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麗華委員:以“新零售”促“一刻鐘服務圈”發展

特邀界 王麗華

“一刻鐘服務圈”是指社區居民步行一刻鐘就能享受到醫療衛生、社區安全、社區文化健康教育、以及購物、餐飲娛樂等各方面的服務,讓廣大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便利與實惠。

王麗華委員發言

近幾年,“一刻鐘服務圈”發展迅速,東城區作為首都核心區,截至目前已相繼打造天壇東裡社區、永內東街社區等100餘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200余社區的便民服務,並經實踐證明已得到居民百姓越來越多的認可。 然而,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穩中有升,人民生活已不僅局限於對物質的滿足,而是更多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對現有物質條件的改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隨著人類社會從機器工業時代、網路科技時代到社交時代、場景時代的不斷發展,人類從基本的本能行動到邏輯思考、情感連接的生物進化,消費需求逐漸呈現多元化、圈層立體化發展,商業服務行業也相應反覆運算升級,因此,“一刻鐘服務圈”的服務功能亦朝著現代化和智慧化轉變,從滿足社區居民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服務,延伸拓寬至文化教育、情感社交、養老醫療、興趣體驗等前瞻性人性化服務。

基於此,結合我區“一刻鐘服務圈”發展現狀,從商業服務行業角度,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建議一:融合“智慧零售”,提升“一刻鐘服務圈”品質,助推城市精細化管理。

一是充分利用現有實體商業的創新轉型或業態升級,打造各類便民服務圈。 比如永外地區百榮世貿商城作為區域內疏解提升的大型實體商業專案,應緊密結合“一刻鐘服務圈”的提質增效,以東城區首都歷史文化為名片、重塑中軸線形象、打造“北京味、國際範”的首都核心區為宗旨,充分利用體量大、品類全的特點,以學習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商業經驗,引進新型業態新模式,提升“體驗價值”、“情感文化捕捉能力”和“人情味”等,搭建服務于周邊百姓的生活娛樂平臺、商業服務平臺、教育文化平臺以及醫療健康平臺等,打造具有功能複合化、環境體驗化、業態生活化的智慧化服務中心,滿足周邊一公里、輻射東城區乃至北京市區對於現代化商業的服務訴求。

二是充分運用互聯網+商業服務思維和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等,打通線上線下,實現“一刻鐘服務圈”共用經濟、協同經濟、體驗經濟的一體化,完成傳統實體商業向O2O智慧化商業的蛻變轉型。

建議二:提升東城區“一刻鐘服務圈”中關於居民生活需要的勞務、情感、服務的附加值。

一是通過增加文化體驗業態,助推社區文化層面的提升。 如借鑒學習日本商業發展的服務理念,營造“家”一樣的複合式文化生活空間。 如鳥屋書店發展模式,秉承把書店變成“家”的經營理念,凸顯空間設計和時間運營作為實體書店的經營優勢,為顧客提供的不止是一個個實物商品,而是表現於無數的電影、音樂、書籍中所描述的生活方式。 結合東城區本身具備的深厚傳統歷史文化底蘊,著力升級區域內居民的文化生活消費。

二是提高消費者可享受的“消費者剩餘”,豐富“一刻鐘服務圈”服務品類。 建議在社區內增加各類教育設施,如卡通人物主題天地、自然科技體驗館、體驗型4D影院、動物主題移動遊樂園等兒童體驗業態,滿足不斷增長的兒童消費服務需求。 建議增加各類成人社交型場所,如賓士咖啡館、松下生活體驗館、“不知道診所”等,滿足成人的社交與增長知識的不同服務需求,將“一刻鐘服務圈”打造成為“學與樂並存”、“知識創造價值的據點”。

建議三:發散“智慧零售”思維空間,利用資本運作為“推手”,在完成東城區疏解促提升的同時,逐步引入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型連鎖品牌,提升“一刻鐘服務圈”的連鎖化規模和商品品質。

淘汰原有“小賣部”式、“地攤式”、“開牆打洞”等雛形交易業態,通過智慧零售即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為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如引入具有新零售特點的友盒便利店超市、小麥公社、盒馬鮮生等混合經營模式品牌,豐富“一刻鐘服務圈”服務種類,實現區域性實體商業專案複合服務功能的全覆蓋。

總之,充分運用政府這支“看得見的手”進行規劃引導,同時運用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潛移默化地實踐,在商業服務業“新零售”發展背景下,通過實體商業零售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以匠人精神摸索探尋,提升區域內商業服務專案向“智慧零售”的持續轉型創新,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東城區“一刻鐘服務圈”商業服務功能將日趨健全並大放異彩,無限接軌國際化大都市,而區域內居民也定將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淘汰原有“小賣部”式、“地攤式”、“開牆打洞”等雛形交易業態,通過智慧零售即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為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如引入具有新零售特點的友盒便利店超市、小麥公社、盒馬鮮生等混合經營模式品牌,豐富“一刻鐘服務圈”服務種類,實現區域性實體商業專案複合服務功能的全覆蓋。

總之,充分運用政府這支“看得見的手”進行規劃引導,同時運用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潛移默化地實踐,在商業服務業“新零售”發展背景下,通過實體商業零售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以匠人精神摸索探尋,提升區域內商業服務專案向“智慧零售”的持續轉型創新,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東城區“一刻鐘服務圈”商業服務功能將日趨健全並大放異彩,無限接軌國際化大都市,而區域內居民也定將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