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朝鮮為什麼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15年前的今天, 2003年1月10日, 朝鮮政府突然發表聲明稱, 由於美國繼續對朝鮮實施敵對政策, 並“唆使”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了對朝鮮國家主權和尊嚴造成威脅的決議, 因此朝鮮必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朝鮮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就提出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 並於1985年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 NPT第4條規定, 朝鮮有權和平利用核能, 同時必須在簽約後18個月內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檢查, 以防其用於軍事目的。 但朝鮮在6年多後才有條件簽署了該協定。

IAEA從1992年5月開始對朝進行了多次核查, 但都沒有發現朝鮮製造核武器的確鑿證據。 但美國根據衛星照片懷疑朝鮮企圖製造核武器, 並已分離出高於朝鮮申報的量的鈈。 IAEA據此要求對朝鮮甯邊附近兩處場所進行特別檢查, 並於1993年2月26日向朝發出最後通牒。

美韓則威脅於1993年3月9日恢復舉行“協作精神”軍事演習。

面對壓力, 朝鮮全國進入“准戰時軍事狀態”, 並於3月12日正式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成為第一個退出該條約的國家。 後來, 美朝通過紐約高級會談, 在朝鮮宣佈退出條約生效的前一天, 即1993年6月11日達成初步協定。 朝鮮又宣佈中止執行退出NPT的決定。

布希總統上臺後, 美國情報部門懷疑朝鮮沒有遵守兩國簽署的《框架協議》, 派時任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于2002年10月訪朝。 凱利向朝方出示了證明朝鮮有秘密核計畫的“有力證據”。 此後, 美國宣佈停止向朝鮮繼續運送重油。 朝鮮則於2002年12月22日宣佈解除核凍結, 並於次年1月10日宣佈正式退出《核不擴散條約》, 次日起生效。

聲明全文如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

今天, 朝鮮半島出現了朝鮮民族的自主權和國家安全嚴重受到威脅的緊張局勢。 美國於2002年11月29日和2003年1月6日兩次敦促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反對我國的有關決議。

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的決議中把我們當作敵人來對待, 強迫我們立即拋棄核計畫。 該項決議通過後不久,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局長下達了最後通牒, 讓我們在幾周內必須履行該決議。 這說明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充當了美國的發言人, 被美國利用為解除我們的武裝, 消滅社會主義制度的工具。

特別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嚴重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美國隻字不提, 強迫我們接受美國蠻橫的要求, 放棄武裝。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的所謂“決議”,

嚴重侵害了我國的自主權和民族尊嚴。

現在破壞朝鮮半島和平與安全, 把局勢推向極端的幕後指使者是美國。

布希政府上臺後, 美國政府非但不向朝鮮提供不使用核武器的保證, 反將朝鮮確定為“邪惡軸心”, 將朝鮮列為“先發制人”核打擊對象。 美國以“核威脅”為藉口, 又停止履行朝美核框架協議中規定的向朝鮮提供重油的條款, 拒絕簽訂我們提出的朝美互不侵犯條約。

在朝鮮半島內形成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的1993年3月, 我們不得不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原因也是因為美國實施反對我們的核戰爭政策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不公正待遇。

在我國的最高利益嚴重受損的情況下, 為了維護國家、民族的生存權和尊嚴,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做出如下決定:

第一、在美國單方面拋棄1993年6月11日發表的朝美共同聲明的條件下, 共和國政府宣佈暫時保留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有關承諾立即生效。

第二、隨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今後不再受制於該條約第三條規定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擔保協議的約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對美國實施敵視我們共和國政策和追隨美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不公平待遇的自衛行為。

我們雖然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但朝鮮無意製造核武器, 現階段我們的核活動只限於為了填補電力缺口的電力生產。

如果美國停止對我國的敵對政策,解除對我國的核威脅,我們可以通過朝美之間的檢證手段證明我國沒有生產核武器。

美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不能推卸回避我國提出的和平解決核問題的提案,致使我們不得不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責任。

朝核問題

對於朝鮮問題,普京表示,是西方煽動平壤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利比亞和伊拉克的遭遇讓朝鮮看不到其他出路,除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朝鮮沒有別的辦法自衛。

【專題文章導讀】

♦ 俄羅斯教科書怎樣記述朝鮮戰爭的?

♦ 抗美援朝2萬名志願軍戰俘,為什麼有1.4萬名去了臺灣?

♦ 深度揭秘:朝鮮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回復關鍵字“ 朝鮮01”,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鑒今

如果美國停止對我國的敵對政策,解除對我國的核威脅,我們可以通過朝美之間的檢證手段證明我國沒有生產核武器。

美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不能推卸回避我國提出的和平解決核問題的提案,致使我們不得不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責任。

朝核問題

對於朝鮮問題,普京表示,是西方煽動平壤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利比亞和伊拉克的遭遇讓朝鮮看不到其他出路,除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朝鮮沒有別的辦法自衛。

【專題文章導讀】

♦ 俄羅斯教科書怎樣記述朝鮮戰爭的?

♦ 抗美援朝2萬名志願軍戰俘,為什麼有1.4萬名去了臺灣?

♦ 深度揭秘:朝鮮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

回復關鍵字“ 朝鮮01”,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鑒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