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城史| 周詢筆下有趣的成都史地人文

□林趕秋(作家、青年學者)

蜀自文翁、相如之後, 人文蔚起。 淹博之士, 代有傳人。 而那些前仆後繼的入蜀官宦, 也是多見廣聞, 且不斷為歷史寫照,

保存、傳承天府文化之功不可謂不大。 《蜀海叢談》三卷, 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蜀海叢談》是一部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歷史掌故筆記, 比較全面地記載了四川從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間的政治、財經、軍事、郵驛、文化教育的基本情況和有名人物的軼事趣聞。 作者周詢, 貴州麻江人, 自幼隨父宦游入川, 曾做過多年的幕僚, 也當過幾任知縣、知州。 民國後, 還曾主持過成都、重慶兩地的中國銀行。 因此, 他對清代的典章制度和四川軍政各方面的秘聞知之甚多, 所記也就翔實而具體。 但我們這次想鉤沉的是書中有關成都的林林總總, 尤以史地人文為主, 相對來說, 要有趣得多。

青城山

成都府知府駐省城

故又稱首府

徐心余《蜀遊聞見錄》卷首“成都府署”一條有所遺漏,

《蜀海叢談》卷一《制度類上》“各府直隸廳州”條剛好可以補闕:“府署在正府街, 相傳即蜀漢時諸葛忠武故第之基址。 大門外, 中有‘古天府’三字橫匾。 左右兩方, 向外者, 一書‘開誠心’, 一書‘布公道’;向內者, 一書‘集眾思’, 一書‘廣忠益’。 皆用武鄉侯語也。 署內有石獅二, 相傳亦漢物。 ”後二語源出諸葛亮《與群下教》:“夫參署者, 集眾思、廣忠益也。 ”但前二者是《三國志》裡的評語:“諸葛亮之為相國也, 撫百姓, 示儀軌, 約官職, 從權制, 開誠心, 布公道。 ”卻並非武鄉侯諸葛亮的原話。 成都府署之基址相傳是諸葛忠武故第, 結合正史, 我們可以做出如下推測:諸葛亮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為其僅有之私產。 他的故第則捐給了公家,
成了後世的政務機關。

同條又雲:“成都府知府駐省城, 故又稱首府。 府治設同知二, 曰:理事同知, 水利同知;設通判一, 曰:督捕通判。 此外轄州縣共十六, 曰:崇慶州、簡州、漢州、成都縣、華陽縣、雙流縣、溫江縣、新繁縣、金堂縣、新都縣、郫縣、灌縣、彭縣、崇寧縣、新津縣、什邡縣。 ”這些州縣, “皆地近省會, 田土沃衍, 人民繁庶”。 其中新都縣“為明楊升庵先生故里, 有桂湖, 即其宅址, 頗擅名勝, 桂樹尤多, 秋來香聞十餘裡。 ”楊升庵寫有一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道盡了諸葛亮時代的風雲變幻, 讓人印象深刻。

關於桂湖及其桂樹, 《蜀遊聞見錄》的描述更為詳盡:“湖水澄清, 經冬不涸。 寬廣近四十畝, 插編籬棘, 種紅白蓮殆遍。 亭榭參差, 大半近水。 正殿宏敞, 在水中央, 供奉升庵先生木主。 西南逼近城根, 有桂樹七八十株, 皆軀幹偉大, 高並城垣, 每秋花開, 幾百餘擔, 各城鎮之營茶葉及糖點業者均來此躉購。 說者謂此樹明末時載, 殊可信也。 ”

何為“同知”?清代直隸廳及各散廳之主官稱為同知。 其中有一些同知則加“撫民”或“理事”之銜。 理事同知掌管所在廳之一切行政事權。 據光緒《大清會典》, 其時於順天府、奉天府及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蘇、福建、浙江、湖北、陝西、甘肅、四川、廣東等省直隸廳及廳之同知內, 加理事之銜者共有二十人。 據《蜀海叢談》卷一《制度類上》“各廳州縣”條,

“水利同知, 駐灌縣城內, 專司都江堰之水利。 ”

灌縣名勝除了青城山

還有大名鼎鼎的都江堰

都江堰

“灌縣古名都安縣, 又名導江縣。 ”周詢說:其“境內雖有平原沃壤, 然山居多半。 且當西路咽喉, 松、理、茂、懋出入貨物皆集中於此。 商業亦盛, 政務殊繁……地近邊夷, 山谷幽深, 青城尤擅名勝。 ”松、理、茂、懋概指阿壩州, 邊夷即州內常住的少數民族, 灌縣和阿壩州自古就是唇齒相依的——“灌口為疊茂喉襟, 威茂為灌口障蔽”(轉引自清陳克繩《保縣誌》)。 而為生存計, 州內少數民族“冬則避寒入蜀, 庸賃自食, 夏則避暑反落”(《華陽國志·巴志》), 亦必經灌縣, 所以謂之“當西路咽喉”。

灌縣名勝除了青城山, 還有大名鼎鼎的都江堰。 周詢如是介紹道:“都江堰為秦太守李冰所創建, 又名都安堰,又名湔堰、犍尾堰,在灌縣城西南二十五裡。”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 水經注·江水》),可見其對農業的重要性。周詢接著說:“編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其中,堆如象鼻狀以捍水。”李冰為了防止岷江決口,毀壞堤堰,於是伐竹破竹,編成直徑三尺、長十丈的鏤空圓籠,然後在中間填滿大小卵石,累積於岸邊以壅堵減緩滔滔江水的衝擊。這種防洪工程又名“楗尾”,作“犍尾”則誤矣。《史記·河渠書》“下淇園之竹以為楗”,司馬貞索隱曰:“楗者,樹于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周詢特別指出:“內外兩江田水悉恃此堰調劑。寶瓶口刊有水則,與今川江行輪後兩岸所標識之水碼相似,例定由同知五日一報,分呈總督、藩司、成綿道、成都府。其餘堰工歲修及以時開堰封堰等事,均為同知專責。”這個同知,也指水利同知。

文殊院舊址名慈悲庵

在北較場口

文殊院

《蜀海叢談》裡還有不少傳奇故事,如卷三《人物類》有關文殊院的一段:“文殊院在成都城內北隅,紺宮琳宇,緇徒數百,為成都四大叢林之一。人多不知創建之初,實羅壯勇公一人力也。公名斯舉,四川東鄉縣人,少時為綠林之豪。有渠魁某,公兄事之。官兵捕急,遂失散。公投入行伍,十餘年間,積功至四川提督,封男爵,加太子太保,准專折奏事。時文殊院舊址名慈悲庵,在北較場口,有僧十餘人,一小刹耳。一日,公赴較場檢閱部伍,甫畢事,行不數十武,大雨如注,左右請至庵稍避,公頷之。庵中方丈聞爵帥至,率大比丘眾出迓。公於眾僧中,驀見渠魁某在內。瀕行,謂方丈曰:‘此地清淨可喜,我得暇當再來。’未數日,率材官數人,微服至庵,約寺眾逐一與談。方丈心異之,從屋後潛聽,至某僧,公以在綠林時隱語動之,某始知為公。蓋公既更名,且貴後儀容亦小異也。方丈聞此僧與公各話別後事,時笑時泣,縷縷不已。公去後,方丈召眾僧問曰:‘汝等願此廟興旺否?’眾曰:‘焉有不願者。’方丈曰:‘此其時矣!’立召某僧至座前,以衣缽付之,遣人報公曰:慈悲庵方丈已退院,某僧繼作方丈矣。公知方丈解人,大喜,立出緣薄募款修廟,公首倡捐十萬兩。落成,殆費數十萬。又為廣置腴田,以資常用。易名曰:文殊院。院中大雄寶殿有石柱四十八莖,大皆兩人合抱,長逾三丈,不能入城。公奏請拆北城一段,使之入。拆修之費皆由公捐給,竟得旨允行。至今柱末尚多有‘羅斯舉捐助’數字可辨。又院有祖堂,專供奉歷代方丈之遺像,最上一幀即某僧,所謂開山祖師也。”真像電影一般,曲折有趣。

又名都安堰,又名湔堰、犍尾堰,在灌縣城西南二十五裡。”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 水經注·江水》),可見其對農業的重要性。周詢接著說:“編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其中,堆如象鼻狀以捍水。”李冰為了防止岷江決口,毀壞堤堰,於是伐竹破竹,編成直徑三尺、長十丈的鏤空圓籠,然後在中間填滿大小卵石,累積於岸邊以壅堵減緩滔滔江水的衝擊。這種防洪工程又名“楗尾”,作“犍尾”則誤矣。《史記·河渠書》“下淇園之竹以為楗”,司馬貞索隱曰:“楗者,樹于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周詢特別指出:“內外兩江田水悉恃此堰調劑。寶瓶口刊有水則,與今川江行輪後兩岸所標識之水碼相似,例定由同知五日一報,分呈總督、藩司、成綿道、成都府。其餘堰工歲修及以時開堰封堰等事,均為同知專責。”這個同知,也指水利同知。

文殊院舊址名慈悲庵

在北較場口

文殊院

《蜀海叢談》裡還有不少傳奇故事,如卷三《人物類》有關文殊院的一段:“文殊院在成都城內北隅,紺宮琳宇,緇徒數百,為成都四大叢林之一。人多不知創建之初,實羅壯勇公一人力也。公名斯舉,四川東鄉縣人,少時為綠林之豪。有渠魁某,公兄事之。官兵捕急,遂失散。公投入行伍,十餘年間,積功至四川提督,封男爵,加太子太保,准專折奏事。時文殊院舊址名慈悲庵,在北較場口,有僧十餘人,一小刹耳。一日,公赴較場檢閱部伍,甫畢事,行不數十武,大雨如注,左右請至庵稍避,公頷之。庵中方丈聞爵帥至,率大比丘眾出迓。公於眾僧中,驀見渠魁某在內。瀕行,謂方丈曰:‘此地清淨可喜,我得暇當再來。’未數日,率材官數人,微服至庵,約寺眾逐一與談。方丈心異之,從屋後潛聽,至某僧,公以在綠林時隱語動之,某始知為公。蓋公既更名,且貴後儀容亦小異也。方丈聞此僧與公各話別後事,時笑時泣,縷縷不已。公去後,方丈召眾僧問曰:‘汝等願此廟興旺否?’眾曰:‘焉有不願者。’方丈曰:‘此其時矣!’立召某僧至座前,以衣缽付之,遣人報公曰:慈悲庵方丈已退院,某僧繼作方丈矣。公知方丈解人,大喜,立出緣薄募款修廟,公首倡捐十萬兩。落成,殆費數十萬。又為廣置腴田,以資常用。易名曰:文殊院。院中大雄寶殿有石柱四十八莖,大皆兩人合抱,長逾三丈,不能入城。公奏請拆北城一段,使之入。拆修之費皆由公捐給,竟得旨允行。至今柱末尚多有‘羅斯舉捐助’數字可辨。又院有祖堂,專供奉歷代方丈之遺像,最上一幀即某僧,所謂開山祖師也。”真像電影一般,曲折有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