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破鏡不能重圓?橡膠、玻璃和路面自愈有方法

隨著技術的發展, 科學家們對新材料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其中, 可以“自愈”的材料成為科學家們最新的探索方向。 這些神奇的“自愈”材料或技術能夠識別損害的出現, 並立即進行自我修復, 下面就來看看這三種材料及技術是如何實現“自愈”的。

2017年8月18日,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阜陽分公司的工人在江淮汽車總裝車間生產線上利用輪胎機械手加緊組裝生產中重型卡車。

(王彪/人民圖片)

首先, 認識一種新型的“自愈”橡膠(可以自己“療傷”的自愈橡膠或成為橡膠界的新寵)。 這種與天然橡膠相當、可自我修復的新型“自愈”橡膠是由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吳金榮聯合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蔡立恒研發出的。 據《成都日報》報導, 這種新型“自愈”橡膠受到拉力時, 會出現網狀紋路, 該紋路形似裂紋但不會完全裂開, 而是保持著一些纖維狀的連接物。

網狀紋路能分散拉力, 防止材料出現無法修復的嚴重斷裂。 拉力消失後, 橡膠會恢復原來的形狀, 並保留約30%的抗拉強度。 未來, 這種“自愈”橡膠可能應用於汽車輪胎, 使輪胎爆胎後可以在機動車行進過程中自我修復, 還能像天然橡膠一樣強韌, 極大提高機動車的整體安全, 有助於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其次, 介紹一種神奇的“自愈”玻璃。 據環球網報導, 東京大學Takuzo Aid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玻璃材料, 即聚醚硫脲玻璃。 這種材料的機械強度很高, 在對其表面裂縫進行壓縮時, 可以完成自我修復。 與其他材料的修復不同, 這種材料的修復無需極高的溫度, 在21℃的環境下, 僅需30秒, 玻璃碎片便可癒合, 幾個小時後, 玻璃碎片就能恢復到之前的強度。

這種新材料不但可以應用於手機螢幕, 還有利於環保。

最後, 再來認識一種由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的專家開發出的一種“自愈”瀝青混凝土路面鋪設材料的生產技術。 據《科技日報》報導, 路面材料中的多壁碳納米管能導電, 這就決定了其具有很高的感應靈敏度。 通過使用一種類似微波爐, 而外形上與瀝青壓實機相似的設備, 一邊行駛一邊為路面加熱, 可帶動納米管使“道路傷口”癒合。 因為這種技術只對覆蓋在石材之上的瀝青薄膜進行感應加熱, 不需要改變瀝青混凝土的成分, 所以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修復效率。 (趙鵬)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羅會仟進行科學性把關,

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超導、電子、電磁、半導體、自動化、中子散射等。

(責編:高黎明、張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