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升米養恩,斗米養仇

中國有句古話:升米養恩, 斗米養仇。

如果你在別人危難的時候, 給他一個適當的幫助, 然後推他往前走一步, 他會永遠感激你。

如果你給他的恩惠, 遠遠超過了困境對他的限制, 他就會對困境麻木, 甚至放棄要突破困境的意願, 然後對你形成依賴, 由感激變成理所當然。

當你不再設施的時候, 他就會對你反目成仇。 這就叫人性

1、《世說新語》賢媛篇裡有這樣一則故事:三國時, 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 閨女出嫁前, 她說“到了婆家, 你可千萬不要做好事喲。 ”閨女不解問母親:“您不讓我做好事, 那我可以做壞事嗎?”母親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

更何況是壞事!”

趙姬說的這番話很複雜, 既有哲學問題, 又有道德問題, 還牽扯到心理學問題。 餘嘉錫在其《世說新語箋疏》中為趙姬的話語心生感慨, 他說:“蓋古之教女者之意, 特不願其遇事表暴, 斤斤於為善之名, 以招人之嫉妒, 而非禁之使不為善也。 ”

好事不是不可以做, 怕的是他人習慣了這樣做, 甚而認為天生就該這樣做。 最可怕的是, 說話管用的人把做好事者當典型, 號召大家來學習, 搞得做好事的下也下不來, 壞也壞不了, 苦不堪言。 這就是我們教育中的盲點。

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 第一次為一個人提供幫助時, 他會對你心存感激, 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 到了N次以後, 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應該為他做的,

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 他會對施助者心存怨恨。

2、擁有一顆悲憫之心是非常高尚的, 許多有能力的人, 將這顆悲憫之心化為滿腔熱血, 去無私地幫助那些身邊的弱勢群體。

很多慈善家、NGO組織者和心懷悲憫的好人, 在對某些人(注意是某些人)進行幫助之後, 卻事與願違, 但很多時候, 我們的幫助, 竟然回饋我們的是冷冰冰的傷害。

如果用經濟學的概念解釋, 我認為這是一種“感恩的邊際效應”。 神馬是邊際效應呢?枯燥的經濟學定義我就不在這裡複製了, 我來舉個栗子吧

你快餓死了, 有人給了你一個饅頭, 你感激的恨不得給他做牛做馬;然後又有人送你饅頭, 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後,

又一個饅頭之後, 你飽了;然後, 依然有人不斷送你饅頭……

當你手裡攥著幾十個饅頭, 你幾乎已經忘記這些人救了你, 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艸, 這幫傻B慈善作秀的為什麼只知道送饅頭, 我還需要衣服, 我還需要錢……

第一次收到來自陌生人的幫助,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 但如果同一個人對他施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後呢?

不好意思, 他會覺得這理所應當!一旦你停止了對他的幫助, 他反而會心生怨念。 重要的是, 在這一連串的活動中, 受到幫助的人心中的感激遞減, 而遞減到一定程度上, 受助者幾乎已經坦然地接受別人的饋贈, 並認為這理所應當。 最後, 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 並絲毫在心理上不覺得這有任何不妥。

你說, 饅頭店資助的都是底層窮人, 窮人畢竟有其思維局限性。 除了“感恩的邊際效應”之外, 再向各位普及一個心理學概念:“失敗者的憤怒”。

失敗者的憤怒, 是源於對自己失敗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與恐慌, 但由於人總是能夠無條件的原諒自己, 因此這種對自身境遇的自卑與恐慌, 在自我心理的調節下(或者你可以理解為扭曲下), 從一開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檢討, 而轉嫁到他人。

強於自己的人總在提醒自己的失敗, 而人又無條件原諒自己的無能並轉移自己的自卑。 因此“失敗者的憤怒”在越親近的關係中, 表現的越明顯, 因為他潛意識裡認為你們的能力思維格局都是一個層次的, 你比我過得好, 只是運氣好而已,

他永遠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 雖然部分人確實是因為運氣好而過上好日子的。

當年都是一起玩泥巴的小夥伴, 憑什麼你開賓利;當年都是一起吃路邊攤的好閨密, 憑什麼你拎愛馬仕嫁高富帥而我買個尿不濕還要比價;當年都是村裡的破落戶, 憑什麼你家住別墅而我依然只能在土坯房裡打麻將……

“你現在過的比我好, 早晚有一天會落魄”就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

“我給你一顆糖, 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 你就對我有看法了, 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 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 ”

這段話, 也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 糖塊數量的不公平使她在潛意識中有了自己處於“失敗的朋友關係”的擔憂與自卑, 而本能引導她直接將問題轉移到送糖者身上, “是你做人有問題”,而如果不幸你一直無私地送她糖,那麼她更早已沒有當初接受第一塊糖時的溫暖與感動,所以,一旦你送的少了或者停止贈送,你的朋友將不可逆轉地產生憤怒。

“是你做人有問題”,而如果不幸你一直無私地送她糖,那麼她更早已沒有當初接受第一塊糖時的溫暖與感動,所以,一旦你送的少了或者停止贈送,你的朋友將不可逆轉地產生憤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