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微提醒|兒童意外之殤,家長當心寶寶氣管、支氣管異物!

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兒科 楊京華主任

2018年1月5日下午, 1歲4個月的小丁丁(化名)因“陣發性嗆咳, 喉間痰鳴, 嚴重時喘憋”從外院轉入廣東省中醫院兒科。 丁丁媽媽說, 18天前丁丁夜間進食後出現過嘔吐, 第二天開始咳嗽, 吃了點藥很快緩解, 但一周後丁丁再次出現陣發性嗆咳, 嚴重時憋得“氣都喘不上”, 有時喉中的痰“呼嚕呼嚕”, 當地醫院住院點滴了抗生素、化痰藥, 還做了霧化治療, 症狀卻沒有任何緩解。

根據丁丁的病史、體征, 廣東省中醫院的兒科醫生懷疑是氣管內嗆入了異物!雖然丁丁的胸部CT沒有發現“異物”直接影像,

但根據其“右下肺炎並含氣不全、左肺輕度肺氣腫”的影像學表現, 仍考慮支氣管異物可能性非常大。 遂立即啟動綠色通道, 進行支氣管鏡檢查, 發現左主支氣管異物, 並成功將之取出——罪魁禍首是一粒大小約1.2×0.5×0.5cm的花生米!術後患兒咳嗽、喘息即時緩解!

纖支鏡下取出掉入氣管內的花生米

氣管、支氣管異物的危害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科急症,可造成缺氧性腦損傷或突然死亡, 美國每年約500名兒童死于呼吸道異物, 1歲以內意外死亡的病例中40%由於呼吸道異物所致。 多發生於1~3 歲兒童, 男孩是女孩的2倍。

部分患兒病史隱匿, 臨床醫生如經驗不足容易誤診漏診。

此病非常兇險, 異物嵌頓在聲門或氣管而致完全梗阻時, 可造成突然死亡。 即便沒有完全梗阻, 若診斷不及時, 拖延了治療時間, 可導致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不張、肺炎、肺膿腫, 也可發生自發性氣胸, 縱膈、皮下氣腫等嚴重併發症。 若能早期診斷, 及時取出異物, 則氣管、肺部病變很快恢復, 如果異物存留時間長, 雖經取出, 其破壞性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如何預防

氣道異物重在預防,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有防範意識!!楊醫生就不止一次發現自家親戚給不足2歲的孩子喂花生、喂果凍、喂核桃!MY GOD!好怕怕, 立即阻止、批評、教育!!

放下你手中的花生!!

3歲以下小兒臼齒尚未萌出者, 不應給花生、瓜子、豆類及其他帶核的食物!小兒進食後不要亂跑亂跳, 以免跌倒時將食物吸入!進食時不可驚嚇、逗樂、或責駡, 以免大哭大笑而誤吸!不要一邊讓孩子玩遊戲、看電視, 一邊餵食, 小朋友可能因為注意力完全被分散,

不注意咀嚼或吞咽而發生誤吸!教育兒童要改掉口含筆帽、小玩具等壞習慣。 對於幼兒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 不宜作為玩具!

緊急處理

當有異物誤吸到氣管內, 會引起劇烈的咳嗽。 部分誤吸兒童可在一陣咳嗽後將異物咳出, 有一部分吸入的異物較小, 進入了下級支氣管, 可引起長期慢性的咳嗽, 症狀可輕可重。

如果異物完全阻塞氣道, 就會迅速造成窒息。 氣管異物窒息早期往往會表現為劇烈的咳嗽, 面部憋紅, 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呼吸困難, 面唇發紺發紫, 進而意識喪失,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處置, 後果不堪設想。

氣管異物窒息的救治分秒必爭, 只要有人親眼目睹、或孩子主動示意吸入窒息、或者高度懷疑吸入窒息, 無需等到醫護人員到場才進行救治,現場及時的處置尤為重要。以下為海姆立克(Heimlich)法。

關注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微信公眾號:廣東省中醫兒科。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實用的醫學科普和育兒資訊。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

兒科佑吾幼志願服務隊

本文轉載自“廣東省中醫兒科”公眾號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無需等到醫護人員到場才進行救治,現場及時的處置尤為重要。以下為海姆立克(Heimlich)法。

關注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微信公眾號:廣東省中醫兒科。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實用的醫學科普和育兒資訊。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

兒科佑吾幼志願服務隊

本文轉載自“廣東省中醫兒科”公眾號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