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患上了川崎病,元兇是“親親抱抱”?

早前有一則消息, 說一家長帶寶寶回家過年, 過年期間帶著寶寶走親戚, 親朋好友見寶寶可愛, 大都會過來抱一下, 親幾口, 後面寶寶因連續高燒數天被送進醫院, 最後診斷為川崎病。 很多家長看到這些消息後都會比較緊張, 因大家對川崎病都很陌生, 擔心寶寶患上川崎病, 因自己家的寶寶也大都會有被親吻的經歷, 也擔心寶寶患上川崎病, 甚至不敢再親吻自己的寶寶。 那到底什麼是川崎病呢?親吻會導致寶寶患川崎病嗎?

1、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也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本病最早由日本的川崎福作提出, 因此就以川崎的名字命名為川崎病;川崎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結膜充血和頸淋巴結腫大, 如不進行治療, 15~20%患兒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損傷, 從而引起冠脈擴張和冠狀動脈瘤, 是目前後天性心臟病的最常見原因, 嬰幼兒比較高發,

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寶寶, 另男孩比女孩高發。

2、川崎病的原因

目前川崎病的原因還不清楚, 可能與感染(比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立克次體、支原體感染)有關, 但均未得到證實, 可能的機制是感染原的特殊成分, 比如超抗原誘發了寶寶機體的免疫反應, 從而引起全身的血管炎。

3、川崎病的症狀

發熱:通常是39~40°的高熱, 持續7~14天或更長, 並且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眼球結膜充血:多於起病後3~4天出現, 沒有膿性分泌物, 寶寶退燒後逐漸消散。

口唇及口腔表現:口唇充血皸裂, 口腔黏膜彌漫充血, 舌頭上面舌乳頭凸起, 呈草莓舌。

手足症狀:在疾病的急性期手背部和足背部出現硬性水腫, 手掌和足底出現彌漫性紅斑;恢復期指、趾甲周出現的膜狀脫皮,

嚴重者 指、趾甲也會脫落。

皮膚表現:常在第1周出現, 表現為多形性紅斑和猩紅熱樣皮疹;肛周皮膚發紅、脫皮。

頸部淋巴結腫大:可出現單側或雙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堅硬並且有觸疼, 但表面不紅, 也不會化膿。

4、什麼情況下需要看醫生?

當寶寶出現4至5天的高熱, 並且有上述川崎病的表現時就需要帶寶寶看醫生, 由醫生確定下寶寶是否患了川崎病, 並且要知道川崎病不能單靠一個症狀就可以診斷, 而有時症狀也不是很典型, 所以有時可能需要看幾次醫生才能診斷 。

5、川崎病會導致什麼後果?

川崎病是自限性的疾病, 多數預後良好, 未經醫生治療的寶寶可能會發生冠狀動脈瘤, 少數冠狀動脈瘤破裂可導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所以早發現川崎病,

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6、親吻寶寶會患川崎病嗎?

正如前面所說,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還不明確, 那親吻這個動作本身導致寶寶患川崎病也是不明確的;但家長也要注意, 不少病原體是可以通過唾液、飛沫傳播的, 親吻寶寶, 特別是親吻嘴巴可能會導致寶寶感染疾病的, 雖然川崎病的病因還不明確, 但可能與感染有關, 所以親吻特別是親吻寶寶嘴巴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感染, 而感染可能會導致寶寶患川崎病, 而不是親吻這個動作本身導致寶寶患川崎病。

7、還能親吻寶寶嗎?

確實有很多疾病的通過唾液、飛沫傳播的, 所以大人們, 特別是本身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大人們, 儘量不要親吻寶寶,

尤其儘量不要親吻寶寶的嘴巴, 應該避免與寶寶有任何一種形式的唾液共用行為。

作者:張亞停,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