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增強疫苗免疫效果?

增強畜禽免疫效果技術措施的探討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各類畜禽的飼養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 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近幾年, 國家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納入了強制免疫的範圍, 對減少各類動物疫病的發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 各級相關部門還通過多種方式, 加大資金投入, 加強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動物防疫技術人員的培訓, 通過多年的努力, 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斷提高, 有力阻止了各類動物疫病的發生。 但是,

我國畜禽養殖點多面廣, 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無論是疫苗的品質, 還是其儲存、使用等過程, 以及免疫操作、免疫程式、飼養管理, 村級防疫人員素質、責任心等任何一環因素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免疫效果, 導致免疫失敗。 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 分析了當前影響畜禽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並就做好畜禽免疫接種工作提出了對策建議, 希望得到廣大同行的指導。

1 影響畜禽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免疫程式不合理

免疫程式不合理, 免疫時機不當, 會使疫苗受母源抗體的干擾。 如過早免疫接種, 多因母源抗體的干擾而無法產生免疫應答反應, 導致免疫接種失敗;過遲免疫接種, 母源抗體已經無法保護仔畜雛禽, 造成畜禽發病。

據瞭解, 個別村級防疫員沒有根據畜禽疫病流行情況, 實行春秋兩季集中免疫, 隨意安排免疫時間。 或者個別養殖場(戶)沒有根據周邊畜禽疫病流行狀況以及本場畜禽抗體水準、畜禽健康狀況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式, 合理開展免疫接種工作, 各種疫病免疫混亂, 抗體互相干擾, 導致畜禽防病抗病能力較差, 影響免疫效果。

1.2 疫苗稀釋不當

據瞭解, 有個別畜禽業主和村級防疫員不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來稀釋疫苗, 盲目地使用自來水作為活疫苗的稀釋液, 造成疫苗效果受影響, 甚至失效。 個別村級防疫員不瞭解疫苗稀釋要點, 不實行逐步分級稀釋疫苗的方法, 而是將稀釋液直接倒入疫苗,

導致疫苗溶解不充分;據瞭解, 個別畜禽業主不懂得疫苗使用要點, 將稀釋後的疫苗放置時間過長, 造成疫苗失效, 影響畜禽的免疫效果。 畜禽業主不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來稀釋疫苗, 盲目地將稀釋疫苗的水量加上數倍, 影響畜禽的免疫效果。

1.3 免疫操作存在漏洞

筆者下鄉指導畜牧業生產過程中, 發現個別養殖場免疫操作存在如下漏洞:一是免疫畜禽已發病或雖然沒有表現發病症狀, 但是處於發病潛伏期;二是注射器、針頭等沒有經過嚴格消毒, 導致病原傳播;三是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等2種以上活疫苗一齊免疫接種, 導致免疫干擾, 影響免疫抗體;四是免疫前後2d內飲水消毒, 或者免疫前後7d內給畜禽使用各種化學藥物,

如抗生素等。

1.4 疫苗自身存在問題

疫苗存在帶菌現象, 例如國家規定, 生產家禽疫苗企業必須使用SPF種蛋, 但是個別疫苗企業仍然使用普通雞蛋, 導致雞馬立克、雞白痢等垂直感染的疾病傳播, 影響免疫效果;疫苗在生產、運輸和儲存等過程中, 因粗暴搬運等原因造成包裝瓶體出現破裂, 或因生產工藝不科學, 導致內容物發黴, 或者因內檢不嚴格導致瓶口和橡膠蓋密封不嚴等現象;疫苗包裝外觀沒有標籤, 沒有產品內檢標識等問題, 難以辨別其真偽, 甚至疫苗內容物出現混有雜質, 影響疫苗品質;疫苗血清型不匹配, 禽流感等病毒有多個血清型, 所用疫苗血清型與感染病原微生物血清型不一致, 難以達到保護的效果;疫苗存放時間過長,

使用時已經超過疫苗使用說明書所標明的有效期, 影響其效價, 或者疫苗稀釋後, 在外界放置時間過長, 沒能在要求時間內全部被使用;疫苗在儲存、運輸及使用過程中被紫外線或者太陽光線等直接照射, 導致疫苗失效。

1.5 疫苗保管與運輸不規範

疫苗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物質, 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免疫效果。 筆者在下鄉指導畜牧業生產的過程中, 瞭解到個別小規模養殖場(戶)免疫失敗, 其原因就在於疫苗保存和運輸不合理, 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認真查看疫苗說明書, 不瞭解疫苗保存條件, 導致保存溫度沒有在規定的溫度範圍內, 溫度過高或過低, 甚至有的養殖場(戶)在疫苗運輸過程中, 不使用冷藏設備,運輸溫度忽高忽低,這些都是造成疫苗效價不高的主要因素;二是儲存工作存在漏洞,尤其在基層防疫工作過程中,因冰箱、冰櫃和冷藏箱等儲存設備配備不全,個別養殖場(戶)、村級防疫員將弱毒活疫苗和油乳劑滅活疫苗在同一溫度條件下儲存保管,導致疫苗失效。

1.6 應激因素干擾

畜禽膽小易受驚,對不良應激因素干擾十分敏感。在生產過程中,應激因素很多,如高溫、寒冷、潮濕、受驚、擁擠、饑餓和通風不良等。實踐證明,畜禽受應激因素干擾時接種疫苗,會引起畜禽細胞介導免疫功能下降,使畜禽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減弱,降低畜禽的抗體水準或抗體水準參差不齊而影響免疫效果。

1.7 人員素質不高

主要表現在個別防疫人員缺乏責任心,工作情緒化,免疫工作上偷工減料,隨意增減疫苗免疫劑量,連續注射不及時更換針頭,甚至出現“打飛針”等現象。

2 做好畜禽免疫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2.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合理的免疫程式是保證良好免疫效果的前提。要充分考慮畜禽的健康狀況、年齡、免疫狀況(即母源抗體水準、每次免疫接種後的抗體消長情況)及飼養管理條件,並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式。有選擇的進行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選購有GMP認證的獸用生物製品定點生產廠家所生產的合格疫苗,使用正確的免疫接種方法,給畜禽施行免疫接種。畜禽經免疫接種後可獲得全面的免疫保護,即能抵禦相應傳染病的侵襲,有效地控制相應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2.2 正確使用疫苗

為了使畜禽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給畜禽免疫接種過程中,我們的畜禽免疫接種人員要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正確稀釋疫苗。飲水免疫或氣霧免疫,應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稀釋疫苗,合理計算用水量,並要在水中打開疫苗瓶蓋和做到稀釋均勻;注射免疫,應按規定的稀釋倍數,用滅菌生理鹽水、蒸餾水或其他符合說明書上規定的稀釋液稀釋疫苗,應稀釋沖洗2次,並做到稀釋均勻;對需要特殊稀釋液的疫苗,需用廠家配製的專用稀釋液;稀釋疫苗時,應先除去封口上的石蠟,用酒精棉球擦淨瓶塞,然後用消毒過的針頭插入,用注射器吸取稀釋液進行稀釋。二是嚴格控制疫苗使用時間。對於已經稀釋的疫苗應儘快用完,要避免再次冷凍或者長時間的放置後使用。三是嚴格疫苗使用。儘量避免同時使用兩種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種兩種疫苗間隔時間要在1周以上;同一種疫苗應根據毒力先弱後強的原則使用(如IB疫苗先H120後H52);同一種疫苗應先活疫苗後滅活油乳劑疫苗的安排。免疫接種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欄舍溫度的適宜(20℃左右),因為無論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將對免疫反應產生干擾。

2.3 免疫操作要規範

畜禽免疫接種前要認真調查畜禽健康狀況,保證免疫畜禽處於無病狀態;金屬注射器、連續注射器、針頭、鉗子等必須煮沸消毒,待冷卻後才可使用;免疫接種前要對注射部位按程式消毒,及時更換注射針頭,嚴防疫病通過免疫接種傳播。疫苗稀釋後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油乳劑疫苗啟封後在5h內用完,鋁膠劑疫苗啟封後在2h內用完,弱毒凍幹疫苗稀釋後在1h內用完),在注射過程中要經常振搖疫苗。免疫注射過程中,應經常核對連續注射器、金屬注射器刻度容量和實際容量之間的誤差,以免實際注射劑量偏差太大。免疫接種前後2d內不能進行飲水消毒,免疫接種前後7d內儘量不要使用各類化學藥物,以免影響疫苗效價和畜禽對疫苗免疫的應答反應。免疫接種的前後2-4d,應投喂多種維生素,強效多維、電解多維,以防止應激和幫助產生抗體。在免疫的同時,要做好畜禽驅蟲保健工作,確保免疫品質。對於容易患某些寄生蟲的畜禽應該在實施免疫接種前半月,對大群投1次驅蟲藥,驅殺畜禽體內和體外寄生蟲,減少免疫抑制的幾率。

2.4 嚴格疫苗管理

要根據疫苗保存要求,嚴格控制保存溫度,應注意不同種類的疫苗所需的保存溫度不同,如活疫苗應放-15℃以下凍結保存,而蜂膠疫苗、油乳劑疫苗則應於2-8℃條件下保存,防止凍結。若溫度達不到要求,有效期將會縮短。而細胞結合型馬立克氏病疫苗則應在液氮內保存。不同種類、不同血清型、不同毒株及不同有效期的疫苗應分開保存,保存期較長的和重要的疫苗應與常用疫苗分開保存,並盡可能減少打開冰箱門的次數。每種疫苗由於耐溫熱的性能各有不同,所以,一定環境條件下有效保存期不同,弱毒凍幹疫苗更容易受高溫的影響,而降低效價,保存時更應該注意,要充分利用冷鏈設備,保證運輸安全,避免溫度時高時低。疫苗應有專人專管,並造冊登記,以免錯亂。

2.5 加強飼養管理

為減少和排除各種應激因素對畜禽的干擾,確保畜禽的免疫效果,養殖業主要加強畜禽的飼養管理,為畜禽提供營養全面均衡的全價飼料,保持適宜的飼養溫度、濕度、密度和注意欄舍的通風良好。不要讓陌生人進入欄舍,嚴禁狗貓等動物竄入欄舍;飼養人員不要穿鮮豔的衣服,不要在欄舍周圍大喊大叫,不要在欄舍附近燃放煙花爆竹;在有可能發生應激時,要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琥珀酸鹽100mg或按0.3%的比例添加抗應激靈,也可讓畜禽飲5%糖水或3%維生素B雜水,連用3-5d,這樣就能有效地緩解和減少各種應激反應,確保畜禽的免疫效果。

2.6 確保全面免疫

各地要集中人力、集中時間對畜禽養殖場和散養戶逐場逐戶進行,逐村推進的方法開展集中免疫接種工作,確保應免盡免,不留空擋;對規模場要改進免疫方法,以鄉鎮或村為單位,按照統一時間、統一品種、統一免疫和駐場指導的方法,結合養殖場自身的免疫程式,認真做好畜禽免疫接種工作。每一個規模養殖場都要固定專門駐場防疫人員,在統一的免疫時間內全程監督和指導。免疫操作人員要認真按照免疫操作技術規範進行免疫接種,保證疫苗的免疫接種劑量,切實做到真苗、真打和真見效。對免疫過的畜禽要適時開展免疫效果檢測,免疫抗體不達標的,要及時補免。縣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領導,舉辦培訓班,加強村級防疫員、養殖場業主及其畜牧獸醫技術員的培訓,增強防疫意識,提高其技術水準。同時要加大對畜禽免疫工作失職行為的責任追究,確保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完成免疫接種工作。

3 小結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干擾,嚴格疫苗管理,正確使用疫苗,加強防疫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準,制定免疫程式,確保全面免疫,最大限度地減少養殖業主的經濟損失,是當前和今後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肩負重要任務。我們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在畜牧獸醫工作實踐中,要正確指導養殖業主對畜禽實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提倡科學養殖。同時,建議養殖業主應強化“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理念,提高防疫意識,認真執行免疫操作技術規範,切實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種工作。總之,只有採取有效措施,竭盡全力地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種工作,才能增強畜禽的免疫效果,提高畜禽的健康水準和抗病能力,減少或杜絕疫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畜牧業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

不使用冷藏設備,運輸溫度忽高忽低,這些都是造成疫苗效價不高的主要因素;二是儲存工作存在漏洞,尤其在基層防疫工作過程中,因冰箱、冰櫃和冷藏箱等儲存設備配備不全,個別養殖場(戶)、村級防疫員將弱毒活疫苗和油乳劑滅活疫苗在同一溫度條件下儲存保管,導致疫苗失效。

1.6 應激因素干擾

畜禽膽小易受驚,對不良應激因素干擾十分敏感。在生產過程中,應激因素很多,如高溫、寒冷、潮濕、受驚、擁擠、饑餓和通風不良等。實踐證明,畜禽受應激因素干擾時接種疫苗,會引起畜禽細胞介導免疫功能下降,使畜禽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減弱,降低畜禽的抗體水準或抗體水準參差不齊而影響免疫效果。

1.7 人員素質不高

主要表現在個別防疫人員缺乏責任心,工作情緒化,免疫工作上偷工減料,隨意增減疫苗免疫劑量,連續注射不及時更換針頭,甚至出現“打飛針”等現象。

2 做好畜禽免疫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2.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合理的免疫程式是保證良好免疫效果的前提。要充分考慮畜禽的健康狀況、年齡、免疫狀況(即母源抗體水準、每次免疫接種後的抗體消長情況)及飼養管理條件,並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式。有選擇的進行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選購有GMP認證的獸用生物製品定點生產廠家所生產的合格疫苗,使用正確的免疫接種方法,給畜禽施行免疫接種。畜禽經免疫接種後可獲得全面的免疫保護,即能抵禦相應傳染病的侵襲,有效地控制相應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2.2 正確使用疫苗

為了使畜禽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給畜禽免疫接種過程中,我們的畜禽免疫接種人員要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正確稀釋疫苗。飲水免疫或氣霧免疫,應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稀釋疫苗,合理計算用水量,並要在水中打開疫苗瓶蓋和做到稀釋均勻;注射免疫,應按規定的稀釋倍數,用滅菌生理鹽水、蒸餾水或其他符合說明書上規定的稀釋液稀釋疫苗,應稀釋沖洗2次,並做到稀釋均勻;對需要特殊稀釋液的疫苗,需用廠家配製的專用稀釋液;稀釋疫苗時,應先除去封口上的石蠟,用酒精棉球擦淨瓶塞,然後用消毒過的針頭插入,用注射器吸取稀釋液進行稀釋。二是嚴格控制疫苗使用時間。對於已經稀釋的疫苗應儘快用完,要避免再次冷凍或者長時間的放置後使用。三是嚴格疫苗使用。儘量避免同時使用兩種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種兩種疫苗間隔時間要在1周以上;同一種疫苗應根據毒力先弱後強的原則使用(如IB疫苗先H120後H52);同一種疫苗應先活疫苗後滅活油乳劑疫苗的安排。免疫接種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欄舍溫度的適宜(20℃左右),因為無論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將對免疫反應產生干擾。

2.3 免疫操作要規範

畜禽免疫接種前要認真調查畜禽健康狀況,保證免疫畜禽處於無病狀態;金屬注射器、連續注射器、針頭、鉗子等必須煮沸消毒,待冷卻後才可使用;免疫接種前要對注射部位按程式消毒,及時更換注射針頭,嚴防疫病通過免疫接種傳播。疫苗稀釋後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油乳劑疫苗啟封後在5h內用完,鋁膠劑疫苗啟封後在2h內用完,弱毒凍幹疫苗稀釋後在1h內用完),在注射過程中要經常振搖疫苗。免疫注射過程中,應經常核對連續注射器、金屬注射器刻度容量和實際容量之間的誤差,以免實際注射劑量偏差太大。免疫接種前後2d內不能進行飲水消毒,免疫接種前後7d內儘量不要使用各類化學藥物,以免影響疫苗效價和畜禽對疫苗免疫的應答反應。免疫接種的前後2-4d,應投喂多種維生素,強效多維、電解多維,以防止應激和幫助產生抗體。在免疫的同時,要做好畜禽驅蟲保健工作,確保免疫品質。對於容易患某些寄生蟲的畜禽應該在實施免疫接種前半月,對大群投1次驅蟲藥,驅殺畜禽體內和體外寄生蟲,減少免疫抑制的幾率。

2.4 嚴格疫苗管理

要根據疫苗保存要求,嚴格控制保存溫度,應注意不同種類的疫苗所需的保存溫度不同,如活疫苗應放-15℃以下凍結保存,而蜂膠疫苗、油乳劑疫苗則應於2-8℃條件下保存,防止凍結。若溫度達不到要求,有效期將會縮短。而細胞結合型馬立克氏病疫苗則應在液氮內保存。不同種類、不同血清型、不同毒株及不同有效期的疫苗應分開保存,保存期較長的和重要的疫苗應與常用疫苗分開保存,並盡可能減少打開冰箱門的次數。每種疫苗由於耐溫熱的性能各有不同,所以,一定環境條件下有效保存期不同,弱毒凍幹疫苗更容易受高溫的影響,而降低效價,保存時更應該注意,要充分利用冷鏈設備,保證運輸安全,避免溫度時高時低。疫苗應有專人專管,並造冊登記,以免錯亂。

2.5 加強飼養管理

為減少和排除各種應激因素對畜禽的干擾,確保畜禽的免疫效果,養殖業主要加強畜禽的飼養管理,為畜禽提供營養全面均衡的全價飼料,保持適宜的飼養溫度、濕度、密度和注意欄舍的通風良好。不要讓陌生人進入欄舍,嚴禁狗貓等動物竄入欄舍;飼養人員不要穿鮮豔的衣服,不要在欄舍周圍大喊大叫,不要在欄舍附近燃放煙花爆竹;在有可能發生應激時,要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琥珀酸鹽100mg或按0.3%的比例添加抗應激靈,也可讓畜禽飲5%糖水或3%維生素B雜水,連用3-5d,這樣就能有效地緩解和減少各種應激反應,確保畜禽的免疫效果。

2.6 確保全面免疫

各地要集中人力、集中時間對畜禽養殖場和散養戶逐場逐戶進行,逐村推進的方法開展集中免疫接種工作,確保應免盡免,不留空擋;對規模場要改進免疫方法,以鄉鎮或村為單位,按照統一時間、統一品種、統一免疫和駐場指導的方法,結合養殖場自身的免疫程式,認真做好畜禽免疫接種工作。每一個規模養殖場都要固定專門駐場防疫人員,在統一的免疫時間內全程監督和指導。免疫操作人員要認真按照免疫操作技術規範進行免疫接種,保證疫苗的免疫接種劑量,切實做到真苗、真打和真見效。對免疫過的畜禽要適時開展免疫效果檢測,免疫抗體不達標的,要及時補免。縣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領導,舉辦培訓班,加強村級防疫員、養殖場業主及其畜牧獸醫技術員的培訓,增強防疫意識,提高其技術水準。同時要加大對畜禽免疫工作失職行為的責任追究,確保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完成免疫接種工作。

3 小結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干擾,嚴格疫苗管理,正確使用疫苗,加強防疫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準,制定免疫程式,確保全面免疫,最大限度地減少養殖業主的經濟損失,是當前和今後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肩負重要任務。我們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在畜牧獸醫工作實踐中,要正確指導養殖業主對畜禽實行科學的飼養與管理,提倡科學養殖。同時,建議養殖業主應強化“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理念,提高防疫意識,認真執行免疫操作技術規範,切實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種工作。總之,只有採取有效措施,竭盡全力地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種工作,才能增強畜禽的免疫效果,提高畜禽的健康水準和抗病能力,減少或杜絕疫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畜牧業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