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悟空為何會被玉帝安排去當弼馬溫?原來此事另有隱情,隱喻頗深

《西遊記》第一主角非孫悟空莫屬, 全書為了介紹孫悟空的身世足足用了七章之多, 也就是全書前七章皆是在講孫悟空:孫悟空由石頭而生, 後為求長生不老之法、學習超凡仙法不辭艱辛, 一人駕扁舟漂洋過海千萬裡之遙, 終在終南山斜月三星洞覓得高人須菩提祖師, 並幸運的被其收為徒弟。 由於孫悟空聰慧是個可造之材, 祖師對其非常喜愛, 暗自給他開了小灶, 私下裡教授孫悟空道法, 將本領高強的手段一股腦兒教給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 一個筋斗便是十萬八千里等等。

孫悟空影視形象劇照(圖)

在孫悟空本領習得差不多的時候, 須菩提祖師隨意找了個茬便將孫悟空趕出了山門。 孫悟空便回到了花果山, 其以超凡入聖的手段鬧龍宮索得金箍棒, 鬧地府勾勒生死簿等驚動了天庭, 本欲剿滅, 但有太白金星出來調解, 以招安手段來招安孫悟空。

孫悟空也樂意被招安, 畢竟凡間玩夠了也想去天庭樂一樂, 他也覺得自己本領高強, 到天庭認個官職理所應當。

來到天庭, 玉帝問選官有什麼職位可以給孫悟空做, 玉帝旁邊轉過武曲星君啟奏玉帝說:“天宮裡各宮各殿, 各方各處, 都不少官, 只是禦馬監缺個正堂管事。 ”玉帝一聽就說好吧, 就給孫悟空當個弼馬溫吧。

這弼馬溫是什麼官職, 說白了就是個看馬的頭頭, 按照禦馬監的看馬者說, 弼馬溫是小的不要在小的沒品官職!

那麼天庭真的沒有官職可以授給孫悟空了嗎?其實不然, 天庭那麼大, 每年都有許多求仙問道的人, 或成仙或成神, 每年都在更換官職, 或有新的官職給予新進神仙。 怎麼可能沒有空餘的官職呢?其實說白了,

就是天庭的玉帝和武曲星君等人不識才, 不知道孫悟空的真實本領如何, 不量才而定職位。

孫悟空影視形象劇照(圖)

而孫悟空呢?空有一身本領, 在天庭沒有一個好得伯樂, 有才別人也不知道, 不賞識, 故而得不到重用也是必然的。

其實, 安排孫悟空當弼馬溫其實是有極強的隱喻的, 這裡孫悟空遭遇其實是作者吳承恩暗喻自己在現實中得不到重用。

吳承恩打小就是個聰明的人精, 學習成績很好, 打小學習非常的努力刻苦。 他學習本事非常厲害, 看書能夠達到一目十行, 過目不忘便可朗朗上口背誦出來。 不僅如此, 吳承恩對其他方面也是極其擅長, 他的書法, 他的詩詞, 他的圍棋等皆可謂一流。 少年的時候吳承恩便在其家鄉出了名。

後來吳承恩參加科舉, 但總是非常的失意而歸, 憑他的本事何樣的官職不可居之, 奈何封建科舉制制度的腐朽(八股取士), 現實社會官場的黑暗, 使得吳承恩44歲時才補得一個歲貢生, 後來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的時候,

卻又沒有背景關係沒有選上。 後來才“撿”了個縣丞當當。

吳承恩雕塑形象(圖)

吳承恩官場不得志, 有才有抱負卻無處恢復, 得不到重用, 於是吳承恩辭官歸故里遠離仕途。

看到這裡, 大家是否發現孫悟空的遭遇是不是和吳承恩的一生遭遇極其相似, 有才有本事卻得不到賞識,得不到發揮,完了還“撿了個”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官職當當。

於是最終,孫悟空(吳承恩)不當弼馬溫,反下天庭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吳承恩辭官歸故里)。孫悟空做了弼馬溫,其實不是天庭沒有其他官職,而是沒有背景,沒人賞識不知其本領,孫悟空就是吳承恩的自己的縮影,吳承恩借孫悟空之身來闡述自己的遭遇。弼馬溫其實就是吳承恩有意安排給孫悟空做的,暗諷封建科舉制制度的腐朽(八股取士), 有才之人無法能到揮發!(文:潘悔昔)

有才有本事卻得不到賞識,得不到發揮,完了還“撿了個”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官職當當。

於是最終,孫悟空(吳承恩)不當弼馬溫,反下天庭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吳承恩辭官歸故里)。孫悟空做了弼馬溫,其實不是天庭沒有其他官職,而是沒有背景,沒人賞識不知其本領,孫悟空就是吳承恩的自己的縮影,吳承恩借孫悟空之身來闡述自己的遭遇。弼馬溫其實就是吳承恩有意安排給孫悟空做的,暗諷封建科舉制制度的腐朽(八股取士), 有才之人無法能到揮發!(文:潘悔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