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65年“間諜幽靈”折戟包頭(二)

解放軍合計擊落的5架U-2偵查機

“543”部隊在大青山設伏

巍巍大青山見證著歷史

1964年, 我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 核基地的建設日益受到美國和臺灣國民黨政權的關注, 臺灣“黑貓中隊”加緊了對我國西北廣大地區的電子偵察。 為應對敵人的電子偵察, 當時主管國土防空作戰的空軍副司令員成鈞與參加機動設伏的各營領導幹部研究決定, 在制導雷達上架裝新研製的反干擾設備,

以對付U-2偵察機上的回答干擾波形。 同時針對夜間作戰的特點, 組織戰鬥合練, 熟練掌握夜間操縱兵器的技術和反干擾作戰方法。 包頭是敵人偵察的重點, 也是導彈部隊理想的設伏場所。 成鈞副司令員決定集中“543”部隊在大青山區——包頭土右旗薩拉齊機動設伏, 等待獵殺U-2偵察機。

1964年3月底至4月初, “543”部隊導彈一、二、三營相繼進入包頭大青山區, 但是一個月過後, U-2偵察機並沒有出現。 之後, 一、二營受命撤離。 10月, 羅布泊原子彈爆炸之前, 導彈二、三營到蘭州地區, 一營回到土右旗機動設伏。 在此期間, U-2偵察機曾利用夜間兩次飛到西北腹地偵察。

導彈一營回到薩拉齊設伏後, 在雷達上悄悄裝上了經成鈞副司令員在青海湖親自檢驗的照射天線,

空軍黨委正式命名為“反電子預警2號”。 成鈞副司令員要求導彈一營保證在作戰中用好它, 與U-2偵察機展開新的角逐。 此時的導彈一營, 承擔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營是新中國第一個地空導彈營, 二營組建比一營晚兩個多月, 卻已經四戰四捷, 擊落U-2偵察機3架, 一營卻仍無戰果。 1964年8月9日上午, 一架U-2偵察機進入廣西邊境寧明地區導彈一營的設伏陣地, 鉚足了勁早已嚴陣以待的一營, 以三發導彈升空打算一舉擊落U-2偵察機, 不料, 制導雷達上新安裝的照射天線因零件故障, 在導彈發射後即出現故障失控, U-2偵察機溜之大吉。 之後, 一營將“八九慘敗”當成奇恥大辱, 每個戰士的茶缸、毛巾上, 都赫然印著“八九慘敗”字樣,
提醒全營官兵早日雪恥。

營長汪林指揮導彈一營對照射天線進行調試, 發現了3種不同制式雷達之間協同作戰的方法, 並形成方案, 把保證在戰鬥中打開制導天線便能一下子抓住目標的操作程式納入部隊的日常訓練中。 為保證抓住戰機一戰成功, 汪林營長做出決定:全營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嚴寒裡, 突擊進行夜間訓練。 導彈一營官兵一遍又一遍地反復演練, 只等U-2偵察機來時一舉將其擊落。

3發導彈兩發命中目標

1965年1月11日, “543”部隊一營營長汪林在敵U-2偵察機殘骸前, 向空軍副司令員成鈞彙報戰鬥經過。

1965年1月9日晚, 一場暴風雪的到來, 造成露宿在大青山腳下導彈一營多數帳篷營房倒塌, 官兵們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嚴寒中,

不得不與暴風雪搏鬥著。 而此時, 臺灣“黑貓中隊”的少校飛行員張立義在9日下午接受了進入大陸進行夜間偵察照相的任務。

10日白天, 包頭地區雲開日出, 18時左右, 張立義駕駛3521號U-2偵察機從桃園機場貼著海面低空飛行, 躲避開大陸沿海的雷達。 19時56分左右, U-2偵察機由膠州灣上空進入大陸偵察, 方向是山東日照、德州, 河北阜平、黃驊, 山西大同、朔州, 內蒙古托克托、包頭。 在此之前, 張立義曾執行過5次進入大陸偵察照相的任務, 僅在1964年10月至12月間, 他就3次到大陸偵察, 受到了蔣介石的兩次接見, 被評為年度的“克難英雄”。

10日天色剛剛擦黑, 一營指揮所收到敵情通報:U-2偵察機一架, 高度2萬米, 時速750公里, 從東海向青島直飛……, 敵機從濟南和北京之間穿過……, 敵機進入山西,從山陰南面奔內蒙古托克托前進。U-2偵察機距離一營陣地640公里。營指揮所便提前進入了一等戰鬥狀態。U-2偵察機距離350公里時,汪林營長命令部隊進入一級戰鬥狀態。

在保存下來的作戰標圖上,清晰地記錄著擊落U-2偵察機的過程:從晉西北的山陰到內蒙古托克托之間,標有一條藍色的U-2偵察機飛行航跡,航跡兩側插著一塊塊長方形的標記,像現代高速公路兩側的路標。一些長方形的路標上,標記著U-2偵察機一步一步被擊落的進程:距離253公里,營警-1l雷達發現目標。距離210公里,做到雷達開啟準備。距離129公里,制導雷達第三次功能檢查。距離66公里,松-9雷達發現目標。距離57公里,汪林營長定下射擊決心。距離44公里,航路捷徑12公里,汪林營長命令:打開制導雷達天線,當即發現目標。距離34公里,航路捷徑12公里,遭遇線24公里,汪林營長命令:按2、3、1順序,發射導彈。三發導彈發射的結果,第1、2發命中目標。

殘骸散落在薩拉齊東北19公里處

《人民日報》報導了我軍擊落美制U-2偵察機的消息。

據張立義回憶,他駕駛U-2偵察機在黑夜中飛行,在密封的座艙裡除了面前的幾隻閃閃發亮的儀錶和發動機單調的響聲,什麼也看不見,他心裡不時想著隊長臨行前給自己鼓勁的話:你的飛機上安裝著美國最先進的反地空導彈的電子偵察預警裝置,只要地面雷達一開機,預警裝置會釋放出強烈的電子干擾,使地面的導彈偏離正確的軌道。後來他一看儀錶,才發覺偵察機已經進入了山東半島上空。他睜大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電子干擾系統的紅綠燈和螢光屏。在張立義心中,只要見到這紅綠燈一亮,聽見耳機裡有嚓嚓的響聲,就知道我軍的導彈(薩姆-2導彈)快要來了,他可以立即採取規避動作,擺脫飛彈的攻擊。他還知道,美國人還為他這架U-2偵察機新裝上了一個13電子干擾系統(簡稱“13系統”),這個系統是專門用來干擾我軍導彈的。

1965年1月10日21時左右,U-2偵察機飛到了內蒙古上空,呼和浩特電臺發出的信號格外清晰。張立義看了一下表,再有一刻鐘完成紅外照相任務就可以返航了。於是,他檢查了一下飛行航線,方位、角度、高度,一切正常,立即打開了紅外照相機,開始進行U-2偵察機夜間高空照相。

此時,張立義一面加大油門,取直線對準目標區全速飛去;一面不眨眼地望著“13系統”。“13系統”始終沉默著,沒有出現紅綠燈的警告,耳機裡也聽不見讓他心驚的嚓嚓聲音,螢光屏上更不曾出現亮帶。張立義沒有發覺也沒有想過,當然更不可能知道:此時此刻,他的偵察機上的“13系統”,已經被我軍導彈一營制導雷達上的照射天線蒙住了眼睛,堵塞了耳朵,他那紅綠燈、耳機裡的嚓嚓聲和光屏上的亮帶都不可能再出現了。

21時15分,當導彈一營營長汪林命令打開制導雷達天線的一刹那,張立義見“13系統”的指示燈亮了一下,卻並不見閃動,螢光屏上300度的方位上出現了一條很短且不很亮的亮帶。這時,張立義猶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手動“13系統”的電鈕,他的猶豫只是一閃念。但就在這一閃念間,他看到一串火球突然從右下方射來,他覺得偵察機猛烈地震抖了一下,接著駕駛艙外面閃起一道刺眼的紅光,刺得他頭腦裡生出一個閃念——飛彈!這個訓練有素、駕駛技術高超的飛行員,只來得及伸手到座椅下狠拉了一下彈射裝置,在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響中,他覺得身子在朝一個無底的黑洞中沉了下去。

被兩顆導彈擊中的U-2偵察機殘骸,散落在薩拉齊陣地東北19公里的雪地裡。11日清晨,空軍司令部派專人從北京乘飛機趕到前線尋找“13系統”,在民兵的配合下,找到了該系統。

被俘的臺灣飛行員後來獲釋

1991年,張立義(左)與張家淇(右)在美國“重婚”。

當跳傘逃生被俘的臺灣飛行員張立義,在土右旗沙海子公社招待處吃雞蛋麵條時,臺灣張立義的家裡,國民黨空軍司令徐煥升上將送達了張立義罹難的噩耗。臺灣《中央日報》1965年1月12日是這樣報導的:空軍少校張立義不幸於10日夜駕U-2偵察機到大陸執行任務時殉難。空軍司令徐煥升上將特于11日午間專程前來親向張少校夫人張家淇、子女和岳父母等慰問。

張立義被俘後,被安排在北京的空軍招待所裡住了5年,大陸軍方也不問他任何關於U-2偵察機的事情。1969年張立義獲釋,此後他當過農民、工人、南京航空學院工廠工程師。1991年,他與親人分別27年後在美國重逢。

敵機進入山西,從山陰南面奔內蒙古托克托前進。U-2偵察機距離一營陣地640公里。營指揮所便提前進入了一等戰鬥狀態。U-2偵察機距離350公里時,汪林營長命令部隊進入一級戰鬥狀態。

在保存下來的作戰標圖上,清晰地記錄著擊落U-2偵察機的過程:從晉西北的山陰到內蒙古托克托之間,標有一條藍色的U-2偵察機飛行航跡,航跡兩側插著一塊塊長方形的標記,像現代高速公路兩側的路標。一些長方形的路標上,標記著U-2偵察機一步一步被擊落的進程:距離253公里,營警-1l雷達發現目標。距離210公里,做到雷達開啟準備。距離129公里,制導雷達第三次功能檢查。距離66公里,松-9雷達發現目標。距離57公里,汪林營長定下射擊決心。距離44公里,航路捷徑12公里,汪林營長命令:打開制導雷達天線,當即發現目標。距離34公里,航路捷徑12公里,遭遇線24公里,汪林營長命令:按2、3、1順序,發射導彈。三發導彈發射的結果,第1、2發命中目標。

殘骸散落在薩拉齊東北19公里處

《人民日報》報導了我軍擊落美制U-2偵察機的消息。

據張立義回憶,他駕駛U-2偵察機在黑夜中飛行,在密封的座艙裡除了面前的幾隻閃閃發亮的儀錶和發動機單調的響聲,什麼也看不見,他心裡不時想著隊長臨行前給自己鼓勁的話:你的飛機上安裝著美國最先進的反地空導彈的電子偵察預警裝置,只要地面雷達一開機,預警裝置會釋放出強烈的電子干擾,使地面的導彈偏離正確的軌道。後來他一看儀錶,才發覺偵察機已經進入了山東半島上空。他睜大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電子干擾系統的紅綠燈和螢光屏。在張立義心中,只要見到這紅綠燈一亮,聽見耳機裡有嚓嚓的響聲,就知道我軍的導彈(薩姆-2導彈)快要來了,他可以立即採取規避動作,擺脫飛彈的攻擊。他還知道,美國人還為他這架U-2偵察機新裝上了一個13電子干擾系統(簡稱“13系統”),這個系統是專門用來干擾我軍導彈的。

1965年1月10日21時左右,U-2偵察機飛到了內蒙古上空,呼和浩特電臺發出的信號格外清晰。張立義看了一下表,再有一刻鐘完成紅外照相任務就可以返航了。於是,他檢查了一下飛行航線,方位、角度、高度,一切正常,立即打開了紅外照相機,開始進行U-2偵察機夜間高空照相。

此時,張立義一面加大油門,取直線對準目標區全速飛去;一面不眨眼地望著“13系統”。“13系統”始終沉默著,沒有出現紅綠燈的警告,耳機裡也聽不見讓他心驚的嚓嚓聲音,螢光屏上更不曾出現亮帶。張立義沒有發覺也沒有想過,當然更不可能知道:此時此刻,他的偵察機上的“13系統”,已經被我軍導彈一營制導雷達上的照射天線蒙住了眼睛,堵塞了耳朵,他那紅綠燈、耳機裡的嚓嚓聲和光屏上的亮帶都不可能再出現了。

21時15分,當導彈一營營長汪林命令打開制導雷達天線的一刹那,張立義見“13系統”的指示燈亮了一下,卻並不見閃動,螢光屏上300度的方位上出現了一條很短且不很亮的亮帶。這時,張立義猶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手動“13系統”的電鈕,他的猶豫只是一閃念。但就在這一閃念間,他看到一串火球突然從右下方射來,他覺得偵察機猛烈地震抖了一下,接著駕駛艙外面閃起一道刺眼的紅光,刺得他頭腦裡生出一個閃念——飛彈!這個訓練有素、駕駛技術高超的飛行員,只來得及伸手到座椅下狠拉了一下彈射裝置,在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響中,他覺得身子在朝一個無底的黑洞中沉了下去。

被兩顆導彈擊中的U-2偵察機殘骸,散落在薩拉齊陣地東北19公里的雪地裡。11日清晨,空軍司令部派專人從北京乘飛機趕到前線尋找“13系統”,在民兵的配合下,找到了該系統。

被俘的臺灣飛行員後來獲釋

1991年,張立義(左)與張家淇(右)在美國“重婚”。

當跳傘逃生被俘的臺灣飛行員張立義,在土右旗沙海子公社招待處吃雞蛋麵條時,臺灣張立義的家裡,國民黨空軍司令徐煥升上將送達了張立義罹難的噩耗。臺灣《中央日報》1965年1月12日是這樣報導的:空軍少校張立義不幸於10日夜駕U-2偵察機到大陸執行任務時殉難。空軍司令徐煥升上將特于11日午間專程前來親向張少校夫人張家淇、子女和岳父母等慰問。

張立義被俘後,被安排在北京的空軍招待所裡住了5年,大陸軍方也不問他任何關於U-2偵察機的事情。1969年張立義獲釋,此後他當過農民、工人、南京航空學院工廠工程師。1991年,他與親人分別27年後在美國重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