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演義》人盡皆知,但歷史上還有一個與三國極為相似的後三國

三國, 在我國歷史上基本上就是專用名詞, 是指東漢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

220年, 三國時代開始

以時間算, 從西元220年至280年

以國別算, 曹魏、蜀漢、東吳。

西元220年, 曹丕篡漢稱帝, 國號“魏”, 史稱曹魏, 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西元221年, 劉備在成都稱帝, 延續漢朝, 史稱蜀漢。

西元229年, 孫權在建康稱帝, 國號吳, 史稱東吳。

西元263年, 魏滅蜀漢。

西元265年, 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 國號為“晉”。

西元280年, 司馬炎滅東吳, 一統天下。

以上便是三國時期的主要歷史脈絡。

280年, 晉國一統天下

除了這個婦孺皆知的三國時期外, 其實我國歷史上還存在一個與三國時期極為相似的後三國時代。

後三國發生在南北朝的後期。

後三國時代

以時間算:西元550年~西元589年。

以國別算:北周、北齊、南陳

西元534年, 北魏的東部地區(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由高歡控制, 洛陽以西的北魏西部由宇文泰控制, 北魏從此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西元550年, 高歡次子高洋廢魏帝自立, 國號“齊”, 史稱“北齊”。

西元557年, 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魏帝自立, 國號“周”, 史稱“北周”。

西元557年, 陳霸先逼梁敬帝禪位, 建國號“陳”, 史稱“南陳”。

西元577年, 北周宇文邕滅北齊, 一統北方。

西元581年, 楊堅逼北周靜帝禪位, 建國號“隋”。

西元589年, 楊堅滅南陳, 一統天下。

以上便是後三國時代的主要歷史脈絡。

北周統一北方

與三國時期對比, 我們會發現這兩個時期有著驚人的相似:

1、這兩個三國時代最終統一天下的, 均不是三國中的任何一國, 而來自第四國。

魏蜀吳三國時代, 統一天下的是代魏的晉朝。

周齊陳後三國時代, 統一天下的是代周的隋朝。

2、第四國都是三國中最強國的權臣, 其建國方式都是“禪讓”, 其實就是篡位。 (成功了叫禪讓, 失敗了就叫篡位)

司馬炎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曹魏權臣, 其受魏國禪讓而建立晉朝。

楊堅為後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北周權臣, 其受北周禪讓而建立隋朝。

3、第四國的建立者, 其篡位的時間都是在本國攻滅三國之中的另一國之後。

曹魏滅蜀漢之後兩年, 司馬炎篡位。

北周滅北齊之後四年, 楊堅篡位。

楊堅派楊廣滅陳

4、全國統一的方式驚人的一致。

兩個三國都是實力最強的一國先滅了其中另一國,然後被本國內的權臣篡位,進而改朝換代。而新朝在穩定局面後,再攻滅三國中剩餘的最後一國,完成統一。

三國時期,魏滅蜀漢,晉代魏,晉滅東吳,天下一統。

後三國時期,北周滅北齊,隋代北周,隋滅南陳,一統華夏。

5、兩個三國時期都存在一個傀儡第四國

三國時期,遼東存在一個公孫氏的遼東國,對曹魏時叛時降,最終在西元238年被司馬懿所滅,成了司馬懿人生路上的墊腳石。

司馬懿

後三國時期,江陵地區存在一個西梁國(也稱後樑),是南梁被南陳取代後樑宗室蕭詧建立的一個小國,一直是西魏、北周和隋的附庸國,傳三世。西元587年,西梁被楊堅所滅。

隋朝一統華夏

如果說有不同的話,就是三國時期是北方一國、南方兩國,而後三國時期是北方兩國、南方一國。

歷史上還有如此相似的歷史時期嗎?

兩個三國都是實力最強的一國先滅了其中另一國,然後被本國內的權臣篡位,進而改朝換代。而新朝在穩定局面後,再攻滅三國中剩餘的最後一國,完成統一。

三國時期,魏滅蜀漢,晉代魏,晉滅東吳,天下一統。

後三國時期,北周滅北齊,隋代北周,隋滅南陳,一統華夏。

5、兩個三國時期都存在一個傀儡第四國

三國時期,遼東存在一個公孫氏的遼東國,對曹魏時叛時降,最終在西元238年被司馬懿所滅,成了司馬懿人生路上的墊腳石。

司馬懿

後三國時期,江陵地區存在一個西梁國(也稱後樑),是南梁被南陳取代後樑宗室蕭詧建立的一個小國,一直是西魏、北周和隋的附庸國,傳三世。西元587年,西梁被楊堅所滅。

隋朝一統華夏

如果說有不同的話,就是三國時期是北方一國、南方兩國,而後三國時期是北方兩國、南方一國。

歷史上還有如此相似的歷史時期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