨時都笑嘻嘻的, 對任何人都這樣。

從醫17年, 楊福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他的儲櫃裡擺滿了各類榮譽證書:2007年, 岑鞏縣2007年奉獻關愛心十大新聞人物。 2009-2014年, 連續五年縣級優秀村衛生員。

楊福:

不管大病小病他們都是來找我, 這是對我的一種信任, 每 當我治好一個病人, 看到他們的笑臉, 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走在行醫的道路上, 楊福翻山越嶺, 勇往直前, 他始終以仁愛之心, 燦爛微笑, 為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岑鞏台 李昌焯 唐鵬

網路編輯:張 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