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攝友照片點評(拍攝思路都不清楚就拍不出好片)

讓大家將照片描述寫清楚之後, 我發現很多大家在觀念上的誤區看片子看不全面的。

今天的幾張照片, 我非常認真的幫大家理了理思路。

希望對於大家有幫助。

想參與攝影筆記照片點評。

電腦登錄的話, www.sybj.com

然後記住按照我的格式寫描述, 格式就在上傳頁面。

這個欄目我幾乎每天都寫。 但是現在閱讀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如果大家喜歡這個欄目。 希望大家多傳照片, 多看本文, 多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謝謝了!

取景:在墨爾本展覽館看Dior百年服飾展, 一位坐著輪椅的老太太吸引了我, 雖然年邁雖然殘疾, 但依然打扮精緻, 追求時尚, 西方老人的這種人老心不老的精神讓我欽佩。

曝光:因為是室內拍的, 曝光是多准老奶奶的臉部

虛實:全實

構圖:對角線構圖

後期:用手機軟體調整了一下, 把後面很亂的部分做黑了, 自我感覺要好一些

點評:作者被一個觀展的老年美女吸引,

拍下了這張。 那麼我覺得從內容上, 也就是取景負責的方面, 有一定缺失。 我能看到老人, 能看到推車的女人, 但是Dior在哪?所以雖然能看到她的正面, 但是這個環境我覺得是你要交代的。

此外, 這張照片的畫質實在是。 這個不賴你, 現在手機攝影是不可逆的趨勢。 這個世界每年產生的照片一大部分就是手機拍攝的。 所以攝影筆記也早早就有了手機攝影課。 但是我們也要看清現在手機的局限性。

比如這張照片中的畫質實在是已經到了毀照片的地步。 如果不是重大題材的話, 我覺得如果身邊只有手機的話, 對於這張的光線, 真是可以放棄了。

作者是參加過攝影筆記月賽還獲過獎的攝友吧。 不過這張這兩個問題足夠毀掉照片了。

就這樣。

2分。

取景:拍落日的時候蹭拍, 主要以這個女生為主, 後麵包了一下海和沙灘交代一下背景

曝光:稍微偏亮一點

虛實:主要把人拍實, 後景虛化

構圖:中心構圖把算是, 原圖雜物比較多。

後期:重新剪裁了配合構圖。 顏色調的偏黃和亮一點想有點兒膠片的感覺,

然後人物的皮膚和明暗稍微弄了一下。

點評:取景方面, 背景是不是覺得太亂了?到底什麼時候會說背景亂, 什麼時候不亂。 其實標準很簡單, 就是看背景會不會對於主體有干擾。 這張顯然就是干擾。

同時, 這個姑娘壓根就沒看你, 肯定看人家BF呢。 所以配上這個背景就更加顯得……沒什麼可拍的。 有本事自己弄個GF去。

曝光和虛實沒什麼問題。

構圖來說人物可以稍稍靠下點。

主要就是這個取景已經不行了。 2分。

取景:固關長城古驛道

曝光:手動曝光, 主要想提現路的質感, 城牆的古老。

虛實:近景清晰遠離模糊

構圖:居中對稱

後期:略調對比度,清晰度。

點評:幫你整理思路吧。

取景方面,這個門洞不錯,然後看到對面有遊人,借著遊人來一張景點的圖。上面要保留門洞上面的字兒。前景的石板路也想表現一下。

這是我猜的你要拍攝的動機和當時所想。

問題是,前景太多,你可以考慮蹲下。字上面空間太少,多留點(這屬於構圖的問題了)。然後人物要麼你就別要,想要就讓人的位置走的好點。而且吧,等個好點的人物不好麼?

曝光方面,手動曝光也要講影調啊。我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場景用M檔?然後你的影調是以什麼作為標準的呢?

這個場景,不管是光圈優先還是快門優先,我覺得都有道理。

虛實方面,這算是張風景照。所以遠近都清晰沒任何問題。看起來也是這樣子的。看你離這個門洞也不算近了。用攝影筆記的景深計算器計算一下。F6.3的光圈和24mm的焦距你有個3米多的拍攝距離,就超焦距的,所以從畫面中看,你畫面中遠沒有很遠的遠景,所以整個畫面都清晰是很可能的。

不知道你的近景清晰遠景模糊是怎麼看出來的。

構圖來說,考慮門和字在畫面中的位置。考慮跑過來的孩子或者你再等其他人的位置。

3分。

取景地為小鎮上的一個小小的鞋包廠裡,裡面工人不多,十個不到,裡面的工人每天沒日沒夜的幹著一個幾分錢的活。當我進入那個廠裡 ,媽媽知道我來意圖,便告訴我那邊的一個小屋子裡有個老奶奶,你去看看,當我打開屋子的門,昏暗的房間裡 周圍都是一些鞋子的半成品,一位老奶奶正在將一雙雙鞋子套平,我看著她的手,拍下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用了大光圈,使雜亂的背景虛化,突出了畫面中央那雙粗糙滿布皺紋的手,但虛化後的背景又富有線條感,讓環境更加鮮明生動。

在構圖上將主體放在螢幕中心,強調了主題,形成較強的視覺衝擊。並且在後期處理上加強了對比度和銳度,讓環境結構更加突出,強調氣氛,和老人手上皺紋的質感,讓人感受到滄桑與歲月在手指間流淌。也許曾經美麗過,但現在飽經滄桑的容顏,我也為之沉浸。

點評:我看你說了取景、虛實、構圖。似乎唯獨沒說曝光。你知道你的問題就是出在曝光方面嘛?

這樣的場景拍攝成低調的絕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咱們不能弄得畫面你要表現的主體黑到看不見啊。

畫面中我就看到幾個白的東西,手啊,皮革啊,不趴在上面仔細看怎麼能看清?

你對於曝光的控制實在是太差了。

1分。

取景:路上偶遇騎在驢背上的一家人,父親在前面引路,母親和兒子在後面緊隨。我當時在汽車上,推開車窗拍攝,光圈開最大,提高速度,保證清晰度。

曝光:光圈優先、評價測光,當時是中午,為防止天空過曝,曝光補償減了0.67EV。

虛實:對焦在前面的父親身上,保證清楚,母親和兒子有點兒虛,遠景無所謂了。

構圖:當時的拍攝地點是山坡,有傾斜度,相機也可能沒端平,顯得傾斜很大,後期乾脆也不做調整,顯出了路途的艱辛。構圖基本是三分法,人物和地面占三分之一,天空占三分之二,作為主要人物的父親居中,畫面的左側是前行的方向,留出空間。

後期:小幅度減少色階、提高對比,大幅度提亮陰影,保證面部亮度,適當壓低高光、增加飽和度,保證藍天、白雲。

點評:行車路上偶遇抓拍一張。挺好玩的一個場景,要是我看到也會拍。然後看你的曝光模式啊,用了光圈優先。顯然這個需要快門速度的,你應該調節為快門優先。

那麼問題來了,抓拍的時候到底是調節到快門優先模式快,還是光圈優先下我們將光圈開到最大比較快?

這張照片中拍攝的時間是大白天,所以如果我們講光圈開到最大——只要鏡頭最大光圈不是太小,你的快門速度都能夠比1/1000s快。所以也許你就狂搓光圈到最大,操作速度上還是很快的。

不過如果從光圈優先到快門優先肯定更快,因為模式轉盤就撥一下就行。

那麼有同學可能奇怪了。調節到快門優先之後,不是要調節快門值麼?其實我們平時用完快門優先之後,儘量將快門值設置為1/2000s或者1/4000s這樣的高快門值。然後下次調節到快門優先時,就是這個速度了。直接抓。

那麼有同學又問了。那麼我調節快門優先是為了用慢門,這不還得從1/2000s往慢了調節嗎?不是也會耽誤時間嗎?

你想啊,需要抓拍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就是要高快門速度。用慢門的時候往往不需要你著急忙慌的。

所以顯然我說的方案操作起來更快。

何況如果是一個比較暗的環境下,我的方案可行。你的方案用自動感光度就不行了,需要手動再調節感光度到高位。而快門優先+自動感光度,這個不需要調節什麼了。

以上這段操作看不懂的,可以把攝影筆記的曝光部分好好看看。(訂閱號回復:7,然後8、9、10……一篇一篇看下去。)

你的曝光還有一個問題,減曝光了之後,後期調暗部的亮度,結果三個人有點發光了。所以你看你的曝光有問題。只要天空不死白,顯然後期壓暗色階中的亮部和白色色階就可以了。畫質也會更好。

構圖方面,人物下面的空間太小了。

整體幫你梳理了一下,你看看的技法上是不是還需要不斷提升?

4分。

城牆的古老。

虛實:近景清晰遠離模糊

構圖:居中對稱

後期:略調對比度,清晰度。

點評:幫你整理思路吧。

取景方面,這個門洞不錯,然後看到對面有遊人,借著遊人來一張景點的圖。上面要保留門洞上面的字兒。前景的石板路也想表現一下。

這是我猜的你要拍攝的動機和當時所想。

問題是,前景太多,你可以考慮蹲下。字上面空間太少,多留點(這屬於構圖的問題了)。然後人物要麼你就別要,想要就讓人的位置走的好點。而且吧,等個好點的人物不好麼?

曝光方面,手動曝光也要講影調啊。我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場景用M檔?然後你的影調是以什麼作為標準的呢?

這個場景,不管是光圈優先還是快門優先,我覺得都有道理。

虛實方面,這算是張風景照。所以遠近都清晰沒任何問題。看起來也是這樣子的。看你離這個門洞也不算近了。用攝影筆記的景深計算器計算一下。F6.3的光圈和24mm的焦距你有個3米多的拍攝距離,就超焦距的,所以從畫面中看,你畫面中遠沒有很遠的遠景,所以整個畫面都清晰是很可能的。

不知道你的近景清晰遠景模糊是怎麼看出來的。

構圖來說,考慮門和字在畫面中的位置。考慮跑過來的孩子或者你再等其他人的位置。

3分。

取景地為小鎮上的一個小小的鞋包廠裡,裡面工人不多,十個不到,裡面的工人每天沒日沒夜的幹著一個幾分錢的活。當我進入那個廠裡 ,媽媽知道我來意圖,便告訴我那邊的一個小屋子裡有個老奶奶,你去看看,當我打開屋子的門,昏暗的房間裡 周圍都是一些鞋子的半成品,一位老奶奶正在將一雙雙鞋子套平,我看著她的手,拍下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用了大光圈,使雜亂的背景虛化,突出了畫面中央那雙粗糙滿布皺紋的手,但虛化後的背景又富有線條感,讓環境更加鮮明生動。

在構圖上將主體放在螢幕中心,強調了主題,形成較強的視覺衝擊。並且在後期處理上加強了對比度和銳度,讓環境結構更加突出,強調氣氛,和老人手上皺紋的質感,讓人感受到滄桑與歲月在手指間流淌。也許曾經美麗過,但現在飽經滄桑的容顏,我也為之沉浸。

點評:我看你說了取景、虛實、構圖。似乎唯獨沒說曝光。你知道你的問題就是出在曝光方面嘛?

這樣的場景拍攝成低調的絕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咱們不能弄得畫面你要表現的主體黑到看不見啊。

畫面中我就看到幾個白的東西,手啊,皮革啊,不趴在上面仔細看怎麼能看清?

你對於曝光的控制實在是太差了。

1分。

取景:路上偶遇騎在驢背上的一家人,父親在前面引路,母親和兒子在後面緊隨。我當時在汽車上,推開車窗拍攝,光圈開最大,提高速度,保證清晰度。

曝光:光圈優先、評價測光,當時是中午,為防止天空過曝,曝光補償減了0.67EV。

虛實:對焦在前面的父親身上,保證清楚,母親和兒子有點兒虛,遠景無所謂了。

構圖:當時的拍攝地點是山坡,有傾斜度,相機也可能沒端平,顯得傾斜很大,後期乾脆也不做調整,顯出了路途的艱辛。構圖基本是三分法,人物和地面占三分之一,天空占三分之二,作為主要人物的父親居中,畫面的左側是前行的方向,留出空間。

後期:小幅度減少色階、提高對比,大幅度提亮陰影,保證面部亮度,適當壓低高光、增加飽和度,保證藍天、白雲。

點評:行車路上偶遇抓拍一張。挺好玩的一個場景,要是我看到也會拍。然後看你的曝光模式啊,用了光圈優先。顯然這個需要快門速度的,你應該調節為快門優先。

那麼問題來了,抓拍的時候到底是調節到快門優先模式快,還是光圈優先下我們將光圈開到最大比較快?

這張照片中拍攝的時間是大白天,所以如果我們講光圈開到最大——只要鏡頭最大光圈不是太小,你的快門速度都能夠比1/1000s快。所以也許你就狂搓光圈到最大,操作速度上還是很快的。

不過如果從光圈優先到快門優先肯定更快,因為模式轉盤就撥一下就行。

那麼有同學可能奇怪了。調節到快門優先之後,不是要調節快門值麼?其實我們平時用完快門優先之後,儘量將快門值設置為1/2000s或者1/4000s這樣的高快門值。然後下次調節到快門優先時,就是這個速度了。直接抓。

那麼有同學又問了。那麼我調節快門優先是為了用慢門,這不還得從1/2000s往慢了調節嗎?不是也會耽誤時間嗎?

你想啊,需要抓拍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就是要高快門速度。用慢門的時候往往不需要你著急忙慌的。

所以顯然我說的方案操作起來更快。

何況如果是一個比較暗的環境下,我的方案可行。你的方案用自動感光度就不行了,需要手動再調節感光度到高位。而快門優先+自動感光度,這個不需要調節什麼了。

以上這段操作看不懂的,可以把攝影筆記的曝光部分好好看看。(訂閱號回復:7,然後8、9、10……一篇一篇看下去。)

你的曝光還有一個問題,減曝光了之後,後期調暗部的亮度,結果三個人有點發光了。所以你看你的曝光有問題。只要天空不死白,顯然後期壓暗色階中的亮部和白色色階就可以了。畫質也會更好。

構圖方面,人物下面的空間太小了。

整體幫你梳理了一下,你看看的技法上是不是還需要不斷提升?

4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