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肚子脹不消化,腸鳴,要找漏穀穴!

何為“漏穀”?就是有穀子漏出來之意, 也就是食物進入胃裡後, 還沒有消化好呢, 營養還沒來得及吸收呢, 就從身體裡排出去了, 直接“漏”出去了。

中醫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完穀不化”, 而漏穀穴恰能解決消化不良等問題。

通經脈、止疼痛的要穴

【取穴】:

漏谷穴位於小腿內側, 取穴時, 我們可以先摸到內側的腳踝, 腳踝上突出來的骨頭尖就是內踝尖, 順著內踝尖向上6寸(即8橫指的距離), 在小腿內側骨頭後緣的凹陷中, 就是漏穀穴的位置。

漏穀穴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的功效。 對腹脹, 腸鳴, 尿路感染, 下肢麻痹, 及腹中熱, 心悲氣逆, 小腹脹急, 小便不利, 失精, 厥氣上頭癲, 足踝腫痛, 有治療效果。

漏穀穴還可以治療小便不利, 對男性前列腺問題很有療效。

很多朋友整天上完班回到家, 覺得腿肚子酸麻脹痛, 放到哪兒都不合適, 這時您就需要多揉漏穀穴, 在白天的時候就點揉,

尤其是在上午9點到11點脾經氣血最旺的時候揉。 這樣晚上回到家時, 腿就不酸了。

按揉漏穀穴

每天堅持按揉漏穀穴幾分鐘, 再注意生活習慣, 消化不良等問題就會大而化小, 小而化無了。

點按法:

以大拇指指腹按住漏穀穴, 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逐漸用力深按, 保持6秒然後鬆開, 休息6秒後再深按, 一壓一松為一個迴圈, 一般點按5到10分鐘。

按揉法:

用大拇指的指腹, 按在漏穀穴的位置, 然後以穴位為中心, 進行旋轉按揉, 按壓力度以有酸脹、發熱感為宜, 每次按揉100下, 每天堅持規律按揉。

艾灸法:可以採用溫和灸的方法, 將艾條點燃, 對準漏穀穴, 距離皮膚約2到3釐米, 採用由內向外, 順時針旋轉灸的方法, 每次艾灸10到20分鐘, 注意穴位局部皮膚有紅暈即可停止。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 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 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 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 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喜歡用熱水洗腳的速看!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 做艾灸度過“多事之冬” !

灸透脊柱上的“三椎”百病皆可除!

艾灸能延年益壽的真相大公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