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紅色山西|他背井離鄉到山西,組織群眾發展生產渡災荒,成為太岳區著名勞動英雄

勞動英雄殷望月, 他是河南林縣人。

十二歲逃荒到山西, 士敏十裡把家安。

白天放牛在山坡, 黑夜睡在石板坡。

加入農會入了党, 長工當了大隊長。

組織群眾來互助, 開荒種地渡災荒。

清室空野反“掃蕩”, 渡了兩年大災荒。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流傳在太嶽抗日根據地的一首歌, 歌中所讚頌的勞動英雄殷望月1911年出生在河南省林縣。 年幼時隨父親背井離鄉, 逃荒來到山西省沁水縣的西峪村, 在這裡安了家。

殷望月一家來到沁水後, 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為生。 由於這裡是一片荒涼之地, 辛苦一年也沒有多少收穫, 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無法維持家中的生活, 父親只好讓年僅10歲的殷望月外出當童工, 學習木工活。 艱難的生活使殷望月的父親重病纏身, 含恨離開了人世。 父親去世的時候, 殷望月剛滿16歲, 從此, 全家的重擔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抗戰爆發後, 八路軍來到沁水縣, 在這裡, 建立黨組織, 開展抗日活動。 發動群眾, 成立農會, 號召減租減息, 發展生產, 支援抗戰。 殷望月加入了農會組織, 經過減租減息運動, 他分得了10畝土地和三間房, 開始在沁水縣十裡鄉(後改屬士敏縣)安了家。 從此, 他積極投身抗日運動, 帶頭發展生產,

支援前線, 樣樣工作都走在前面。 1942年, 殷望月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 此後, 他抗戰和生產的積極性更加提高。

1943年春, 士敏縣遭遇了多年未見的大旱災, 田地幹的無法下種。 為了抗旱救災, 解決村民春耕的問題, 抗日政府號召村民組織起來, 互助互濟,

生產自救, 渡過災荒。 殷望月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 發動100多戶村民成立了互助撥工大隊, 他擔任大隊長, 帶領村民開荒種地, 擔水澆地。 同時, 組織婦女紡花織布, 養豬養雞, 發展副業生產。 他領導的互助大隊齊心協力, 辛勤勞作, 連續兩年取得了好收成, 度過了大災荒。 十裡村被縣政府評為“生產自救模範村”, 殷望月也被評為縣裡的“勞動模範”, 獲獎一頭耕牛。

1945年1月, 太岳區召開首屆群英大會, 殷望月出席了這次大會, 被授予“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 大會還介紹了他的模範事蹟, 從此, 他的名字在太岳區家喻戶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