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辯論現場:朗誦,毀詩之罪?

甲方 

詩歌是無聲的

於堅

●難道作者在最深的房間裡寫作一生, 為的就是最終來到這兒, 面對著麥克風, 由它把你的語言變成一個聲音的出口?雙腿有些發軟, 像是在接受審判, 前面是一個巨大的洞穴, 由那些叫做讀者的岩石所組成的洞穴, 詩人在黑暗深處寫作一生, 難道就是為了在這個洞穴面前, 背著一袋煤炭, 亮起來?握著麥克風, 這玩意猶如一個勃起的陽具的頭, 那**表面有一層閃著暗淡光芒的金屬網, 我總是非常迷惑, 我是否因此可以強*這個世界, 我說什麼它都會洗耳恭聽?我是誰?教授、總統、政治家或者節目主持人?我不由自主地放棄了母語,

舌頭發硬, 我覺得那金屬的**只能接受普通話, 有人用方言對著這玩藝兒麼?例如圭山煤礦的礦工。 麥克風的方向是普通話的方向, 毫無疑問, 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 正在田間幹活的農民或者正在修單車的師傅, 麥克風一伸過來, 舌頭就像接通了電源似的, 挺起來, 變成了普通話的。

●詩歌乃是沉思默想的產物, 寫作是無聲的。

●朗誦是這種活動, 我經常看到這種可怕的場面, 某人在一秒鐘之前還是個正常人, 當他一開口, 他忽然瘋掉, 神經質地手舞足蹈, 憋出某種暗示著“悠揚”“激昂”“高亢”“柔情似水”“多愁善感”“憤怒”……之類的意思的聲音來。 慘不忍睹。 如果詩歌是自然的, 那麼朗誦就是做作,

嘩眾取寵是必然的, 朗誦, 就是對詩歌的很不高明的謀殺。

●世界各地的詩人意識到這一點, 許多人拒絕朗誦詩歌。 最底限度, 念而已, 用正常的詩人平常的聲音念而已。 朗誦只在中國盛行。 念, 就是要讓聲音的釋意、抒情功能降到最低。 我在面對西方聽眾朗誦之後, 他們總是可以聽出所謂東方詩歌的音律之美, 這是我在寫作時完全不會考慮的。 音律之美與詩歌之惡。 也許我的詩歌是惡之花, 但它也被音律之美昇華了。

●中國古代詩歌的聲音是人為賦予的, 四言、五言、平仄押韻、字數的固定為詩歌打造了一個音樂性的外殼, 這個外殼的好處, 是保護了詩歌的沉默, 無論如何朗朗上口, 詩歌本身都是沉默的, 因為韻律的程式化外殼使朗誦無法歪曲詩歌,

一千種朗誦都是一首詩, 詩依然是無聲的。 古代詩歌巧妙地通過聲音的固定化, 保護了自己的無聲世界。

●現代詩歌的聲音是隱匿的, 它反而是詩歌的原始形式。

●沒有人在寫作的時候是朗誦的, 沒有人用朗誦的聲音去寫作。

●把朗誦強加給詩歌其實是使它單調。

●誰用朗誦的語調寫他的詩, 他就是一個集體的寫作者。

●朗誦一詞的出現, 使人們誤以為詩歌是有聲的, 但“朗”是什麼?詩歌一定只有“朗”這一個音調麼?“朗”是什麼?1.光線充足, 明亮、明朗。 2.聲音清晰響亮。 是否還有陰鬱黑暗的詩歌?例如“陰頌”、“暗頌”, 任何詩歌都必須“朗誦”麼?朗誦使本來無聲的, 在黑暗中的聲音被虛構出來, 清晰、響亮起來, 但寫在那紙上的,

作者從未發出過聲音的東西是什麼?朗誦, 就是假定詩歌乃是某種在黑暗中未完成的東西, 朗誦才是它的出口。

●每一個作者, 只要一面對麥克風, 不由自主地就進入一個圈套, 聲嘶力竭要使自己的作品“朗”起來。 由此甚至出現了“朗誦的時代”。 不能進入朗誦的詩歌, 就沒有存在的權利。 一些詩人意識到朗誦的危險, 其實那是一個詩歌的斷頭臺, 詩歌一旦配上那樣的聲音, 例如電視臺播音員的聲音, 那詩歌就成為聲音的裹屍布下面的屍體。

●詩歌是無聲的, 我的意思是詩歌, 如果賦予它聲音的話, 可以用任何一種聲音來歪曲它。 例如, 某些流行歌曲, 把“文革”時代某些流行的標語口號的時代最強音改變成軟綿綿的靡靡之音。

●對於詩人, 最大的誘惑來自聲音的誘惑, 詩歌的沉默是被動的, 它只是在著, 如此而已。 但聲音是主動的, 聲音可以通過技術來無所不在地侵入世界。 詩歌沒有任何技術, 但它一旦依附聲音, 它就可以獲得技術的支援。 麥克風是一種技術, 但這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歪曲詩歌, 當詩歌不再沉默, 喧囂起來, 詩歌很快就會被用罄。

乙方

詩歌的非朗誦時代

張桃洲

其實, 中國詩歌早已進入一個非朗誦時代。 自從那場顛覆性的詩學變革, 將適於吟唱的律絕詞調驅逐出歷史的舞臺, 中國詩歌就開始變得“喑啞無聲”了。 在此, “詩歌的非朗誦”意味著, 詩歌不宜、不能也無法用來朗誦。 上個世紀40年代, 朱自清曾經準確地指出了漢語新詩難以誦讀的原因:“新詩的語言不是民間的語言, 而是歐化的或現代化的語言,因此朗讀起來不容易順口順耳”,除此以外,“新的詞彙,句式和隱喻,以及不熟練的朗讀的技術,都是可能的原因”(《朗讀與詩》)。

幾乎與白話新詩的誕生同步,就有一股反駁的力量試圖改變這種“喑啞無聲”的局面,這股力量的細流一直綿延到今天。趙元任、陸志韋、李思純、聞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庚、饒孟侃、劉夢葦、孫大雨、葉公超、何其芳、卞之琳、朱光潛、王力、鄭敏等等,一代一代詩人和理論家匯入這股反駁的潮流。他們希望通過重建某種詩律,使漢語新詩獲得音韻的美感,諸如陸志韋的“節奏不是可怕的罪惡”、聞一多的“三美”說、林庚的“半逗律”,及至當代詩人鄭敏的“音調的設計”,均堪稱富於建設意義的方案。同時,還有大批直接探求新詩誦讀之可能性的實踐者,前仆後繼,代代不已。

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克服語言(現代漢語)的某種先天限制,最終賦予新詩能夠與古典詩詞相媲美的聲律和詩形。誦讀正是檢驗這種努力成效的途徑之一,所以在不同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視。因此,新詩的“喑啞無聲”並不能阻止種種讓它發聲的嘗試。當然,新詩聲律的獲得並不必然通向朗誦,詩歌的朗誦也不僅僅是語言、形式的問題,其功能也不僅僅限於音韻、聲律的檢驗,這是毫無疑義的。

近來,又有一種關於詩歌朗誦的“高論”,是來自當代詩人于堅的“詩歌無聲”說,他強制性地一筆勾銷了朗誦所可能具有的全部意義:“朗誦是這種活動,我經常看到這種可怕的場面,某人在一秒鐘之前還是個正常人,當他一開口,他忽然瘋掉,神經質地手舞足蹈……慘不忍睹。如果詩歌是自然的,那麼朗誦就是做作,嘩眾取寵是必然的,朗誦,就是對詩歌的很不高明的謀殺。”不能不說,於堅這番滔滔不絕貌似雄辯有力的宏論,實則是一段充滿偏見和誤解的喃喃自語。

當於堅聲稱,“麥克風的方向是普通話的方向”,“麥克風是一種技術,但這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歪曲詩歌”,“把朗誦強加給詩歌其實是使它單調”,“一些詩人意識到朗誦的危險,其實那是一個詩歌的斷頭臺,詩歌一旦配上那樣的聲音……那詩歌就成為聲音的裹屍布下面的屍體”,“詩歌如果無效的話,可以通過朗誦來拯救”,云云,他顯然將朗誦所可能具有的豐富形態單一化了。他強加給朗誦如許標籤:“標準”、“洪亮”、“普通話”。事實上,有各式各樣的朗誦,如同有各式各樣的寫作,一個人的朗誦不能替代、覆蓋其他人的朗誦。我並不否認,在現實中常常會遇到某種“做作”的、表情和姿勢極度誇張的朗誦,但那些敗壞胃口的朗誦並不代表朗誦的全部,也不能因此取消所有的朗誦。此外,將詩歌縮減為一種“無聲”是於堅自己的發明。如前所述,即使在被認為是“喑啞無聲”的現代新詩那裡,詩歌也並非完全是“無聲”的。

於堅要求取消朗誦的論談,表明他的理論思維是犬儒主義的,這些言談延續了他一貫的獨斷論姿勢。譬如他在《詩歌之舌的硬與軟:關於當代詩歌的兩類語言向度》一文中,十分武斷地把中國當代詩歌從語言上區分為兩種向度:普通話(書面語)寫作和口語寫作,認為“普通話把漢語的某一部分變硬了,而漢語的柔軟的一面卻通過口語得以保持”。這種武斷的判定,把一個鮮活的歷史命題抽象成一種絕對的結論,人為製造的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的截然對立,實際上消解了他所推崇的口語寫作本身的活力。同時,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於堅的議論大多缺少歷史事實和理論依據的支撐。

這種缺乏事實依據的隨意論斷,在他關於朗誦的“高論”中隨處可見。僅以一個小的細節為例,於堅說世界各地的詩人“拒絕朗誦詩歌”,這實屬一葉障目、一廂情願的臆想。朗誦在世界各地的詩人中早已成為習慣乃至風尚。就20世紀西方詩歌界而言,很多優秀的詩人傾心于朗誦自己的作品,如弗羅斯特、阿赫瑪托娃、葉芝、艾略特、奧登等等;甚至有些小說家也喜歡當眾朗誦自己的作品,以檢驗文句的語感和節奏協調與否。

也許,於堅有一點說對了:“朗誦,就是假定詩歌乃是在黑暗中未完成的東西,朗誦才是它的出口”。於堅所反對的這一點,恰好是詩歌理解與接受中常見的現象。對於詩歌寫作而言,是否果真有於堅所謂的近乎神秘的“沉默”的“詩歌本身”、“詩歌自己”?為什麼不允許人們以各種方式詮釋、闡發乃至“歪曲”詩歌,釋放自己對於詩歌的“釋義性抒情”?為什麼不能給予詩歌多種聲部、為詩歌“虛構”多種語調?在一定意義上,朗誦,正是一種出於對詩歌進行自我理解、賦予詩歌含義的個體行為。

正因為不同的朗誦顯示了對於一件作品的不同詮釋,正因為朗誦中包含某種程度的理解和對這種理解的傳達,才使朗誦富有較大的感染力,令人們即使在聽到某些爛熟於心的詩句時,也仍感到某種內心的震顫。在新詩中,適於朗誦的不只是那些音律特徵非常鮮明的作品,一些外形相當“散文化”的詩篇,也會借助於朗誦將其內在的旋律和強烈的情緒的節奏傳達出來。例如穆旦的《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裡》:

我們的祖先是已經睡了,睡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經講完了,只剩下了灰燼的遺留,

在我們沒有安慰的夢裡,在他們走來又走去以後,

在門口,那些用舊了的鐮刀,

鋤頭,牛軛,石磨,大車,

靜靜地,正承接著雪花的飄落。

在此,打動人的正是由朗誦釋放的語詞間的“弦外之音”。

不過,朗誦還有其他重要的超越詩歌本身的文化意義,比如傳播。目前此起彼伏於全國各地的詩歌朗誦會,構成了這個傳媒時代的一道風景。可以看到,多數朗誦會的朗誦方式、主體與效果,與前些年相比已有較大改變,那種表面化的、千腔一律的朗誦正遭到擯棄,而代之以真正的表演性和鮮活感。不管朗誦會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如何,應該說,正是朗誦使得詩歌的發生和傳播更為便捷,讓詩歌“融入”到喧囂的市井生活和都市場景。詩人朱朱認為:“朗誦會也許是這樣一種方式,迫使詩開口吐露一些東西,無論這樣做是否自然;它最好的結果,就像花粉通過聲波播撒著,到達聽眾,完成了一次有意無意的授精,在此後短暫或漫長的時日裡,會有人感到有詩意在自己的體內孕育著。”另一位詩人西渡對此也深有體會:“聲音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和詩歌的本質———交流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它也正是人的本質的一種體現”。還有人形象地把朗誦比喻為一種替詩歌褪去“隱身衣”的行為,正是它讓普通的大眾一睹詩歌的芳容。

必須指出,雖然各地的朗誦會如火如荼,甚至像中央電視臺這樣重要的媒體,連續兩年傾力推出了引人矚目的“新年新詩會”,但今天仍然不是一個於堅所指責的“朗誦時代”。在這個網路、通訊越來越發達的年代,對於詩歌來說,溝通依然是致命的問題。這令人不免設想,處於光影聲色的境遇之中,詩歌作為人類經驗的表達形式,如何葆有自己的獨特性?語言,仍舊是語言構成了詩歌的獨特質地。在匆促的生活中,當一切遭到壓縮、碾碎,惟有語言和語言的聲音需要悠然從容。

的確,這是一個詩歌的非朗誦時代。因為,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傾聽詩歌。但這種境況並不能遏止人們對朗誦的期待,期待另一種意義的朗誦:作為理解、交流的語言的發聲。

而是歐化的或現代化的語言,因此朗讀起來不容易順口順耳”,除此以外,“新的詞彙,句式和隱喻,以及不熟練的朗讀的技術,都是可能的原因”(《朗讀與詩》)。

幾乎與白話新詩的誕生同步,就有一股反駁的力量試圖改變這種“喑啞無聲”的局面,這股力量的細流一直綿延到今天。趙元任、陸志韋、李思純、聞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庚、饒孟侃、劉夢葦、孫大雨、葉公超、何其芳、卞之琳、朱光潛、王力、鄭敏等等,一代一代詩人和理論家匯入這股反駁的潮流。他們希望通過重建某種詩律,使漢語新詩獲得音韻的美感,諸如陸志韋的“節奏不是可怕的罪惡”、聞一多的“三美”說、林庚的“半逗律”,及至當代詩人鄭敏的“音調的設計”,均堪稱富於建設意義的方案。同時,還有大批直接探求新詩誦讀之可能性的實踐者,前仆後繼,代代不已。

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克服語言(現代漢語)的某種先天限制,最終賦予新詩能夠與古典詩詞相媲美的聲律和詩形。誦讀正是檢驗這種努力成效的途徑之一,所以在不同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視。因此,新詩的“喑啞無聲”並不能阻止種種讓它發聲的嘗試。當然,新詩聲律的獲得並不必然通向朗誦,詩歌的朗誦也不僅僅是語言、形式的問題,其功能也不僅僅限於音韻、聲律的檢驗,這是毫無疑義的。

近來,又有一種關於詩歌朗誦的“高論”,是來自當代詩人于堅的“詩歌無聲”說,他強制性地一筆勾銷了朗誦所可能具有的全部意義:“朗誦是這種活動,我經常看到這種可怕的場面,某人在一秒鐘之前還是個正常人,當他一開口,他忽然瘋掉,神經質地手舞足蹈……慘不忍睹。如果詩歌是自然的,那麼朗誦就是做作,嘩眾取寵是必然的,朗誦,就是對詩歌的很不高明的謀殺。”不能不說,於堅這番滔滔不絕貌似雄辯有力的宏論,實則是一段充滿偏見和誤解的喃喃自語。

當於堅聲稱,“麥克風的方向是普通話的方向”,“麥克風是一種技術,但這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歪曲詩歌”,“把朗誦強加給詩歌其實是使它單調”,“一些詩人意識到朗誦的危險,其實那是一個詩歌的斷頭臺,詩歌一旦配上那樣的聲音……那詩歌就成為聲音的裹屍布下面的屍體”,“詩歌如果無效的話,可以通過朗誦來拯救”,云云,他顯然將朗誦所可能具有的豐富形態單一化了。他強加給朗誦如許標籤:“標準”、“洪亮”、“普通話”。事實上,有各式各樣的朗誦,如同有各式各樣的寫作,一個人的朗誦不能替代、覆蓋其他人的朗誦。我並不否認,在現實中常常會遇到某種“做作”的、表情和姿勢極度誇張的朗誦,但那些敗壞胃口的朗誦並不代表朗誦的全部,也不能因此取消所有的朗誦。此外,將詩歌縮減為一種“無聲”是於堅自己的發明。如前所述,即使在被認為是“喑啞無聲”的現代新詩那裡,詩歌也並非完全是“無聲”的。

於堅要求取消朗誦的論談,表明他的理論思維是犬儒主義的,這些言談延續了他一貫的獨斷論姿勢。譬如他在《詩歌之舌的硬與軟:關於當代詩歌的兩類語言向度》一文中,十分武斷地把中國當代詩歌從語言上區分為兩種向度:普通話(書面語)寫作和口語寫作,認為“普通話把漢語的某一部分變硬了,而漢語的柔軟的一面卻通過口語得以保持”。這種武斷的判定,把一個鮮活的歷史命題抽象成一種絕對的結論,人為製造的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的截然對立,實際上消解了他所推崇的口語寫作本身的活力。同時,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於堅的議論大多缺少歷史事實和理論依據的支撐。

這種缺乏事實依據的隨意論斷,在他關於朗誦的“高論”中隨處可見。僅以一個小的細節為例,於堅說世界各地的詩人“拒絕朗誦詩歌”,這實屬一葉障目、一廂情願的臆想。朗誦在世界各地的詩人中早已成為習慣乃至風尚。就20世紀西方詩歌界而言,很多優秀的詩人傾心于朗誦自己的作品,如弗羅斯特、阿赫瑪托娃、葉芝、艾略特、奧登等等;甚至有些小說家也喜歡當眾朗誦自己的作品,以檢驗文句的語感和節奏協調與否。

也許,於堅有一點說對了:“朗誦,就是假定詩歌乃是在黑暗中未完成的東西,朗誦才是它的出口”。於堅所反對的這一點,恰好是詩歌理解與接受中常見的現象。對於詩歌寫作而言,是否果真有於堅所謂的近乎神秘的“沉默”的“詩歌本身”、“詩歌自己”?為什麼不允許人們以各種方式詮釋、闡發乃至“歪曲”詩歌,釋放自己對於詩歌的“釋義性抒情”?為什麼不能給予詩歌多種聲部、為詩歌“虛構”多種語調?在一定意義上,朗誦,正是一種出於對詩歌進行自我理解、賦予詩歌含義的個體行為。

正因為不同的朗誦顯示了對於一件作品的不同詮釋,正因為朗誦中包含某種程度的理解和對這種理解的傳達,才使朗誦富有較大的感染力,令人們即使在聽到某些爛熟於心的詩句時,也仍感到某種內心的震顫。在新詩中,適於朗誦的不只是那些音律特徵非常鮮明的作品,一些外形相當“散文化”的詩篇,也會借助於朗誦將其內在的旋律和強烈的情緒的節奏傳達出來。例如穆旦的《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裡》:

我們的祖先是已經睡了,睡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經講完了,只剩下了灰燼的遺留,

在我們沒有安慰的夢裡,在他們走來又走去以後,

在門口,那些用舊了的鐮刀,

鋤頭,牛軛,石磨,大車,

靜靜地,正承接著雪花的飄落。

在此,打動人的正是由朗誦釋放的語詞間的“弦外之音”。

不過,朗誦還有其他重要的超越詩歌本身的文化意義,比如傳播。目前此起彼伏於全國各地的詩歌朗誦會,構成了這個傳媒時代的一道風景。可以看到,多數朗誦會的朗誦方式、主體與效果,與前些年相比已有較大改變,那種表面化的、千腔一律的朗誦正遭到擯棄,而代之以真正的表演性和鮮活感。不管朗誦會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如何,應該說,正是朗誦使得詩歌的發生和傳播更為便捷,讓詩歌“融入”到喧囂的市井生活和都市場景。詩人朱朱認為:“朗誦會也許是這樣一種方式,迫使詩開口吐露一些東西,無論這樣做是否自然;它最好的結果,就像花粉通過聲波播撒著,到達聽眾,完成了一次有意無意的授精,在此後短暫或漫長的時日裡,會有人感到有詩意在自己的體內孕育著。”另一位詩人西渡對此也深有體會:“聲音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和詩歌的本質———交流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它也正是人的本質的一種體現”。還有人形象地把朗誦比喻為一種替詩歌褪去“隱身衣”的行為,正是它讓普通的大眾一睹詩歌的芳容。

必須指出,雖然各地的朗誦會如火如荼,甚至像中央電視臺這樣重要的媒體,連續兩年傾力推出了引人矚目的“新年新詩會”,但今天仍然不是一個於堅所指責的“朗誦時代”。在這個網路、通訊越來越發達的年代,對於詩歌來說,溝通依然是致命的問題。這令人不免設想,處於光影聲色的境遇之中,詩歌作為人類經驗的表達形式,如何葆有自己的獨特性?語言,仍舊是語言構成了詩歌的獨特質地。在匆促的生活中,當一切遭到壓縮、碾碎,惟有語言和語言的聲音需要悠然從容。

的確,這是一個詩歌的非朗誦時代。因為,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傾聽詩歌。但這種境況並不能遏止人們對朗誦的期待,期待另一種意義的朗誦:作為理解、交流的語言的發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