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美太康|王集鄉瑯琊崗行政村(琅琊崗、和張、程莊),村名由來

琅琊崗行政村, 位於王集鄉東2公里嗎, 漳楊公路南側。 轄琅琊崗、和張村、程莊三自然村。 面積5.6平方公里, 有張、李程、陳、楊、葛、郭八姓。 有3278畝耕地, 2204人, 轄琅琊崗、和張、程莊等三個自然村。

琅琊崗

琅琊崗東距王集二公里, 1939畝耕地, 1246人, 有王、張、李、葛、郭、楊等七姓, 王姓為主。

【村名由來】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一個琅琊崗村。 民間有個傳說, 孔子的賢徒死在停關, 葬在琅也。 瑯也就是現在的瑯琊崗。

【姓氏族譜】 在清朝乾隆年間, 王氏由鶴壁大胡村遷入。 現已2200人。 楊姓, 7人;李姓, 10人;葛姓, 11人;郭姓, 9人。 此五姓皆在此落戶。

王姓:《太康縣琅琊崗家譜》共修五次。

1.首選二十四年修, 王忠言主修。 2.光緒六年重修, 王錫袞主修。 3.民國三年重修, 王登瀛主修、王樹和撰寫。 4.一九八一年重修, 王治宣主修、王燦彬作。 5.一九九八年重修, 王天彬主修, 王義彬作。 現有字輩, 即:瀛、彬、為、均、欽、濟, 林等七輩。 “瀛”子輩是十六世。 王姓始祖王紡翁自睢邑天影塔遷居于太康縣北二十裡琅琊崗。 張姓自永成縣傳陽劉莊遷居琅琊崗, 無族譜。 楊姓家譜不祥。 楊姓是解放前自杞縣楊寨遷居琅琊崗。 李姓 《李氏家譜》修一次 一九八七年修譜, 李積仁主修, 李福堂作。 現有字輩:慶、福、餘等三輩。 “慶”十九世。 李姓自杞縣陽堌鄉七崗遷居琅琊崗。 葛姓 《葛氏族譜》修一次 一九八二年修, 葛相友主修, 葛家修撰寫。 現有字輩:家、澤、廣、照等四輩 “家”字輩為二十世也。
葛姓自封丘縣四向村遷居琅琊崗。 郭姓 《河南太康郭氏族譜》續一次。 二零一一年續譜, 郭興軍主修, 郭世鐵作。 郭興自舊高朗遷居琅琊崗。 現有字輩:培、光、宗、世等四輩。 “培”字輩 二十世。 李姓, 家譜不祥 現有字輩:百、世、豐等三輩, “百”字輩二十二世。 李姓, 李百珍因婚姻自高賢鄉玉皇各遷居琅.

琅琊崗的民風習俗 1、婚嫁喜事的路線, 都是進北門、出南門, 不進出西門。 2、每年過年臘月三十下午各家都去自己的老墳請主, 去墳地燒紙放炮, 請回逝去的長輩, 到家寫排位燒紙放炮磕頭讓長輩入位。 正月初一五更, 起床後家家鞭炮齊鳴, 男女老少都去各家磕頭拜年。

和張

和張村在琅琊崗南500米, 772畝耕地, 532人。 就張姓一姓,

無其它性別, 無少數民族。

【村名由來】 村名來歷不祥。

【姓氏族譜】 張姓, 張保重、張保業弟兄三人從轉數鄉東和張遷居和張。

《陽夏張氏族譜》共修二次。 1、光緒二十九年修譜, 張清主修。 2、二零零七年重修家譜, 張明主修, 張仿先撰寫。 張姓參加本縣楊廟鄉西街同族修譜。 現有字輩:堂、錦、潤、林、兆、廣等。 “堂”字輩為第二十一世。

程莊

程莊村在琅琊崗東北500米, 567畝耕地, 462人。 有程、陳、李等三姓, 無少數民族。

【村名由來】 過去叫陳莊, 後來程姓人員逐步增多, 故又改名程莊。

【姓氏族譜】 《李氏族譜》共修二次。 1、民國七年修譜, 李鈞烈主修, 李端生撰寫。 2、一九八二年重修, 李玏思主修, 李廣惠撰寫。 李姓從馬廠鄉, 莊同寨遷居程莊。 現用字輩有濟、樹、為、生、欽、等五輩。 “濟”字 輩二十二世也。

李姓家譜一九八二年在馬廠鄉莊同寨修譜。 《陳氏家乘》共續兩次 1、一九八六年修譜, 陳廣恩主修, 陳曰信撰寫。 2、一九九九年重修, 陳永亮主修, 陳曰智撰寫。 陳姓, 陳繼本從武涉縣遷居程莊。 現用字輩有會、天、維、佑等五輩, “會”字輩七十六世。 陳姓家譜1999年在楊廟鄉陳莊修譜。 《程氏族譜》續五次 4、光緒三十一年修譜, 程監生主修, 程耀鯤撰寫。 5、一九八六年重修, 程耀天主修, 程慎遠主修撰寫。 前三次不祥。 程姓, 伊川夫子從元文帝遷居太康北琅琊崗後又遷居程莊。 在太康北關程橋同續家譜。 現有字輩, 有慎、勉、維、習、敬、字六輩, “慎”字輩三十一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