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作為一代霸王的皇帝居然被活活餓死?這也太窩囊了吧

春秋時期, 齊桓公因其卓越功績被譽為春秋五霸之首。 年輕時, 齊桓公就立志要稱霸天下。 在齊襄公時期, 齊襄公因風流之事殺死魯國君主一事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憤怒, 之後, 公孫無知謀反殺死齊襄公, 齊桓公得以坐上齊國君主之位。

即位後的齊桓公任鮑叔牙為大夫, 隨後向魯國發起進攻, 打敗了魯國。 打敗魯國之後, 齊桓公原本打算除掉那些與他為敵的人, 這其中就包括曾差一點兒殺死自己的管仲。 但管仲是一代奇才, 是個頗有遠見卓識和治國之道的難得人才, 這樣一個人無論到了哪個國家都必定是一員大將。 而齊國大夫鮑叔牙作為管仲的故交自然對這點更為瞭解, 於是他便勸誡齊桓公留下管仲。

胸懷大志又知人善任的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勸諫, 不計前嫌, 不但沒有殺掉管仲, 更是對他禮遇有加, 還封管仲為大夫, 稱其為“仲父”,

讓他和鮑叔牙一起輔佐自己管理朝政, 鞏固齊國地位, 可謂一代賢明之君。

在管仲的輔佐之下,齊國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鼓勵百姓努力勞作, 以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 富國強兵。 此外, 齊櫃公制定了一些符合當時社會現狀的政策法規, 整頓不良社會風氣, 還要求民眾學習禮儀之術。 在他的努力之下, 齊國逐漸楔脫r之前混亂的局面, 百姓的生活一天一天安穩起來, 經濟、政治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這些都使得齊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

不僅知人善任, 胸襟豁達, 齊相公還是一個十分重禮節尊重人才的君主。 他對朝中的賢能之才向來以禮相待, 畢恭畢敬, 也因此身邊有許多得力臣子。 在齊相公統治齊國最困難的時期,

管仲為齊租公提供不少治國良計, 為齊國日後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 若沒有管仲的輔佐, 也就沒有後來的春秋五霸齊桓公。

可人無完人, 齊桓公的英明賢德也伴隨著其在位時間的增加而日漸消亡。 盼年的齊桓公漸漸開始變得驕傲自大,

目中無人。 或許是之前取得的豐功偉績讓他有了自滿的資本, 於是到了後期, 他開始更多地追求飲酒作樂, 甚至還不聽管仲生前的勸告, 任用了奸佞小人易牙、開方等人為臣。 結果, 這些奸臣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 年), 齊桓公身體狀況江河日下, 重病不起, 其子嗣便開始趁機肆意勾結, 為奪取大權爭得你死我活, 朝中奸臣也開始興風作浪。 一時間, 朝野陷人一片混亂, 形勢岌發可危。 此時的齊桓公已經自顧不暇, 更無力平息這場混亂, 甚至還被這幫奸臣軟禁起來, 最後落得了一個活活被餓死在病榻上, 無人收屍的淒涼下場。 直到齊國公子無詭登基, 齊桓公的屍體才得以人土為安。

曾經的春秋五霸之首,

開創了齊國的繁榮盛世的齊桓公, 因為晚年的自甘墮落和驕傲自滿, 最終竟然落得了個被活活餓死的悲慘下場, 真可謂是聰明一世, 糊塗時, 讓後人不禁為其扼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