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吃的飽,身體好,這話有毛病!

現在的家長沒有幾個捨得讓自己的孩子挨餓受凍的, 尤其是隔輩的老人帶孩子, 更是各種寵溺。 因為以前日子不好的時候, 溫飽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現在條件好了, 當然不能再讓孩子受苦了。 記得小時候每次去姥姥家, 總是會吃一頓頓紅燒肉, 姥姥說:多吃點, 身體才能長的好!但是, 很多時候, 從姥姥家回來總要生病。

一、吃過飽的危害!

今天摩爾坦老師要講的是:我們為什麼放著好日子不過, 為什麼不要讓孩子吃太飽?要讓孩子吃點苦呢?

中醫認為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過程中, 人體心、肝、脾、肺、腎五臟中,

小孩子有三髒不足, 就是脾、肺、腎不足。 正是因為小孩子脾胃發育不完善, 消化吸收功能比成人弱, 所以一旦餵養過量就容易出現食積的情況, 會讓小孩子生病的。

現代醫學也認為, 孩子如果飲食過量, 不但會加重孩子的胃腸道負擔, 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胃腸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 經常會出現一些腹脹、腹痛、便秘、睡眠不安的症狀。 甚至長期的飲食過量, 會使孩子的消化功能超負荷工作, 久而久之胃腸就鬧罷工了, 然後就會食積, 最後甚至會食欲不振、厭食。

因此, 我們提倡孩子不要飲食過量, 特別是晚餐不要吃多, 否則小孩吃得過飽, 又消化不了, 就容易積食, 出現口臭、便秘、睡眠不安、翻身打滾、咬牙磨牙、舌苔厚膩、晨起口中有酸腐氣味等症狀。

用中醫的道理講, 這些症狀就是因為飲食過量產生的濕熱積滯, 當小孩的身體處於這種食積滯熱的內環境狀態下, 再受到病毒細菌的感染, 就很容易生病了。

二、認識積食

說到積食, 家長總容易淺顯的認識到就是吃多了,

消化一下就好, 其實它的危害遠遠不止這些。

什麼是積食呢?

積食是脾胃虛弱裡的一個類型。 積食會引起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又會引起積食, 它們之間是互為因果的。

積食, 有的是積在胃, 就是吃東西多了, 導致胃堵了。

那麼積在脾是什麼意思呢?

當積食長期地積在胃後沒有被消除, 慢慢地脾就被傷掉了, 會給孩子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如果積在胃裡, 可能吃點山楂之類的就消掉了。 但是當積在脾以後, 脾的功能被傷了, 這是經過一個長期過程形成的, 是積食發展到後來的更嚴重後果。 這時孩子總愛腹瀉, 或者經常大便乾燥——大便前邊是硬的, 後邊是軟的, 不成型, 這是因為脾功能受傷了, 運化不了食物, 全部堵在那了。

脾積是長期形成的,

因為胃積一兩次, 是不會導致身體狀況改變的。 如果積在胃, 會出現一些比較突出的症狀, 比如口中異味、突然食欲不振, 甚至嘔吐酸水未消化食物等。

積在脾, 卻往往是慢性的過程, 在不知不覺中, 慢慢開始變得虛弱, 正氣不足。 脾積傷害孩子會更嚴重一些。

三、摩爾坦老師說:

文中我們說到了, 小孩子由於脾胃沒完全發育好, 特別容易食積。 家長一定要認識到積食的危害, 不要讓對孩子的愛變成孩子脾胃的負擔, 甚至危害孩子的健康, 在孩子積食的時候, 家長可選用板門穴、八卦穴、大腸穴等穴位進行推拿按摩, 效果顯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