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一隻表,看出誰是真貴族,誰是假富豪

上次探討百達翡麗是否保值問題, 用了一些品牌的參考編號, 比如2523、5130、5230以及5131。

後臺又有很多人表示困惑, 這都是啥?發給我們一堆眩暈臉表情包。

本來要繼續講百達翡麗世界時腕表代系傳承, 和一些“孤品”腕表的故事, 還得使用類似的編號。

所以, 為了方便閱讀, 講故事之前, 我們再次簡單介紹一下百達翡麗編號的含義。

///

百達翡麗完整編號是一串字母和數位, 比如5131/1P-001, 它用來描述這枚腕表所屬代系、功能、材質、錶盤、鏈帶等資訊。

不過這需要品牌的“密碼”來翻譯, 有點像中國早年山西票號所使用的“密押”。

對於閱讀本文來說, 不需要去準確記住這麼多, 只要能根據編號區分出表款年代先後就夠了。

前四位元數字是主體, 圖方便這個就夠用, 而第一位是“代系碼”, 表示這枚腕表所屬時代, 現代表還用於區分男女款。

1和2是古董表款, 大致對應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生產時間。

3字頭, 大致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到新世紀初的表款。

5字頭, 差不多2000年代前後開始, 目前在售的主要男士腕表參考編號。

不過5字頭也陸續停產, 下一代產品則是6字開頭, 如5002停產後, 繼承者便是6002。

相對應, 4和7字頭是女士表款, 同5和6的關係一樣, 4漸漸停產, 7越來越多。

另外, 四位元數位後的字母含義是指這款腕表錶殼材料, 代碼數量少, 且腕表業界通用, 不妨記住。

A為不銹鋼, J指18K黃金, R是18K紅金(或稱玫瑰金), G指代18K白金, P是950鉑金, T則是鈦金屬。

在採用四位元數位編碼之前, 百達翡麗更早的表款還使用過三位元甚至二位元編碼,

本文也會提及部分。

///

接下來說世界時腕表的故事。

世界時間, 或稱標準時區的起源, 拍賣行流行的一則故事是這樣:

1876年, 蘇格蘭裔加拿大鐵路工程師StanfordFleming在愛爾蘭錯過了一班火車, 原因是當地的時鐘顯示和他懷錶上的指示, 有差。

於是他致力於制定一套標準時區, 以解決不同地區的時差問題:1879年, 他提出把地球按15度平均分為24個時區的想法。

還有一個故事版本, 起源時間更早, “羅德島事故”。

1853年8月12日, 美國東部羅德島州, 兩輛火車迎頭相撞, 14人死亡。 事故原因, 是兩車司乘人員的懷錶, 相差2分鐘。

於是, 美國民眾開始要求鐵路公司簡化他們複雜的火車運行時刻對照表, 以保證火車運輸安全可靠。

當然, 這些都是故事, 是十九世紀後半葉, 火車運輸發達後, 時間不統一帶來嚴重問題的縮影。

總之,到了1884年,世界各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達成共識,通過標準時區方案。

以倫敦格林尼治為0度經線,即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兩邊每隔15度劃分為一個時區,每個15度區內中間經線時間,定為這個時區的標準時間。

有了標準時區劃分後,短距離的時差消失,不再會有火車相撞問題;而國際間的時間概念,也有了統一基準,跨國溝通變得容易。

但實際時區劃分還是比較複雜的,再涉及到日期變更,如果不拿個畫好時間線的地球儀在手裡,還是要費下腦筋。

又是那個Fleming,1880年,他向倫敦的製錶師定制了一枚“宇宙時間”懷錶,在錶盤上,他讓製錶師準確表現出他對世界24個時區的劃分。

這就是最早的世界時鐘錶,當然這還是個故事。

不管怎樣,總之在時區出現以後的幾十年裡,跨國商貿和旅行對世界時鐘錶產生了需求,這個功能的鐘錶得以發展。

接下來,關鍵人物出場。

1930年代,獨立製錶師Louis Cottier在前人基礎上,發明了可方便調整城市圈的世界時機芯,並申請了專利。

一些重要的製錶商,如百達翡麗、江詩丹唐、勞力士等品牌,都使用過他的專利,生產世界時懷錶和腕表。

///

百達翡麗這一邊,在Louis Cottier時代,世界時腕表主要歷經兩代:1415和2523,前者是通過表圈調整城市,後者則在9點位設置了第二表冠。

有關資料說,Louis Cottier一輩子也就做了三四百塊世界時機芯,包括懷錶和腕表,分給前面那幾個表商使用。

翻譯一下,古董世界時腕表,很稀有;在百達翡麗這,意味著1415和2523加起來可能也不超過一百隻。

所以,1415和2523,經常創出機械表拍賣記錄。

比如,最貴世界時腕表,是2002年安帝古倫拍出的一枚白金1415,拍價660多萬瑞郎,今天看來都是天價。

2523更不用多說,前面一篇文章裡就有三隻超過千萬人民幣。

1966年Louis Cottier過世,百達翡麗世界時腕表也差不多同時代停產,之後沒有3字頭,空檔了三十多年,直到2000年,又以5110回歸。

現代世界時5110,城市圈調整方式做了重新設計,在10點位元設置了快調按鈕,世界城市固定為24個,跟古董表有明顯區別。

再後來的世界時腕表,就是5130、5131和5230以及女表系列,上一篇已經著墨不少,不再贅述。

///

以上是百達翡麗世界時腕表的主脈,也有些分支,比如1415前面的515,2523的孿生兄弟2523/1,等等,不展開聊了。

下面重點是介紹三只有故事的“獨一無二”表款。

第一隻,是96 HU Calatrava,兩位數編號,還是百達翡麗品牌被斯登家族收購後製作的第一款腕表編碼,意義不凡。

這是唯一一枚卡拉卓華殼形的世界時腕表,有28個世界城市在錶盤上。

設計上跟後輩2523很像,但是只有一個表冠,所以世界城市圈是固定不動的,並不能旋轉調整。

這塊表原主人訂貨時,就要把自己所在時區城市讓百達翡麗給固定在12點位置。如果他要搬家到其他時區去,得把表拆開,手動調整城市圈。

這塊卡拉卓華世界時,2011年,在佳士得日內瓦拍場以41萬瑞郎成交。

第二只是130,熟悉百達翡麗的表迷們知道,這明明是古董計時表的編號,怎麼亂入了世界時腕表群?

因為這塊表的原始主人,非常想要在計時錶盤上呈現世界時區城市,百達翡麗就接受了要求,定制了這塊“奇葩”表。

它雖然長著半張世界時腕表的面孔,但是一點用也沒有,只能說,有錢任性。

不過當年,定制這塊表應該不太費勁,一是百達翡麗昔非今比,二來就是畫一個錶盤而已,費不了多少時間。

這塊表在1998年4月由安帝古倫拍出,近36萬瑞郎,創造了當時130計時表系列的價格記錄。

第三只,是一真正的世界時計時表,參考編號1415-1,跟1415一脈相承,帶有可以旋轉調整的世界城市表圈。

這塊也是特別定制,不過這個客戶顯然要比前面那位有錢有面兒,讓百達翡麗給做了一枚真正的帶世界時功能的計時表,而不是畫一張面盤而已。

所以,這塊“真表”賣得也貴,1994年在安帝古倫以99萬瑞郎成交。

2016年的時候,百達翡麗推出了現代世界時計時表5930,說靈感之源是1940年代的一隻古董表。

曾有人誤以為原型表是前面那只130,而事實是後面這只1415-1。

要是以130為藍本,那百達翡麗豈不是鬧了大笑話?

盧曦採訪手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總之,到了1884年,世界各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達成共識,通過標準時區方案。

以倫敦格林尼治為0度經線,即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兩邊每隔15度劃分為一個時區,每個15度區內中間經線時間,定為這個時區的標準時間。

有了標準時區劃分後,短距離的時差消失,不再會有火車相撞問題;而國際間的時間概念,也有了統一基準,跨國溝通變得容易。

但實際時區劃分還是比較複雜的,再涉及到日期變更,如果不拿個畫好時間線的地球儀在手裡,還是要費下腦筋。

又是那個Fleming,1880年,他向倫敦的製錶師定制了一枚“宇宙時間”懷錶,在錶盤上,他讓製錶師準確表現出他對世界24個時區的劃分。

這就是最早的世界時鐘錶,當然這還是個故事。

不管怎樣,總之在時區出現以後的幾十年裡,跨國商貿和旅行對世界時鐘錶產生了需求,這個功能的鐘錶得以發展。

接下來,關鍵人物出場。

1930年代,獨立製錶師Louis Cottier在前人基礎上,發明了可方便調整城市圈的世界時機芯,並申請了專利。

一些重要的製錶商,如百達翡麗、江詩丹唐、勞力士等品牌,都使用過他的專利,生產世界時懷錶和腕表。

///

百達翡麗這一邊,在Louis Cottier時代,世界時腕表主要歷經兩代:1415和2523,前者是通過表圈調整城市,後者則在9點位設置了第二表冠。

有關資料說,Louis Cottier一輩子也就做了三四百塊世界時機芯,包括懷錶和腕表,分給前面那幾個表商使用。

翻譯一下,古董世界時腕表,很稀有;在百達翡麗這,意味著1415和2523加起來可能也不超過一百隻。

所以,1415和2523,經常創出機械表拍賣記錄。

比如,最貴世界時腕表,是2002年安帝古倫拍出的一枚白金1415,拍價660多萬瑞郎,今天看來都是天價。

2523更不用多說,前面一篇文章裡就有三隻超過千萬人民幣。

1966年Louis Cottier過世,百達翡麗世界時腕表也差不多同時代停產,之後沒有3字頭,空檔了三十多年,直到2000年,又以5110回歸。

現代世界時5110,城市圈調整方式做了重新設計,在10點位元設置了快調按鈕,世界城市固定為24個,跟古董表有明顯區別。

再後來的世界時腕表,就是5130、5131和5230以及女表系列,上一篇已經著墨不少,不再贅述。

///

以上是百達翡麗世界時腕表的主脈,也有些分支,比如1415前面的515,2523的孿生兄弟2523/1,等等,不展開聊了。

下面重點是介紹三只有故事的“獨一無二”表款。

第一隻,是96 HU Calatrava,兩位數編號,還是百達翡麗品牌被斯登家族收購後製作的第一款腕表編碼,意義不凡。

這是唯一一枚卡拉卓華殼形的世界時腕表,有28個世界城市在錶盤上。

設計上跟後輩2523很像,但是只有一個表冠,所以世界城市圈是固定不動的,並不能旋轉調整。

這塊表原主人訂貨時,就要把自己所在時區城市讓百達翡麗給固定在12點位置。如果他要搬家到其他時區去,得把表拆開,手動調整城市圈。

這塊卡拉卓華世界時,2011年,在佳士得日內瓦拍場以41萬瑞郎成交。

第二只是130,熟悉百達翡麗的表迷們知道,這明明是古董計時表的編號,怎麼亂入了世界時腕表群?

因為這塊表的原始主人,非常想要在計時錶盤上呈現世界時區城市,百達翡麗就接受了要求,定制了這塊“奇葩”表。

它雖然長著半張世界時腕表的面孔,但是一點用也沒有,只能說,有錢任性。

不過當年,定制這塊表應該不太費勁,一是百達翡麗昔非今比,二來就是畫一個錶盤而已,費不了多少時間。

這塊表在1998年4月由安帝古倫拍出,近36萬瑞郎,創造了當時130計時表系列的價格記錄。

第三只,是一真正的世界時計時表,參考編號1415-1,跟1415一脈相承,帶有可以旋轉調整的世界城市表圈。

這塊也是特別定制,不過這個客戶顯然要比前面那位有錢有面兒,讓百達翡麗給做了一枚真正的帶世界時功能的計時表,而不是畫一張面盤而已。

所以,這塊“真表”賣得也貴,1994年在安帝古倫以99萬瑞郎成交。

2016年的時候,百達翡麗推出了現代世界時計時表5930,說靈感之源是1940年代的一隻古董表。

曾有人誤以為原型表是前面那只130,而事實是後面這只1415-1。

要是以130為藍本,那百達翡麗豈不是鬧了大笑話?

盧曦採訪手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