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BASF聚醯胺

在中國,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負責發動機進排氣系統的劉工程師對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與可觀的效益期待已久。 過去幾年間, 他一直向供應商提出一個相同的要求:能否用3D列印技術為他負責的發動機開發專案提供進氣歧管的原型件?漸漸地, 這個問題成了劉工程師的保留“曲目”——在與業界夥伴交流合作的大多數場合, 他總會抱著或可一試的心態拋出這個提議, 可惜應者寥寥, 收效甚微。

直到2014年底, 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與巴斯夫公司共同舉辦的一個內部研討會上, 劉工與巴斯夫3D列印創新業務部門業務總監Dirk Simon博士很偶然的分在一個小組裡。

而這一次, 他終於等來了不一樣的答案:位於德國的巴斯夫3D列印團隊願意為泛亞研發一種新型3D列印材料, 滿足發動機開發實驗的需求。

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 巴斯夫團隊與泛亞通過密切溝通與跨國合作, 成功推出使用新型聚醯胺-6(PA6)3D列印粉末一次成型的發動機零部件。 在巴斯夫及其夥伴企業提供的這一全新技術的支持下, 泛亞團隊得以在一周的時間內成功完成從部件設計、經3D列印到對系統關鍵部位的檢測與調試的過程, 大幅縮短了開發週期。

這一技術, 正是2015年巴斯夫與華曙高科聯合開發的選擇性鐳射燒結3D零部件列印解決方案。

“由巴斯夫開發的新型PA6粉末, 據我所知是首款通過3D列印技術成功用於發動機測試的原材料。 ”據劉工介紹, 採用PA6粉末列印的部件, 不僅能實現產品功能, 還能縮短開發週期, 節省開發成本, 滿足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

如今, 很多塑膠部件仍採用注塑成型的傳統工藝來實現大批量的生產,

比如年產量在10萬件的部件。 要實現小批量多樣化生產, 如年產量在1萬件上下, 往往因為生產流程複雜性的提高而需要投入數倍的時間與成本, 無法產生規模效應。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 使用3D列印的增材製造技術生產原型件, 節省了開模成本。

此外, 利用3D列印技術生產具有獨特形狀的塑膠部件的優勢也極為明顯, 在業內日益受到關注:由於無需使用鑄模, 它使得複雜部件的生產成為可能, 增加設計認證的靈活性, 顯著縮短產品更新時間, 提高小批量多樣化生產的競爭力。 但是, 此前市面上現有的3D列印材料無法完全滿足工業應用對功能部件的高要求, 比如高模量和熱變形穩定性。

巴斯夫為鐳射燒結工藝開發的新型聚醯胺-6粉末是一種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

通過可靠的鐳射燒結技術進行具有更佳熱變形溫度(HDT)特性的功能性原型開發及生產。 巴斯夫的合作夥伴和客戶可針對具體應用對系統解決方案進行調整。 與之前使用的聚醯胺-12(PA12)相比, 採用PA6這種創新材料的產品具有更出色的強度和熱變形穩定性。 此外, 這種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 可多次迴圈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