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蓮花、賓士、通用、雷諾都呆過,他或許是最厲害的華人汽車設計師

【設計師】

羅偉基

【履歷】

1987-1991 服務於英國蓮花汽車

1991-1993 在德國奧迪慕尼克和英格斯塔特設計工作室工作

1993-2000擔任梅賽德斯·賓士日本前景設計中心首席設計師

2000-2004 擔任薩博汽車公司首席設計師

2004-2010 擔任通用汽車歐洲設計中心前景設計總監, 負責薩博、歐寶的前景設計工作

2010至今 擔任雷諾集團外觀設計副總裁

【代表作品】

薩博Aero-X概念車

這款概念車的外部與內部設計和傳統方式截然不同, 最令人驚歎的地方在於它的開啟方式——兩側車門、風擋、車頂全都融為一體, 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車門, 也沒有A柱。 與此同時, 它採用了飛機駕駛艙的頂棚設計, 使整個駕駛空間就像噴氣式飛機的駕駛艙。

雷諾Trezor

這款概念車的外部與內部設計和傳統方式截然不同, 最令人驚歎的地方在於它的開啟方式——兩側車門、風擋、車頂全都融為一體, 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車門, 也沒有A柱。 與此同時, 它採用了飛機駕駛艙的頂棚設計, 使整個駕駛空間就像噴氣式飛機的駕駛艙。

雷諾Trezor

鑽石型雷諾logo, 在黑色背景上非常突出;進氣格柵與前大燈是相連的, 營造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形狀;C型前大燈可以讓人從遠處就能認出這是一台雷諾。 除此之外, 在羅偉基的理念中, 他希望打造一台集流動性與圓潤簡單於一身的作品。

人物故事

談到“創造力”這個詞, 我們一般都會將其與西方發達國家掛鉤, 汽車設計中的創造力, 更是如此。 從目前我國自主品牌車型的現狀來看, 尤其是汽車外觀的設計,

依舊是模仿在先, 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為數不多。 於是在很多人眼裡, 華人設計師是做不好汽車設計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總有一些華人設計師, 他們的作品能夠得到世界範圍的認可, 例如他。

羅偉基, 現任雷諾集團外觀設計副總裁, 出生于香港,

1984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現香港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專業, 後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專業進修, 先後服務於蓮花、奧迪、賓士, 代表作品包括1995年巴黎車展上亮相的賓士M-BF200概念車和M-B邁巴赫概念車等。 2004年, 羅偉基榮升為通用汽車歐洲設計中心前景設計總監, 負責薩博、歐寶的前景設計工作, 2010年離開通用歐洲之後, 他一直在巴黎任雷諾外觀設計副總裁。

1964年末,羅偉基出生在了一個汽車世家,他的父親有一輛保時捷,平時訂閱了很多汽車雜誌,而自己的叔叔更是一家保時捷車迷俱樂部的主席,久而久之,在家人的薰陶下,羅偉基自幼就對汽車充滿了興趣。不僅如此,羅偉基還很迷戀繪畫,他很喜歡把看到的各種酷車,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的習慣一直伴隨他成長。

閱讀了幾大摞汽車雜誌的他,發現原來設計汽車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於是自那時起,汽車設計師就這樣成為了他的夢想。後來,羅偉基如願考入香港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但由於華人在汽車設計界的匱乏,香港也不是什麼汽車工業發達的地方,當時他的導師們不知如何才能幫助他走向汽車設計之路。可這並沒有妨礙他繼續堅持童年的夢想——即使沒有任何頭緒,也要想盡辦法和途徑,接近這個領域。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小編在上初中時,也曾有過類似的願望,可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擱淺。所以直到現在,我都特別佩服那些為了夢想,能夠從小到大堅持奮鬥的人。

1985年,羅偉基前往位於英國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求學,就讀交通工具設計專業碩士課程,這一段經歷,成為了羅偉基追夢路上的重要轉捩點。得益於他的努力和過人的天賦,羅偉基第一次面試就被錄取,要知道,與他一同面試的不乏已經在汽車設計領域摸爬滾打十來年的老設計師,而他卻只是一位應屆本科畢業生而已。

在設計界的特殊地位,讓皇家藝術學院與汽車業界有著廣泛的聯繫和合作。一些客座教授,本身就是汽車公司設計師,甚至會帶項目到學校,與學生一起完成。最終,經老師Peter Stevens推薦,羅偉基畢業後於1987年加入英國蓮花汽車,正式開啟汽車設計生涯。

這位對他幫助甚大的老師Peter Stevens,正是神車邁凱倫F1的主設計師之一,負責邁凱倫F1的外形設計。而來到蓮花汽車工作兩年半後,讓羅偉基頗為感慨的還有,當時的老闆居然找到他說:“也許蓮花對你來說還是太小了,我希望你能去一家大公司學習更多的經驗,去創造更好的汽車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令羅偉基更加感到驚喜的是,這位老闆不但給了他這樣一個建議,而且向自己在奧迪工作的朋友推薦了他,從而為他提供了更大的工作平臺。當年羅偉基還不知道這番推薦的重要性,後來才明白,這件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影響有多麼大,做了多麼重要的鋪墊。

有了這樣不平凡的際遇,羅偉基開始在汽車設計領域嶄露頭角。從1990年開始,他在德國奧迪參與了AVUS概念車和A4的內飾與細節設計。1993年,他依託亞洲成長背景和豐富的歐洲工作經驗,應著名設計師Olivier Boulay的邀請,加入了賓士在日本橫濱成立的前景設計中心,擔任首席設計師,一下工作了7年之久。1995年巴黎車展亮相的賓士M-BF200概念車,以及1997年東京汽車展上的M-B邁巴赫概念車,均出自他執掌的設計團隊,特別是後一款作品,正是後來邁巴赫復興重新入市的基礎。

隨後在伯樂Michael Mauer的幫助下,羅偉基於2000年受邀加入薩博,擔任前景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這一改變,更讓羅偉基的事業如魚得水。通過薩博9X、9-3X、9-3 Sport Hatch以及驚世駭俗的Aero X等概念車和量產車,羅偉基讓薩博重回正確的設計方向。自2004年8月起,羅偉基授命擔任通用歐洲設計中心的前景設計總監,全面負責歐寶、薩博和沃克斯豪爾概念車的設計,除上述提到的薩博車款外,他領銜的歐寶GTC和Meriva等概念車也大受好評。羅偉基曾回憶道,當時自己90%的工作時間都是在思考未來,作為設計總監的他必須要預測5到10年後的流行趨勢。

2010年,羅偉基離開通用歐洲,開始在巴黎為雷諾工作,擔任外觀設計副總裁,直至如今。

也許我們對羅偉基曾經的作品瞭解不多,但雷諾目前在售的主流車型,例如科雷傲、Espace,我們終歸是瞭解一些的。沒錯,在這些較為平民化的量產車上,依舊能夠傳達這名設計師的理念。他提倡在建築和傢俱中汲取靈感,尤其是在內飾設計方面,他往往主張讓汽車看起來“不要太像汽車”。

對於剛上市不久的Espace,羅偉基也有屬於他自己的詮釋:“其實它是屬於雷諾家族的高端車型。這款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今天要推出的是第五代,作為一款七座車,它的特徵是空間感特別足。之所以在進行設計時,更傾向於走SUV路線,是因為我們希望它看起來非常硬朗,底盤高度要更高,輪胎更大。這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首發,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款車的推出,來看一下中國用戶群的使用狀況,為推出更多高端車型做準備。”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地位持續提升,作為華人設計師,羅偉基相對瞭解中國文化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他希望接下來能將這方面優勢發揮到未來的設計當中。

不得不說,羅偉基的出現,著實改變了許多人對於華人設計師的固有印象,同時也讓華人設計師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當然,除了自身的天賦,這和他幾十年來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起初在資源上的缺失並沒有阻礙他朝著夢想前進,如果沒有他當時的執著,恐怕今天,車壇上就會少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吧……

輪到你說:說到華人汽車設計師,你會想起誰?

1964年末,羅偉基出生在了一個汽車世家,他的父親有一輛保時捷,平時訂閱了很多汽車雜誌,而自己的叔叔更是一家保時捷車迷俱樂部的主席,久而久之,在家人的薰陶下,羅偉基自幼就對汽車充滿了興趣。不僅如此,羅偉基還很迷戀繪畫,他很喜歡把看到的各種酷車,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的習慣一直伴隨他成長。

閱讀了幾大摞汽車雜誌的他,發現原來設計汽車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於是自那時起,汽車設計師就這樣成為了他的夢想。後來,羅偉基如願考入香港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但由於華人在汽車設計界的匱乏,香港也不是什麼汽車工業發達的地方,當時他的導師們不知如何才能幫助他走向汽車設計之路。可這並沒有妨礙他繼續堅持童年的夢想——即使沒有任何頭緒,也要想盡辦法和途徑,接近這個領域。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小編在上初中時,也曾有過類似的願望,可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擱淺。所以直到現在,我都特別佩服那些為了夢想,能夠從小到大堅持奮鬥的人。

1985年,羅偉基前往位於英國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求學,就讀交通工具設計專業碩士課程,這一段經歷,成為了羅偉基追夢路上的重要轉捩點。得益於他的努力和過人的天賦,羅偉基第一次面試就被錄取,要知道,與他一同面試的不乏已經在汽車設計領域摸爬滾打十來年的老設計師,而他卻只是一位應屆本科畢業生而已。

在設計界的特殊地位,讓皇家藝術學院與汽車業界有著廣泛的聯繫和合作。一些客座教授,本身就是汽車公司設計師,甚至會帶項目到學校,與學生一起完成。最終,經老師Peter Stevens推薦,羅偉基畢業後於1987年加入英國蓮花汽車,正式開啟汽車設計生涯。

這位對他幫助甚大的老師Peter Stevens,正是神車邁凱倫F1的主設計師之一,負責邁凱倫F1的外形設計。而來到蓮花汽車工作兩年半後,讓羅偉基頗為感慨的還有,當時的老闆居然找到他說:“也許蓮花對你來說還是太小了,我希望你能去一家大公司學習更多的經驗,去創造更好的汽車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令羅偉基更加感到驚喜的是,這位老闆不但給了他這樣一個建議,而且向自己在奧迪工作的朋友推薦了他,從而為他提供了更大的工作平臺。當年羅偉基還不知道這番推薦的重要性,後來才明白,這件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影響有多麼大,做了多麼重要的鋪墊。

有了這樣不平凡的際遇,羅偉基開始在汽車設計領域嶄露頭角。從1990年開始,他在德國奧迪參與了AVUS概念車和A4的內飾與細節設計。1993年,他依託亞洲成長背景和豐富的歐洲工作經驗,應著名設計師Olivier Boulay的邀請,加入了賓士在日本橫濱成立的前景設計中心,擔任首席設計師,一下工作了7年之久。1995年巴黎車展亮相的賓士M-BF200概念車,以及1997年東京汽車展上的M-B邁巴赫概念車,均出自他執掌的設計團隊,特別是後一款作品,正是後來邁巴赫復興重新入市的基礎。

隨後在伯樂Michael Mauer的幫助下,羅偉基於2000年受邀加入薩博,擔任前景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這一改變,更讓羅偉基的事業如魚得水。通過薩博9X、9-3X、9-3 Sport Hatch以及驚世駭俗的Aero X等概念車和量產車,羅偉基讓薩博重回正確的設計方向。自2004年8月起,羅偉基授命擔任通用歐洲設計中心的前景設計總監,全面負責歐寶、薩博和沃克斯豪爾概念車的設計,除上述提到的薩博車款外,他領銜的歐寶GTC和Meriva等概念車也大受好評。羅偉基曾回憶道,當時自己90%的工作時間都是在思考未來,作為設計總監的他必須要預測5到10年後的流行趨勢。

2010年,羅偉基離開通用歐洲,開始在巴黎為雷諾工作,擔任外觀設計副總裁,直至如今。

也許我們對羅偉基曾經的作品瞭解不多,但雷諾目前在售的主流車型,例如科雷傲、Espace,我們終歸是瞭解一些的。沒錯,在這些較為平民化的量產車上,依舊能夠傳達這名設計師的理念。他提倡在建築和傢俱中汲取靈感,尤其是在內飾設計方面,他往往主張讓汽車看起來“不要太像汽車”。

對於剛上市不久的Espace,羅偉基也有屬於他自己的詮釋:“其實它是屬於雷諾家族的高端車型。這款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今天要推出的是第五代,作為一款七座車,它的特徵是空間感特別足。之所以在進行設計時,更傾向於走SUV路線,是因為我們希望它看起來非常硬朗,底盤高度要更高,輪胎更大。這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首發,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款車的推出,來看一下中國用戶群的使用狀況,為推出更多高端車型做準備。”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地位持續提升,作為華人設計師,羅偉基相對瞭解中國文化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他希望接下來能將這方面優勢發揮到未來的設計當中。

不得不說,羅偉基的出現,著實改變了許多人對於華人設計師的固有印象,同時也讓華人設計師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當然,除了自身的天賦,這和他幾十年來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起初在資源上的缺失並沒有阻礙他朝著夢想前進,如果沒有他當時的執著,恐怕今天,車壇上就會少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吧……

輪到你說:說到華人汽車設計師,你會想起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