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引起豬腹瀉的傳染病

腹瀉是豬常發的疾病, 其特徵是嚴重的胃腸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自體中毒。 腹瀉病因非常複雜, 首先是傳染性腹瀉。 平時寄生於胃腸道的微生物並不能引起患病, 病毒、細菌、原蟲和真菌在飼養管理不良條件下, 毒力大大增強而導致腹瀉。 病毒往往是引發豬腹瀉的啟動因素, 但總體發病原因認為是多種病原體的混合感染。 飼料營養不全或不平衡、過食、飼喂發黴變質的飼料, 以及有毒植物、化學藥品和農藥污染的飼料, 也會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冠狀病毒、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仔豬在氣候寒冷的季節流行嚴重。

在發病初期表現輕度呼吸道感染症狀, 如發熱、咳嗽、流涕等, 接著出現嘔吐、腹瀉, 稀糞多呈白色或淺黃色。 有的仔豬突然發病, 病初嘔吐, 繼而頻瀉。 糞便為水樣灰白、黃色、帶氣泡, 夾帶有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塊。 嚴重者大多脫水死亡。 生長豬、育肥豬起初食欲不振、嘔吐, 後出現水樣腹瀉, 排出惡臭糞便, 呈灰色、黃色。 泌乳母豬泌乳量驟減或停止, 10天左右自行病癒。 嚴重時有脫水、心力衰竭、酸中毒等症狀。 抗生素僅適用於細菌感染引發的腹瀉, 對病毒性腹瀉無效。

免疫預防。 用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氫氧化鋁滅活疫苗後海穴接種, 公母豬4毫升/頭, 體重在15千克以下的仔豬1毫升/頭, 15~50千克的生長豬2毫升/頭。

治療。 輕、中度脫水的腹瀉仔豬少量多次內服葡萄糖鹽水(常用處方: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1000毫升), 每頭每次20~30毫升。 對有嘔吐、腹瀉、嚴重脫水、酸中毒等症狀的仔豬, 每頭維生素b6, 0.5~1克/次, 利巴韋林注射液5~10毫克/千克體重, 板藍根注射液10~15毫升, 六茜素20~25毫克/千克體重, 維生素c0.2~0.5克/次, 一次性肌肉注射, 每天2次, 連續3~5天。 心力衰竭時用10%安鈉咖4~5毫升一次性肌肉注射。

嚴重脫水並伴有酸中毒時, 用5%碳酸氫鈉溶液30~50毫升加葡萄糖氯化鈉溶液500毫升靜脈注射, 直到症狀消除為止。 中藥可用白頭翁300克、龍膽末150克、木炭90克混和, 每頭每次用10克灌服, 每天3次, 連續3天。 治療過程中, 一般不需禁食。 即使仔豬患的是急性腹瀉, 胃腸道內也能吸收一定量的營養物質。

特別是吃奶仔豬腹瀉時仍需供奶, 因為乳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及抗體, 易於吸收, 可以有效防止併發症。 腹瀉伴有嘔吐時應考慮禁食。 消化不良性拉稀。 糞便一般呈黃色, 可以看到未消化的飼料, 有時伴隨嘔吐現象。

治療。 先禁食1天。 容大膽素注射液(10毫升)+青黴素(320萬單位)一次肌肉注射。 如一時難以控制, 可用阿托品2~4毫克/千克體重, 硫酸黏桿菌素5毫克/千克體重, “旺達”注射液5~10毫升, 用藥時間長短視病情而異。 土黴素0.3~0.5克, 胃蛋白酶0.2~0.5克, 加水灌服, 每日2次。

仔豬黃白痢臨床主要特徵是仔豬下痢, 糞便為乳白或黃白色黏糊狀, 有腥臭味。 體溫一般不高, 過1~2天后, 病情加重, 仔豬精神不振, 食欲不佳或廢絕。

免疫預防:懷孕母豬在產前28天和14天分別注射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2次。

藥物預防:仔豬出生第1天肌肉注射氟苯尼考0.3毫升, 第5天0.5毫升, 可有效預防黃白痢的發生, 斷奶前一天肌肉注射0.7毫升可有效預防應激性腹瀉。

藥物治療:對仔豬黃白痢的治療必須採取抗菌、止瀉、助消化和營養補充等綜合措施。 抗菌藥物用硫酸黏桿菌素注射液2.5~3毫克/千克體重、鹽酸黃連素2毫升混合一次後海穴注射。 助消化藥用食母生、小蘇打、胃蛋白酶等。 若仔豬腹瀉脫水, 可全天飲用口服補液鹽。 必要時結合腹腔注射5%葡萄糖10毫升補充營養。 止瀉藥可用木炭末100~200克, 炒米粉適量, 磺胺脒0.6克, 氟呱酸0.5克, 加水1000~2000毫升, 讓豬自服。 或木碳末或稻草黑灰500克、小蘇打25克, 水適量調服一次用完。

或生薑25克、石榴皮30克、大棗樹皮40克、大蒜20克, 共研搗爛, 用熱米湯內服。

豬副傷寒以反復下痢為主要特徵, 糞中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 體溫升高, 精神食欲不佳, 貧血消瘦, 有時呼吸困難, 後期出現皮膚紫斑, 最後衰竭死亡, 病程可達兩個月, 不死亡者, 多成為僵豬。

免疫接種:弱毒凍幹苗, 適用於1月齡以上仔豬, 口服接種或耳後淺層肌肉接種, 採取二次免疫, 兩次間隔21~28天。

治療:鹽酸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注射液2.5毫升/千克體重, 肌肉注射2次/日;氟苯尼考0.1毫升/千克體重, 隔日一次;新黴素每日5~15毫克/千克體重, 分2~3次口服, 複方新諾明70毫克/千克體重。

豬痢疾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 體重30~50千克重的豬最多發, 哺乳期仔豬幾乎不發生該病。典型症狀是出現不同程度黏液性、出血性的腹瀉。最急性病例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大多數病例病初排黃色至灰色軟糞,食欲降低,體溫升高達40~40.5℃。幾小時或幾天後,糞中開始含有大量黏液和小血塊。下痢伴有特徵性的惡臭。以後發展為水樣腹瀉,長期的腹瀉導致脫水、消瘦。慢性型患豬糞便含有黑色血液,故有黑痢之稱。

防治:該病尚無可用菌苗,只能採取引入無特定病原豬,採取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污染豬場在一定期間投藥預防,豬群應用二甲硝咪唑或喹乙醇或泰農、支原淨定期加入飼料中。治療該病常用的抗菌藥物有硫酸新黴素,添加量300克/噸飼料,連用3~5天;呋喃唑酮,添加量300克/噸飼料,連用14天;四環素族抗生素,添加量100~200克/噸飼料,連喂3~5天。恩諾沙星10毫克/千克體重+痢菌淨10毫升,分兩針注射,1次/天,連用2~3天。如果注射2~3天不見有好轉,可能為胃潰瘍,淘汰處理。如果豬只拉血痢現象進一步蔓延,可考慮使用二甲硝咪唑。

哺乳期仔豬幾乎不發生該病。典型症狀是出現不同程度黏液性、出血性的腹瀉。最急性病例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大多數病例病初排黃色至灰色軟糞,食欲降低,體溫升高達40~40.5℃。幾小時或幾天後,糞中開始含有大量黏液和小血塊。下痢伴有特徵性的惡臭。以後發展為水樣腹瀉,長期的腹瀉導致脫水、消瘦。慢性型患豬糞便含有黑色血液,故有黑痢之稱。

防治:該病尚無可用菌苗,只能採取引入無特定病原豬,採取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污染豬場在一定期間投藥預防,豬群應用二甲硝咪唑或喹乙醇或泰農、支原淨定期加入飼料中。治療該病常用的抗菌藥物有硫酸新黴素,添加量300克/噸飼料,連用3~5天;呋喃唑酮,添加量300克/噸飼料,連用14天;四環素族抗生素,添加量100~200克/噸飼料,連喂3~5天。恩諾沙星10毫克/千克體重+痢菌淨10毫升,分兩針注射,1次/天,連用2~3天。如果注射2~3天不見有好轉,可能為胃潰瘍,淘汰處理。如果豬只拉血痢現象進一步蔓延,可考慮使用二甲硝咪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